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面瘫”医案26例.docx
《中医治疗“面瘫”医案26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面瘫”医案26例.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治疗“面瘫”医案26 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 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本文提供中医治疗面瘫医案26 例,以供大家参详。按语该病又称口僻或面瘫,现代则称为面神经麻痹。因其以口眼向一侧为主证,故称“眼解”。该患年轻体质尚可,发病7天,病程不长,属新感,病在表而未人里。病由旅途劳顿,精神倦怠,饮食减少导致正气虚弱,又因当窗而坐,贼风 邪气乘虚而入,朔风为北风,寒为冬令主气,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 而致口眼斜,不能鼓风吹哨,咀嚼不便。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善侵上部,寒为阴邪,其性凝敛而主收引。阳明、少阳经脉环唇挟口,循面至目,外邪入侵,经气受阻,经筋失养, 故肌肉弛缓不收而致该病。口向右倾,
2、左目不合;其病在左,耳后觉痛,是少阳经脉被寒邪阻滞之 故;口角流涎,是因脾在液主涎,与胃相表里,胃经环唇,脾胃气虚不能 摄纳之故。又因阳明经脉循齿,经气受阻,所以咀嚼不便。脉浮紧是风寒之象,苔薄润说明病在表未入里化热伤津。据上述脉证分析,以八纲分辨,应属表虚寒证。外邪中于阳明、少阳经络。故诊断为口眼斜,治疗以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为主。选穴处方,当以手足阳明经为主,少阳、太阳为辅,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 相结合,如风池、翳风、瞳子髅、阳白均属少阳,疏散风邪而兼止痛;地 仓、颊车、合谷、内庭、下关、迎香、四白通调阳明经气;攒竹、颊髅通 太阳经气;太冲平肝熄风;鱼腰、颐中、太阳、承浆、人中活血通络,调 阴
3、阳经气。杨介宾张某,男,23岁。出租车司机。昨晨起床就厕时,突感左侧面肌麻木,两耳有压痛闭塞感,语言不清,继 而出现闭目难合,流涎。刻诊:面容板滞,口舌歪斜,不能皱额,鼻唇沟变浅。脉弦滑带数(88次/分),苔偏腻。病由风热之邪入侵,气血痹阻,经脉失和。急宜息风解毒,活血通络。处方:明天麻9克嫩钩藤15克(后下)炙僵蚕9克炙地龙9克川号9克 全当归15克 红花6克 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 防风9克 大生地30克 淫羊蕾9克全蝎3克(研细粉,分2次吞服)7剂,水煎服。二诊面颊麻木减而未除,眼睑尚难全闭,耳后压痛及流涎等症均除。脉濡细(78次/分),苔薄腻。原方14剂。三诊面颊麻木感消失,语言恢复
4、正常,眼睑闭合程度显著好转,口角歪斜 已不明显。处方:明天麻9克 嫩钩藤15克(后下)炙僵蚕9克白芍30克枸杞子15克川萼9克当归15克炙黄黄30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四诊上方加减,续服56剂。左面颊麻痹、口角歪斜等症完全消失,口齿清晰,进食正常病已痊愈,再予成药调理,巩固疗 效。处方: 玉屏风冲剂30包,每日2次,每次1包。全蝎粉30克,每日2次,每次1克。【按】本病因感受风热病毒之邪,出现面肌瘫痪一系列症状。处方用天麻、钩藤、僵蚕、地龙、板蓝根、蒲公英、防风以平肝息风,清 热解毒;川苟、当归、红花以活血祛风。胡氏认为,本病急性期除用板蓝根、蒲公英以清解病毒外,还应重用生地 配淫羊蕾,一
