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古代散文之序文知识梳理(附例题及答案).docx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古代散文之序文知识梳理(附例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古代散文之序文知识梳理(附例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介绍作 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 必要的引导。“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欧阳修的 伶官传序、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柳宗元的愚 溪诗序等等。1、写在作品前面的称为“前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写体 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2、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
2、 和内容的,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是议 论文。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二)“赠序”始于唐初,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用于临别赠言,集而为之序 的,称为“赠序”。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 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王勃的秋日登洪府 滕王阁饯别序,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送石处土序,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赠序”是取“赠人以言”之义,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 赞许之辞。以情感为主,有专属
3、之对象,故其内容固可无所不包,其起结则不离 送别之意,故往往特重形式,讲究章法,除写送别之外,文境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二、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第一步: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分清题材。4、例:将“搜索传志,铺叙程期”的常见游记写法与洪汝含“随其兴之所适,及 乎境之所奏”作对比,更充分肯定洪汝含能写出独具个性与“游情”的创作特色。(答题思路:1、比较的两个对象2、比较的作用,突出了什么)5、随兴所至,情景相合。对文章最后一段进行归纳浓缩。【译文】写文章游山散文最难。还未下笔时,搜寻史传方志,铺叙游程行期,洋 洋洒洒,堆叠满纸典故,只不过是清点别人的财宝罢了,与当时的游览之情毫不 相关。即使换成写别处
4、游也可以,换成写别人游也可以。受束缚而缺少韵味,与 空泛而不真切,弊病是相同的。写游记好比作画,画家一定是临摹古人的画作,偶尔之中又能体现自己的心思上 添彩,使整幅画自然活泼、气韵生动。等到他面对眼前景色全力作画,往往感到 困难了。于是认为作画不一定要相似,因为景物位置远近、树木石头运笔向背, 太相似就违犯画理,两者不能同时纳入画中罢了。既不损害画理,所画景色又与 眼前景物相似.又为何以相似作为画画的弊病呢?我的朋友洪汝含作鼓山游记。我读这篇文章,一开始好像对游山并不热切。 有时被山岚翠峰招引,有时受朋友鼓动,有时从山崖返回.有时两次髓顶。只是 由着自己的兴致走到各处,达到游兴与景色相合的境界
5、。所以他所写的游记,不 被史传方志与典故所束缚,也不被游山日程与行程里数所限制。神情满足,气色 生动,嬉戏玩笑,都能写成文章。以如意的笔法,胜过难以画得相似的画匠;这 就是所谓的合于法度之作。嗨!汝含的游山,可以说是快乐的了,这应该值得写 下来。二、【“赠序”精讲】送石昌言使北引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 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 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 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 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
6、,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 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 建大稀,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 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 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日:“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 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 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
7、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 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日:“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 狄?请以为赠。【注】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折冲口舌:靠外交的辞令同敌斗争。 奉春君:即汉时的娄敬,因刘邦赐他姓刘。史记刘敬传载:“上大怒, 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 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日: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 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刘 敬日: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 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匈奴:契丹。第段叙述了作者自己半途而废
8、、折节复学、口口口的求学经历。(1分)23 .第段回顾了石昌言“啖我”、“闻吾废学”、“称善”等往事,意在(2分)24 .下列与石昌言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石昌言是作者的近邻,又是亲戚,比作者年长。B.石昌言考中了进士第四名,在京师及各地做官。C.能有今日的富贵是石的幸运,作者提醒他珍惜。D.石此次出使的契丹,是屡次入侵宋的强悍之敌。25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26 .第段例举了两个出使敌国的典型事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22、( 1分)学而有成(意思对即可)23、表现石昌言对自己的关怀与鼓励。(1分)因这种关怀而产生的深厚交情是 下 文勉励、
9、期望之语真诚表达的基础。(1分)(句意1分,与下文的关系1分)24、C25、这句话长短结合,整散结合:先用散句叙述两人的经历变迁,一长句突出石 昌言所任新职的责任与荣耀,句式参差,富于变化;再用整句与短句铺排出使场 面的风光与神采,节奏鲜明,颇有气势。26、用“彭任从富公使还”的例子,说明对敌国之耀武扬威应毫不“震惧,(1分) 以“奉春君使冒顿”的事例说明要善于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1分)两件事例 从不同的角度,提醒石昌言应吸收历史教训,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取得出使 任务的胜利 (1分)译文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 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
10、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 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 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逗、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 学成而废弃了。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 是很遗憾的。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 彼此也就断了音讯。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 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 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 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
11、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 喜。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 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 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我自思 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 一个人 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 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 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 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等到天亮了
12、, 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大凡契 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国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 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唉!这是多么 的没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 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现在的匈奴(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 的。孟子说:“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更何况对待外族呢!请把 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13、。伯乐知马,遇其良, 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日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跳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 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者虽 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 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 士 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日:“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 无人焉。”岂不可也?夫南面
14、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 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 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 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22 .第段画线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与后文”这句话遥相呼 应。(1分)23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4 .第段画线句“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试做简要分析。 (3分)25 .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
15、安能空其群邪?冀北的马在世上属于多的,伯乐虽然善于相马,怎么能一下子让马群空掉呢?26 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早晨选取一个人,选拔其中的特别优秀的人,晚上选取一个人,选拔其中的特别 优秀的人。C.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读书人,也无法到他们的住所去讨教礼仪。D.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皇上)面向南方掌管天下,他所托付重任、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 了。26.留守相公的“四韵诗”和韩愈的“序”立意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3 分)22. (1分)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23. (3分)(句式角度或修辞角
16、度)运用反问、排比、整句等,变化句子组织, 错综成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极说温、石一去,东都政 府和士群无所依恃,也是强调突出对温、石才能的赞扬和对乌重胤慧眼识贤、善 于荐拔人才的赞颂。24. (3分)温生和石生是我在这里的情感寄托,当权者把他们征召而去,留下我 在这里孤苦一人,心里是很难过的;又是以哀衬喜,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难得可贵和自己对之的肯定。25. (2分)C26. (3分)两者是一致的,都有勉励、称颂的意思,都对石、温二人的出众才能 加以肯定,为他们怀才得遇而欣喜,都对乌公的知人善任表示推崇,即使“序” 表面上因两位人才的离去惋惜
17、不已乃至“怨”和“介然于怀”,实际上还是在赞 颂乌公慧眼识贤、善于荐拔人才。(说“不一致”,能自圆其说也可。)参考译文: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比天下的马都多,伯乐虽然擅长相马, 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 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 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 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借度使的身份镇守 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上海市 高考 语文 备考 古代 散文 序文 知识 梳理 例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