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期末易错点复习--(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期末易错点复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期末易错点复习--(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期末易错点复习- (含答案)期末易错点复习-第五单元-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干脆(chu i )B.曾经(cCng)C.露宿(1 u )D.屏幕(pi ng)不屑(xi a n)发愁(ch 6 u调整(ti a o)鄙夷(b i y高傲(d。) 憎恶测验(ce )(z e ng w u ) 钉纽扣(d I ng)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托米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 书。(全副精神高度集中)8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厌恶)C.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
2、自己的日记里了。(强调突 出的事例)9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老式学校”里的情景是()A.放学了,菲菲和同学一块儿回家。10 元元和路路是邻居,她俩上同一所小学。C.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智力,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4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 来的。”这句话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对这样写的好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A.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阅读。B.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 服力。C.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折服。D.压缩了语言,节省 文字空间。5 .下列对赵孟频楷书书法的欣赏,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B.龙飞凤舞,奔放流畅。C.
3、结构严谨端正,平正宽绰。D.秀丽柔美,稳健大方。(3) “未有其比”出自宋史赵普传,译文:都找不出来一 个可以和他相比的。其:他。10 . 元 赵孟 三门记 C A 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图片内容可知是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创作的 一幅书法作品,是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赵孟%真楷书有三大特点:一、赵孟)澳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 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 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 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 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三、笔圆
4、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 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 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 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其作品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 方;具有行书的笔意,如其中的“散”字: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11 .学校没什么好写的 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 不可以去掉。“一次又一次”强调测试的次数多, “一次比一次”凸显了玛琪对测验的憎恶程度在逐渐增强,去掉就达 不到这种强调的效果。【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可知,
5、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 表达的是否定的含义,暗示不爱写学校,意思是学校没什么好写的。(2)本题考查选段内容的理解。阅读选段,结合“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 次答得糟”可知,“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的原因是那 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3)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阅读句子,理解领悟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字词所表 达的含义。分析可知,加点字不可以去掉。“一次又一次”写出了机器老师 上课的枯燥,“一次比一次“突出了玛琪对学习的无奈与厌烦,去掉 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12 . 青 取之于蓝
6、而青于蓝 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 于事,不必循旧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详解】考查积累运用。(1)注意“青、蓝”容易写错。(2)注意“变、通”容易写错。(3)注意“苟、新”容易写错。(4)注意“周、事、循”容易写错。(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 红写怀。13 . (1)C(2) A(3)赞成。如:我在做一道数学难题时,总找不出正确思路,通 过我认真阅读题目,找出问题,一步步解决,并多问几个问什么,追 根求源,最后做出正确答案。【详解】(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近义词的掌握。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A
7、.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 盛状态。B.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C.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根据各词意思可知,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屡见不 鲜二故选C。(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与名人名言的识记。通读语段,结合句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理解可知, 这是说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 题,找到真理。故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是: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故选Ao(3)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结合本课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一说你是否赞 成这个
8、观点,并结合自己或身边人具体的示例说说理由。示例:赞成。比如我妈妈学习做蛋糕时,一开始只是按照自己以 为的分量分配水、糖、面粉等材料,结果当然是做不成功。于是妈妈 尝试在网上寻找答案,知道怎么做后妈妈没有用厨房电子称分配材料, 于是又失败了。最后,妈妈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怎么分配材料,用多 少水、放多少糖等,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来,最后终于把香喷喷的蛋糕 做出来了。14 . 无独有偶高深莫测契机 15. 总一分一总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16. (1) 口琴的发明(2)听诊器的发明(3) 一次性成像照相机的发 明
9、(4)两轮传动脚踏车的发明(5)隐形眼镜的发明 17.只要有 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一即善于观察,抓住契机就可以有 所发明、有所创造。18.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新。【解析】14.本题考查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做题时,先浏览题目, 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仔细认真地从文中找出答案。15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和作者观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认真分 析文章内容可知,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就点明了作者的 观点”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 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接着 列举了 口琴的发明、听诊器的发明、一次性成像照相机的发明、
10、两轮 传动脚踏车的发明、隐形眼镜的发明共五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段又重新说明发明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很多发明最初来 自儿童的创造、发现和奇想。1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文中第二、三、四、 五、六段分别列举了 口琴的发明、听诊器的发明、一次性成像照相机 的发明、两轮传动脚踏车的发明、隐形眼镜的发明共五个例子来证明 自己的观点。1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作者举的这五 个例子可知,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敢于想象,就有 可能有所创造。1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章主旨思想的 基础上进行作答。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告
11、诉我们在生活中要 善于发现、敢于想象,敢于创新。19 .列子汤问 20.盘盂 21. B 22,两个小孩笑着 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3.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一样。【解析】1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文章讲述了(两小儿争辩太 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 事),说明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20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联系句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我们可知,孔子东游之 时,遇到两个小孩在争论问题。于是“问其故”,问(他们)争论的 原因。因此故是缘故、原因的意思。21 .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和
12、字义的识记。8 . “汤”的古义为热水,今义为食物煮熟后得到的汁水。“今义 为蔬菜的汁水”说法错误。故选B。22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 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2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谈阅读启示,如知识的角度、 认知态度的角度等。示例:对待事物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看待,不能只停留在一 点上,要实事求是,认真思考。【点睛】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 不已,
13、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 人近,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 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一些。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 来的时候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 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 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 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 谁对。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4 .例文:未来的机器人一天晚上,我刚刚写完作业,躺在床上一下子就睡着了忽然,我看见前面有一扇门。我走进去后觉得头晕晕的,地
14、面一 下子转了起来,我眼前一模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站了起来,腿脚已经麻木了,这时我才发现我身边一两米处有 好多摩天大厦,另外还有好几个我不明白的建筑物。这时,我才恍然 大悟。“啊!我原来穿过了时空隧道,太好了,我早就想参观未来了!” 我高兴地欣赏着一草一木,正当我看得很起劲的时候,一个长着三头 六臂的机器人走了过来,我吓得几乎忘了往哪跑,一下子被石头绊倒 To我正以为自己惨了的时候,一个好心的叔叔叫走了机器人,并把 我扶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向叔叔做了个自我介绍后就问:“叔叔这 里怎么啦? ”叔叔说:“这里是一百世纪,你一定是外来人吧? ”我回答:“是呀!”这时叔叔开始向我介绍:“你刚刚看见的
15、是我 们的保安机器人,它大脑里有两个芯片,眼睛里还有个敌我识别器。 它可以分辨坏人和好人,背上有个火箭发射器,还是太阳能的呢!这 里还有海底机器人,所以我们对海洋越来越熟悉了。最让我们赞叹的 是太空机器人,它一下子就飞上月球,并立即适应那里的天气情况,所以这样就给科学家研究宇宙带来很大的帮助。”叮铃铃!闹钟响了,我想:“虽然这只是梦,但不久它一定是现 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未来的”为题,写一个科幻故事,把头 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要想让习作变得奇特,离不开丰富的 想象力;要想让习作令人信服,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基础。所以,我 们写的习作应该是科学技术使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五 单元 期末 易错点 复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