5、阴一阳相伍,以增强免疫功能,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但过了半个月的急性期,则不必再用此法。在症状改善后,除继续以祛风活血法为主要治则外,应选用黄黄为主的补 气药,扶正固表,以增强抵抗病毒再感染之能力。至于娱蚣、全蝎,可以两药同用,亦可单用其一,研粉吞服,其效优于入 煎剂,每日总量23克,即达到有效剂量。本病如治疗失时,或方法不当,迁延日久,面瘫症状依然如故,可见面 萎,神疲,舌淡,脉细。除继续用平肝息风法外,还需调补气血,标本兼顾。胡氏认为:本病日久正虚邪恋,非扶正无以增强免疫力,则邪气难以蠲 除;非祛邪无以疏通经络,理顺气血,则偏斜难以牵正。胡建华中风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刘XX,男,54
6、岁,干部。1987年5月3日初诊。主诉半身不遂4月余。病史患者于1986年12月12日,晨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继而神志恍 惚,语言不清,升发现左侧半身不能随意活动,臂不能抬举,手不能摄 物,足不能步履,腿不能行路,卧床不起。同时发现左侧口眼斜,遂入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脑出血。入院后神志不清1周,经中西医抢救,神志逐渐清醒,但左侧半身不遂,眼斜,虽然住院3个月,尚未能恢复,依靠被褥可以坐起。出院后经当地医院门诊针灸治疗,亦未见明显效果,故来我院求治。检查左侧半身不遂,体质胖壮,面色红润,神志清楚,语言尚清。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无皮疹,诊其脉弦而有力,脉搏80次/ 分,血压17.3/
7、10.7kPa (130/80mmHg),舌苔薄白中心厚腻,舌边质 红。神经科检查:头面及躯干、四肢感觉无异常。左侧抬头纹变浅,鼻唇沟变浅。鼓腮、露齿、吹哨等动作提示左侧面瘫。眼尚能闭合,但闭合不严,无偏盲,舌体稍向右偏。左侧上下肢拘急,肌张力增高,肌力工级,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巴彬 斯基、卡道克等反射阳性。诊断中风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治疗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取穴:头穴取前顶、承光、颔厌、悬厘。体穴取肩鹘、曲池、合谷、八邪、足三里、悬钟、太溪、八风。操作:头穴平刺1寸至帽状肌膜,行强捻转1分钟,同时令患者抬举上肢。然后行体针,均以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起针时再强捻转头穴1分钟
8、。针后令服中药,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药用丹参20g川苜15g赤芍15g红花15g川断25g地龙25g黄芭40g首乌25g熟地25g,每日1齐IJ,共服中药40余剂,针刺每日1次。经治疗40余天,基本痊愈,能自己行路34里,上肢抬举,手摸到头 顶,肌力已达WV级。只有手指活动较差,不能作微细动作,如握笔写字,生活可以自理。于7月初返回原地疗养。按语该案例,以头穴为主,兼用体针,又配合中药,而取得显著疗效。头穴前顶属督脉,承光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入络脑”。难经也讲:“督脉者入属于脑”。前顶穴有熄风醒脑、宁神益志作用,通天穴有散风醒神作用。甲乙经记载:治“暂起僵仆针灸大成
9、记载治“尸 厥、口”等症。颔厌、悬厘为少阳经穴,俱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作 用。因此,对中风,经络闭塞之偏瘫,有较好疗效。在体针方面以取阳明经穴为主,上肢之肩鹘、曲池、合谷为手阳明经穴, 下肢之足三里为胃经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可以调气血通经络,抉正 祛邪。又取足少阳胆经之悬钟穴,为髓之会,具有添精益髓、补肝肾之功。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具有益肾阴补肾阳、培土生金之功,为滋阴潜 阳之要穴。八风、八邪有通经接气的作用,对手足不遂、接通经气有较好作用。综观上述诸穴,既可益脑髓、通经络,又可调气血,和阴阳,平肝益 肾。同时又以中药治其内,如此针、药结合,相得益彰,而获良效。张吉崔某女,19岁。主诉
