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模拟题分类集训(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诗歌阅读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模拟题分类集训(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模拟题分类集训(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最新模拟题分类集训古代诗歌阅读1(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2023届语文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煮海歌(节选)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遇;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 太平相业尔惟盐,君有馀财罢盐铁。化作夏商周时节。注这是柳永为晓峰盐场监官时作品。煮海:指的是煮海水制盐。相业:宰相的功业。 夏商周时节: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描写了煮海之民的艰辛,表现出柳永为官关心民疾、为民请命的一面。B.
2、诗中的煮海之民与卖炭翁中的老翁神似,都辛勤劳苦至极却无法果腹。C.诗人从赋税重、徭役多、皇帝寡恩等不同角度揭示了造成人民痛苦的原因。D.结句希望宰相发挥盐在治国中的作用,立下功业,重现夏商周的太平盛世。16 .有人认为“安得母富子不贫”中“母富”应为“母贫”更符合逻辑。你赞同“母富” 还是“母贫” ?请结合诗歌阐述理由。【答案】17 . D18 .我认为“母富”更符合逻辑。“母富子不贫”,是说一代代的煮海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贫。“安得母富子不贫!”以反问的语气强化了这种美好愿望是不能实现的。表现了柳永对统治阶级搜刮政策的不满及对 盐民的深切同情。如果用“母贫”,诗歌的表现力和批判的力量不如原
3、句强烈。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诗分别用了 “何处”和“谁”来发问,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8. “穿杨叶”,以射箭比喻科举及第;“三百首”,代指朋友的诗歌创作。C.同为送别朋友参加科举,两首诗都包含有对朋友卓越才华的欣赏和赞美。D.两首诗都运用虚实结合,不局限于对眼前的抒写,也有着对将来的设想。15 .同为送朋友去应试,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 . A15 .刘诗流露出送别朋友时浓浓的惜别之情,杜诗则传达了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感。 刘诗表达了对朋友考中科举的美好祝愿,杜诗表达出对朋友虽有才华却无人引荐的担心。【解析】【14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 “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有误。“何处”为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注意;“谁” 是疑问,表达未知的疑惑、担忧。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晚渡郝沟惜别离”,傍晚你就要渡过祁沟我们就要分别了。刘诗流露出送别朋友时浓浓 的惜别之情;“故人别来面如雪”,诗人说自己与对方久别重逢,忽然感觉他更显得肤色泽白。诗句夸 赞友人的容貌,委婉地表达出对这位年轻人的欣赏,满含着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感。“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以射箭和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刘诗表达了对 朋友考中科举的美好祝愿;“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
5、唱与春风”,李才子的诗文如玉如花,只是不知道能否有贵人 赏识推荐。杜诗表达出对朋友虽有才华却无人引荐的担心。(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注】秀才:这里是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的泛称。桂林:传说桂林是凤凰栖集之处。 桂枝:晋书邵诜传“诜对日: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 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A.首联的“动”字不仅写出心思的萌动,还表明门人出游的念头不断滋长,愈来愈强烈。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把门人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C.诗中用凤凰比喻门人,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同时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 业。D.本诗无华丽稼艳之语,通篇全都采用比喻,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 ,十.后、O16.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参考答案:15. B16.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 无限的美好祝福;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 活;最后四句
7、,诗人借典抒情,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 慎于交友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解析】15.本体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鉴赏能力。B. “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 飞到了西江”,这是虚写,不是实写。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1)前两句“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意思是:游子之思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 摇曳。以春草起兴,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 游的愿望。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
8、福。(2)三四句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 江。以落花为比,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 的江西游历生活。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 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3)后四句“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意思是:凤凰的巢 就在那片遥远的桂树林,希望你不要与乌鸦同行。富贵之后不要忘记了我们,那就举起酒来算 是给你送别。诗中用凤凰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诗人借典抒情,合理 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
