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文化与传承透析.docx
《建筑的文化与传承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的文化与传承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的文化与传承透析本文作者:陈烽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文化的内涵对自然环境的感知的方法和态度,是景观意识之源, 这种感知基础上的文化传承,成为景观建筑观念建构的起点。我国早 期景观建筑类型与使用人的身份有关,大致有四类。其一的代表是台, 起源于帝王权贵的祭祀与观景行为,演变到后来也包含了楼阁,均用 于远眺风景;一类的代表是亭,“早期的亭是驿站和乡村的行政单 位” 1,代表了大众生活与观景行为;一类的代表是画舫斋、榭等, 起源于对水岸诗意环境的留恋,是古代文人热衷的场所;一类的代表 是琳宫梵刹,是占据了名山胜境的宗教建筑。四类人代表了四种不同 的景观体验和审美意趣,基于传统儒家文化
2、的影响力,文人阶层的观 念对景观建筑影响最大。儒家伦理美学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 比德思想奠定了自然审美在认知上的基础,其后山水审美逐渐成熟并 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对应于文人雅士的归隐心态,将己 身之思寄托与山水之间,印证在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方式上,景观建筑 在意境上成为了文化的中介。其中微妙之处表现在隐与显之间的度, 显而高不可及,隐而深却可通,对应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结 构与人文结构,乃至山水审美的结构同构一体,文化内涵是其中的核 心。陈志华先生就曾指出,脱胎于自然山水的传统私家园林所标榜 的归来和遂初,其实是一种政治态度和相应的道德评价 失意的士大夫们在山水之间又重新肯
3、定了自己。”文化的建构从景观 意识到文化建构,就是从自然山水的感知到园林艺术的凝练过程。江 南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集大成者,因画境写意而显缩微优势,因写意 缩微而能拥有跳脱自然胜于自然的表情与内涵。其间的亭台楼阁等逐 渐演绎成十大类园林建筑。江南园林的缩微尺度,营造了完整的自然 山水的知觉氛围,这种氛围里的景观建筑,在文化的可识别性方面与 园林的整体格局构成了耦合关系。在这样的景观感知中建构的文化, 构成了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文化表述:“门内有径,径欲曲。石 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 路欲分。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亦方。”3在传统文 化语境中,建筑与景
4、观整合的理想状态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 哲学思想的底层逻辑就是建筑与环境不分彼此,相互关联。“天人合 一”在哲学定位上就是改变了二元分立状态的一元和合,实际上是在 技术层面上消解了主客之间的分立关系,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 吻合。因此奥古斯丁•博克(AugustinBerque)认为:“中华 文明是完全独立于西方的现代性而创造了景观强调人与自然、微 观宇宙与宏观宇宙间的相同和亲近。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面临着物质 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对立的巨大难题时,中国传统能够在客观和主观之 间的中间世界中,连贯起将景观同环境整合起来的关系”文化的表征无论是一元和合还是二元分立,都有一个潜在的定义
5、: 景观不等于自然环境,也正因此,景观对象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 詹姆斯•科纳认为:“景观能够让人感觉到大自然与社会之间 的关系,这取决于主观的集群形态假如每个社会都具有一个景观 意识,就很容易在文化之间具有自身的可识别性。” 5正是景观的这 种文化性,使得景观建筑具有了文化上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文化之间 的可识别性,才使得景观建筑在文化之间具有表征和传承的作用。18 世纪的英国,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思 想和美学、以及逐渐形成的自然风致式园林,认为对自然环境的形式 与秩序的肯定,是自身文化表现对自然的一种妥协。这种观念以自然 景色为基调,引导了风景地域主义建
6、筑的起源。尽管中国造园艺术对 自然风致式园林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西方景观建筑的观念和中国依然 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据伊丽莎白•梅耶的研究,在现代主义建 筑的话语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建筑与景观的对立根植 于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就像人与自然、理性与情感、男人 与女人的关系一样,建筑与景观相对立并且存在等级关系,建筑凌驾 于景观之上,景观是作为“建筑的他者”出现的6。这样的景观建筑 是超然的,是景观环境的主导,是人文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立足的一个 据点,是人类文化存在的表征。如今我们在21世纪不断挖掘丰富的 乡土建筑构成的景观资源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景观资源很 大程度
7、来自于历史上那些归隐山林的乡村文人对山水的审美情趣,这 正印证了文化在传承与交融中始终保留着自身的可识别性,文化通过 特定的建筑而自然显现。文化的参照物19世纪中期,西方建筑技术 逐渐传入中国,并在20世纪引领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过 程中,引进重点是技术,建设重点是城市。正如早年盖瑞特• 埃克博说过的那样:“建筑代表生产,景观代表休闲。” 7中国传统 景观理念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因为早期建设步伐尚未触及休闲文化领 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步入休闲时代,双休日和长假是这一 时代的标志之一。景观及景观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西方现 代景观设计思想的引入,我国当代景观建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文化 传承 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