10、:素常月经后错,色黑有块,本月延期半月未至,头晕口苦,心烦 易急,躁汗频多。午睡贪凉,临近窗口,突受外风,发为右侧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前 服防风通圣丸及牵正散加减约一周,未见明显效果。诊查: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细弦稍数。辨证:为肝经郁热,邪热外蒸,以汗出受风,是外邪引动内风,现无表证。治法:治拟清肝熄风,活血通络。处方:夏枯草15克钩藤30克菊花10克黄苓10克乌梢蛇6克地龙10克水 蛭6克 草红花10克 鸡血藤15克 川牛膝15克 赤白芍各10克服药三剂明显好转,服药至九剂而愈。按:患者素有瘀血内阴,故诊见月经后错,色黑有块;血瘀气滞,瘀久化 热,引动肝火,上扰心神,干犯清窍,故头晕、
11、苦、心烦;外感风邪引 发邪火,循经上扰,阳化风动,以致僻不遂,故用清肝熄风,活血通络 法。方中夏枯草、黄苓清肝火,钩藤、菊花合乌梢蛇清肝熄风,地龙、赤 白芍、红花、鸡血藤、川牛膝及水蛭活血通络,川牛膝尚能引血下行,取 血行风自灭之意也。(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王永炎复中风案。初诊:1982年6月29日。主诉及病史:1973年5月,因工作劳累、心境不佳,某日晚突然神志昏 迷,右侧肢体偏瘫,即往某医院急诊,诊为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动脉硬 化,经抢救治疗(用药不清),神志清醒,症状缓解,惟右侧肢体活动欠 灵活,面瘫。此后,1974年、1976年两次出现偏瘫及失语,均经治疗后遗留右侧肢体活 动不利,
12、但尚能自理生活。近一个月来,不明诱因,每日不停地口角流涎,六天前突发失语、口眼 咽斜,右侧肢体偏瘫加重;水饮不能入,入则呛咳,小便失禁。即往某医院急诊,该院按脑血栓形成用低分子右旋醺醉等药物治疗,效 不显,于1982年6月29日上午11点30分转入我院。家属代诉:大便四日未行,小便失禁。诊查:颜面潮红;舌强短缩,不能伸过门齿,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 滑数。血压 170/120mmHgo中医诊断:复中风;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辨证:肝肾不足、风阳上扰、痰热内阻之证。治法:柔肝熄风、化痰通腑开窍。处方:用桑钩温胆汤与三化汤合方化裁。桑寄生15g钩藤12g (后下)清半夏9g陈皮9g茯苓15g菊花9
13、g石菖蒲 12g丹参15g牛膝9g川厚朴9g生大黄5g (后下)羌活3g竹沥水60ml (分 冲)当日急煎内服,服药后夜间大便即通,翌日晨起又大便一次,颜面潮 红即退,肢体渐能活动,小便能控制。二诊:药已中病,原方去生大黄、川厚朴、羌活续服。朱某,男,23岁,工人。初诊:1993年3月8日。主诉及病史:患者因春节回家,从千里以外乘坐火车,路上受冷风侵袭 后,出现口眼歪斜,曾到某医院治疗无效,遂来邹师处求治。诊查:口眼歪向左侧,语言不清,舌下青筋暴露。苔薄白,脉浮大有力。诊断:面瘫。辨证:风痰阻络。治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处方:全蝎僵蚕各15g防风天麻法半夏麻黄各10g川茸红花各5g竹沥水 3
14、0ml兑服患者服用1剂口眼歪斜明显好转,共服5剂而告痊愈。按语: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症,此属风痰中络,肝病及心所致,治疗应以 虫类药熄风为主。故方中用全蝎、僵蚕平肝熄风为主;面瘫之证初起皆由外风引动内风,故 方中伍以防风、天麻;风必动痰,故配以法半夏、竹沥祛痰;肝病及心, 波及血分,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告诫,故方中佐以川尊、 红花活血养血,面瘫宜治疗及时,初起可1剂而愈,重者35剂亦使病 除。邹学熹三诊:恒守上方,5天后,舌体活动较前灵活,语言稍清晰;右下肢活动 尚可,搀扶可以行走;右上肢能抬举,但不能持物;吞咽困难,水饮入口 仍呛咳,口角流涎。血压 150/100mmHgo10天