9、,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举 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表达了对门人的殷 切期待。(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9分)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戴复古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 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 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A. “胜概压南楼”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吞云楼的雄姿足以压倒南楼。B.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写词人在吞云楼上登临纵目,观赏美景。C.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人事恨悠悠”的感慨,将景、情和历史陈迹融为一体。D.下片结尾词人心生凄怆,说如果没有酒来解忧,真是要愁得双鬓都变白了。16.词人戴复古自称“歌词渐有稼轩(辛弃疾,别号稼轩)风”,请据此结合这首词简要 分析。(6分)参考答案:15 .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词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写词人在吞 云楼上登临纵目,观赏美景”说法错误。“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意思是李侍郎重任在 身,没有观赏风景的闲情。16 .这首词与辛
11、弃疾的词一样豪迈奔放,如“轮奂半天上”“胸吞云梦”“气吞残虏”,将豪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与辛弃疾的词一样,有着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整顿 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这首词与辛弃疾的词一样,善于运用典故,如“骑黄鹤,赋鹦鹉”“岳王祠畔”就运用 了奥故。(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首先要熟悉辛弃疾诗词的语言风格,然后从 词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如以分析即可。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河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眼儿媚范成大萍乡道中乍睛,卧舆中困甚,小憩柳
12、塘。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因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情恰似春塘水,一片毅纹愁。溶溶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注】日脚: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扶头:扶头酒,指易醉的酒,此处指醉态。毅纹: 绐纱似的皱纹,喻水的波纹。溶溶泄泄:荡漾的样子。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酣酣”两句描写春天天气乍晴的主要特征:风清云淡,地气浮腾,日光显得强烈而温 暖。B. “困人天色”句中,“天色”总结上文,“困人”引起下文;“午梦”句是对“困人” 的具体描写。C.全词通过描写日光、水气、花香等景象和词人的“春慵”,将序中文字演绎为具体可感 的画面。D. “紫烟浮” “妍暖”
13、“花气” “溶溶泄泄”等文字使人从多个感官感受到词人柳塘小 憩的恬美。16 .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出春慵的感觉的?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A17 .善用比喻。“春慵”两句用约纱似的细纹比喻春塘水的波纹,而舂慵就像那春塘中细小的波纹-一样,微妙而软绵;巧用拟人。“东风无力欲皱还休两句赋予东风和水纹以人的 情态。东风太小,所以水纹刚起又平了下去,春慵就像这无力东风吹拂下的水纹,似曾可见又不 可捉摸。(每点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果认为“母贫”更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发挥盐在治国中的作用”错
14、,“太平相业尔惟盐”作者希望统治者对盐民推行仁慈的 政策,洗尽甲兵,停止征输,罢除盐铁之税,这才是太平盛世宰相的功业。【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我认为“母富”更符合逻辑。“母富子不贫”,“母”和“子”代表两代,甚至代代煮海人。是说一代代的煮海人都能 安居乐业,不再受贫。“安得母富子不贫! ”“安得”怎么能够,以反问的语气强化了这种美 好愿望是不能实现的。统治者们如此搜刮,农民安得不贫到骨!这是一句愤懑的话,表现了柳 永对统治阶级搜刮政策的不满及对盐民的深切同情。如果用“母贫”就是说上一代贫穷,下一代能够不再受贫。诗歌的表现力和批判的力量不 如原句强烈。(云南省昆明
15、市2023届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过伊仆射旧宅李商隐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干残菊露,余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龙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注】伊仆射:伊慎,曾先后参与讨伐叛党,唐宪宗时为检校尚书右仆射,此诗为作者即将 渡江赴徐州任职,过伊慎旧宅时作。洸江:赣江支流,诗中泛指长江。楚宫:战国时楚国 宫殿,借指屈原。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刚刚还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可盛宴好景转瞬即逝。B.眼前的回廊楼阁破败尘封,昔日的热闹变成了一片空寂。C.颈联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伊慎令人难以忘
16、怀的高洁品质。D.尾联中的“何能”意为“怎么能”,有加强语气的作用。16 .此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 . A16 .对伊慎功勋、人品的深切缅怀、赞美和追崇之情(对为国立功人物的缅怀、赞美与 追崇);对繁华转瞬即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忧国伤时的激愤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 “诗人刚刚还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说法有误。这是诗人路过伊慎旧居而写的一首凭吊 历史人物的咏怀诗。首句的意思是朝廷给予伊慎高官厚禄,谢其力战之功,可是盛筵好景转即 逝,伊慎已经谢世。因此不可能是诗人与伊慎在府邸酬战功。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阅读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三轮 冲刺 模拟 分类 集训 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