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定稿).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定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1 . 了解驳论文文体知识,学习其短小精悍、论证有力的写作特点。2 .挖掘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主旨。3 .领会作者鲁迅先生为民请命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新世纪的中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 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一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二、预习交流1.积累字词(1)读准字音。搽(cha )渺茫
2、(miao )慨叹(kai )(2)把握重点字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玄虚(xuan )脊梁(ji )前仆后继(pQ )省悟(xing )诋骗(kuang )倘若(tang )慨叹: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玄虚:虚幻不实,神秘莫测。渺茫:在文中指“难作乐观的预测”。 谑骗:说谎话骗人。证,骗,哄骗。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足为据:不能够作为凭据。4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
3、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二 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5 .文章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而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 种的威胁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这时,国民党官僚和 “社会名流”居然打着“解救国难为国消灾”的旗号大肆烧香拜佛。因此,有人感叹:“民族的自 尊心和自信力,早已荡然无存,还不等日本打进来,我们国家自己就会灭亡,精神幻灭! ”这 样的文章,居然发在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大公报上。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悲观论调如病 毒传
4、播般蔓延开来。鲁迅先生在当时狠狠地批驳了这一谬论,在他53岁寿辰之际,以饱含激 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战斗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是通过驳斥对方观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证明对方是错误的、 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常用的驳论方法:(1)直接反驳。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然后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反驳错误论点,论 据或论证。(2)间接反驳。先提出和对方针锋相对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 确。(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匕首”“投枪” 之喻。既然是插入反动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枪”,力量又从
5、何而来呢?)三、指导朗读,课文初感知1 .结合背景知识和全文内容,找一找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主张的观点又是什么?明确: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驳论文一通过反驳对方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2 .再读课文,按照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梳理文章的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学生朗读课文,完成后小组讨论。)明确:树破立结。树靶子(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驳敌论(35):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立己论(68):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得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四.整体感知,梳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阅读 中国人 失掉 自信 教案 定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