15、后,舌能伸过门齿,肢体活动又较前灵活,语言不甚利落,大便四日 未行。于方中加火麻仁15g、桃仁9g。半月后,能扶杖行走,右上肢抬举能触及头部,但手指握力较差,大便畅,小便调。20天以后,能下床自由活动锻炼,右上肢能抬举过头,握力 较前增强。舌体活动自如,说话时吐字较前清楚,精神、食欲转佳,二便 调,血压160/100mmHg,舌苔由黄腻转为薄黄,脉弦。一个月后,生活能自理,取消陪床。续服原方药至56天出院。赵金铎周某,女,58岁,退休。2008年3月9日因“右侧口角歪斜,面部麻木,眼睑闭合不全3日”就诊。患者3日前因临窗而睡,睡起右侧口角向左侧歪斜,面肌麻木,额纹消 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
16、全。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体检:蹙额,皱眉,露齿,鼓腮,闭眼动作受限,舌苔薄白,脉滑。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诊断】中医:面瘫(风邪中络);西医:面神经麻痹。【治则与处方】祛风通络止痛。处方:取患侧太阳、阳白、迎香、丝竹空、下关、颊车、地仓、承泣、额髅、双 侧合谷。以上穴位以毫针刺20分钟,泻法,局部加灸。以一指禅推法推以上诸穴5分钟,抹前额1分钟,擦面部以透热为度。麝珠明目液1支,外用。内服中药:虫6g,地龙6g,僵蚕6g,白附片6g,黄芭30g,陈皮12g07 剂。二诊患者症状略见改善,脉滑,苔薄白。风邪未除,守原治疗方法。针灸推拿:上方加风池双侧,余依上法。三诊面部症状较前好转,口角咽斜逐
17、渐牵正,右额纹可见,目能稍 闭,鼓腮仍漏气,脉弦滑,苔薄白。针灸推拿:同上。【治疗效果】治疗后诸症状不适感减轻。【按语】面瘫,古称“咽僻”,俗称“歪嘴风”。多由致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阳明少阳之脉发病,临床以祛风通络 为治疗原则。患者发病因年老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经脉失养气血痹阻 致筋急而口目咽斜。故治疗以针灸推拿以阳明少阳之经为主。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下关、丝竹空、额髅、承泣疏通局部经络, 行气血润筋肉;翳风祛风除邪;取合谷乃合谷为治疗面部疾患的验穴,四 总穴有云“面口合谷收此外,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方用白附子、僵蚕、全蝎、地龙,息风 止痉通络,黄茂辅助正气,陈皮
18、理气而使黄苗补而不滞。诸法合用以达升清化浊,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此病本虚标实,发病迅速,治疗必须及时。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疗效,预后亦佳。(余安胜医案,张秀娟整理)余安胜虞某,男,45岁,职工。于1997年3月16日初诊。右侧面瘫,口角左歪,右眼睑不能闭取穴与针刺手法:均取患侧穴位。地仓透颊车,迎香透四白,阳白透鱼腰,瞳子髅透太阳。操作方法:患者垫枕仰卧,常规消毒穴位上的皮肤。用30号针透穴针刺后,将浙江奉化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FD-1A型半导 体脉冲电流治疗仪的输出夹子夹在针灸针上,用锯齿波将输出强度调节到 牵拉麻痹肌肉运动而病人尚未有疼痛的感觉(即治疗阈),调节其频率在 每分
19、钟1520次,留针15分钟,隔日治疗一次。不配用其他任何药物。效果:该病人经治疗3次而愈。半年后随访,患侧面肌的功能与面部外貌完全正常。按语:我用此法治疗面神经瘫痪30例,均为成人,男性16例,女性14 例,起病3天内接受治疗者6例,经35次治疗痊愈者(患侧面肌功能和 形态完全恢复正常)5例,经7次治疗而愈者1例。起病5天内接受治疗者16例,6例经5次治疗而愈,10例经10次治疗而 愈。起病后1015天内接受治疗者8例,2例经10次治疗而愈,4例经 15次治疗才得以痊愈。病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半年的随访结果,患侧面肌功能均恢复正常。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王XX,男,61岁,
