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达标练习卷(一)(有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达标练习卷(一)(有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达标练习卷(一)(有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达标练习卷(一)(有 解析)小升初基础知识达标练习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A.掺和(can) 正月(zhBng) B.油烟(m e n) 吹嘘(x u )C.吞噬(shi) 簿记(b6) D.缥缈(mido) 褴褛(16 u)2.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终日不成章(文章)B.何当金络脑 (什么时候)C.等闲识得东风面(平常)D.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 城)3.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是哪一项?()A.元宵摊贩万不得已B.防御书籍焉知非福C.徘徊念叼万象更新D.沸腾沉郁翻箱倒柜4. 下列句子没有
2、语病的是哪一项?()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培培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 进。B.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 故。C.在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之一。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在4至6万yc 5. 下列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表达的人格 境界类似的是哪一项?()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D.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并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正直、乐于助人的 好孩子,并在重返家乡后变回人形。所
3、以答案A、C、D这几项符合尼 尔斯一开始的形象,而答案B则是他经历过旅行后才变成的样子,题 目要求选出不符合尼尔斯一开始的形象的一项,故选B。9. D【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题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第七自然段。原文: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突然发现海 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 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 地插上树枝作防御,又把羊分在几个地方圈养。由这段文字可知, 是他发现了一串陌生的脚印,让他开始恐惧、害怕、担心,打乱了他 原有的平静生活的。故选D。10. C【详解】本题
4、考查了句子的排序。首先,通读所有的句子,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试着 用关键词进行梳理概括:月亮累了一一月亮睡觉了一一云霞出现一一 太阳从霞光中升起。最后,确定先后顺序,这句话应该在和之间。故选C。11. C【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迷茫:指模糊不清、迷惑茫然、神情恍惚。迷惑:心中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经历: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使开 阔。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语段所表达的意思是:读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却是驱散心中 的疑惑,寻找人生价值最简单的方式,书中有辽阔的世界,一路走来, 你会发现自己由经历得来
5、的知识或经验变得丰富,眼界变得宽广,这 时你便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结合词义和语境可知,第一个填空处应填 “迷惑”,第二个填空处应填选择“阅历”,第三个填空处应填选择“开 阔”。故选C。12.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归类。解答本题阅读词语,找出感 彩相同的词语。感彩词语分为:褒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赞 美、喜爱、肯定的感情。贬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贬斥、憎恶、否定、轻蔑的感 彩。中性词:指不带有褒贬感彩的词。A.果断:是决断,不犹豫。是褒义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强,在遇到艰难险阻时,会勇敢面对,勇于战 胜。是褒义词。大公无私: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是褒义词。故A感彩一样。
6、B.勾结:指暗中作不正当的联系、结合。是贬义词。虚伪:为虚假不真实。是贬义词。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是中性词。故 B感彩不一样。C.夸耀:矜夸炫耀。多用于贬义色彩。夸奖:赞美;称赞。是褒义词。拾金不昧: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人的道德 和社会风尚。是褒义词。故C感彩不一样。D.武断: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直,后指没有根据、只凭自己的 想象作判断。用于贬义色彩。欺骗: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是中性词。理智: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是中性词。 故D感彩不一样。故选Ao13. B【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B.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
7、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 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 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故选B。14. D【详解】本题考查传统节日。D.不包含我国传统节日,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句意:伴随 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故选D。15. 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B.匆匆一文中并没有运用夸张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匆匆 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 字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细腻
8、地刻画了时间流 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亲和惋惜。故选B。16. 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 雾”,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不可挽回,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感慨。B.此句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儿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 描绘了八儿吃的十分饱的可爱形象。故选B。17. B【详解】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的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 出来。B.说法有误,因为每一个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对其界定的 标准就会不同,另外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
9、的角度就 不同,不能随意把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打上“好人”或“坏人”的 标签,这样的角度太单一化,所以B有误,故选B。18. B【详解】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和惯用语的识记和理解,平时注 意积累。“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的意思是: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 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 强。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 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此句与题目意思不符。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 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 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
10、好坏、友情的真假。此句与题目意思相近。故选B。19. B【详解】考查对习作方法的掌握能力。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 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 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 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故选B。20. D【详解】考查词语的掌握和运用。A.正确,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B.正确,死得其所:所:地方,处所。得其所:得到恰当的地方。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C.正确,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D.不正确,重见天日:重:重新。天日:天空和太阳,比喻光
11、明。 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也作“复见天日”、“重睹天 日”。这里“航天员们终于返回地球“使用不正确。故选D。21. 肿胀 资格 徘徊 叹息 无聊 困 境 明媚 目标 机遇 轻易【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 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 点,本题“肿、胀、资、徘、徊、聊、境、媚、标、遇、易”笔画较 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2. 甜腻 元宵 书籍 无聊 依偎 徘 徊【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 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
12、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 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书籍、无聊、依偎”容易写错,注 意书写。23. 日暮汉宫传蜡烛 近山识鸟音阳春布德泽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秋思落谁家【详解】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出自唐代韩翔的寒食,原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 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本题考查俗语谚语。出自增广贤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如下:临近 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 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是一句俗语, 常用于比喻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 近距离观察。(3)
13、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出自汉乐府长歌行,原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 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 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出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原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 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 家? ”意思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24. A C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乐观,不怕困难,顽强,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详解】本题考查必读书目。(1)根据原文“1965年9
14、月30日上岸。每过一天,我用刀在 十字架上刻一刀痕,第七天的刀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一个月的第一 天的刀痕又长一点,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日历,周复一周,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地计算着日期。”可知鲁滨逊是用刀刻计算日期的。故选Ao(2)鲁滨逊刚到岛上时,因为他感到没有活下来的希望,所以 叫绝望岛。故选C。(3)根据书的内容写出人物品质即可。示例:鲁滨逊拥有直面现实、不畏困难、不灰心气馁、坚毅顽强、 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以及不屈服于命运、坚持不懈、不屈不饶的冒 险精神。25. 万象更新万不得已截然不同 哄堂大笑优哉游哉【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解释。(1)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 一番
15、新气象。(2)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3)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4)哄堂大笑: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5)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26.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 花【详解】本题考查古诗与谚语俗语的识记。(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古训增广贤文,意思 是: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其实还有人走的比你更早。告诉我们不要 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总有比你更了不起的人。(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摘自增广贤文上 集,劝诫人们多读
16、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的竹 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传达出它的 神韵和顽强的生命力。(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 全诗:解释: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诗人用河水东流比喻一去不返的时间,劝诫人们珍惜光 阴,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十 五夜望月,全诗:中庭地白树
17、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 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句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 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营造出一种清美的意境。27. 藉籍拌倒之知霄宵【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 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1) B.书藉书籍;(2) C.拌倒绊倒;(3) D.焉之非福焉知非福;(4) A.通霄通宵。28. 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水知鱼性更有早行人【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掌握。(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木想要静 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比喻 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
18、的。(2)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意 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 间长了,就会认识林中鸟儿的声音。(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29. 飘荡 流落 拜托 寄托【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流落:穷困潦倒,没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离开家乡,在外地漂泊。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1)根据词义和语境可知天空中随风摆动着朵朵白云。填空处 应填“飘荡”。(2)根据词义和语境可知鲁滨逊又冷又饿,心里想:穷困潦倒 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填空处应填“流落”。寄托:心灵的某种依靠,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基础知识 达标 练习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