20、干部。1987年4月25日初诊。主诉双侧面瘫2周。病史2年前因事外出乘车,自觉面颊部受冷风吹袭,到家即觉右侧脸凉而 发麻,晨起右眼闭合不方便,漱口时则口角流水,翌日左侧眼亦闭合不 上,于某医院治疗,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曾用大量维生素B族药和中药治疗无效。检查患者神情淡漠,面无表情,不会笑,面色黄,语言尚可,瞳孔等大同 圆,光反应(+ ),双睑下垂,眼裂0.30.4cm,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不会鼓腮,不能吹气,鼻唇沟浅平,上唇下垂,两口角低下,舌质紫红, 苔薄白,脉缓。诊断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侵袭型。治疗益气和营,通经活络。取穴:印堂、攒竹、风池、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气海。操
21、作: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针治13次完全恢复正常而痊愈。按语金匮要略日:.脉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仅 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为风寒侵 袭,邪郁经络,经络痹阻,故口眼斜。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今两侧皆病,乃左右皆虚,手足阳明二经同病,今患者双侧皆瘫,左右 皆病,风邪凑之故两侧皆病。手足三阳经上循头面,而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故取足三里、合谷、气海以 益气和营,用攒竹、印堂、地仓、颊车、风池以通经活络兼活血以驱风, 为标本兼治之法。马瑞林洪某,男,71岁。初诊:1983年2月12日。主诉及病史:高血压史多年,2月8日突然语言障碍,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经我院
22、急诊室观察4天,拟诊为“脑血栓形成”,收住病房。体检:神志尚清,血压190/120mmHg,左皱额运动较右为差,左鼻唇沟 变浅,口角歪斜,左侧肢体肌力减退,约H度,左下肢引出病理反射。诊查:年逾古稀,形体丰盛,骤然口角歪斜,舌强难言,面色潮红,喉间 痰声辘辘,左半身瘫痪,幸神志尚清,脉弦滑带数,舌质红,苔黄腻。辨证:肝阳化风,兼夹痰瘀交阻,东垣所谓“中血脉则歪口眼,中腑则肢 节废”是也。治法:拟平肝潜阳,化痰清热,和营通络。处方:羚羊角粉0.3g (吞服)生石决30g (先煎)竹沥半夏9g陈皮6g陈胆 星3g水炙远志3g干菖蒲6g广郁金9g炙僵蚕6g川苜6g炒桑枝12g指迷茯 苓丸12g (包
23、)鲜竹沥油1支钩藤9g (后下)另方:丹参注射液10支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二诊:2月16日。神志清晰,口角歪斜好转,语言骞涩,左手足痿不能动。脉弦滑,苔腻较化。血压 170/104mmHg。风阳虽熄、,痰瘀难蠲,再守原方,毋需易辙。三诊:2月25日。迭进平肝潜阳、化痰清热、和营通络之剂,旋动之风阳已得平潜,壅阻之 痰热亦获清化,语言尚利,口角渐正,痰涎日见减少,惟左侧肢体偏枯, 脉仍弦滑。舌苔薄黄,质暗红。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邵xx,男,46岁,农民。1989年1月24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9斜3个月,面肌抽1个月。病史患者因感风寒后,感觉右耳后疼痛,过2天后漱口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治疗 面瘫 医案 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