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原卷版).docx
《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原卷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 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诗说“源”叶嘉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 的社会面貌。诗经中的诗歌,每句从二言到八言字数不等,但整 体而言,以四言为主。这是因为,四言诗句无论是在句法的结构还是 节奏的顿挫方面,都是最简单
2、而且初具节奏的一种体式。如果一句的 字数少于四个字,其音节就不免有劲直追促之失了。所以,诗经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四言为主的形式。继诗经之后,中国南方又产生了一种新兴诗体一一楚辞。 楚辞以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也收集了后代一些文人模仿屈、 宋的作品。楚辞在形式方面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是“骚体”, 一个是“楚歌体”。“骚体”诗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离骚在内容 和感情上的特色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特色主要表现为追寻 的感情,殉身无悔的态度,美人香草的喻托以及悲秋的传统。至于在 形式上,离骚的句子较长,大致是“兮”字的前后各六个字。因 为句法的扩展,篇幅也随之延长,这就使得这种
3、诗歌有了散文化的趋 势,于是楚辞中的骚体,就逐渐从诗歌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赋的 先声O楚辞的另一种形式是“楚歌体”,“楚歌体”主要指的是楚 辞中的九歌这一组诗。它本是楚地祭祀鬼神时由男女巫师所唱 的巫歌,多用爱情的口吻来叙写一种期待和召唤的浪漫感情,因而能8 .受着生存的压力与生活的寂寞。因为孩子们无知的吵闹和女人们辛勤的劳动,使这条长街看起 来生机勃勃,所以说长街并“不寂寞二但这是表面的热闹,背后是 女人们孤苦无依,只能单独担起持家养子的重负,是昼夜忙碌的辛劳。 作者借“不寂寞”反衬“寂寞二9 .选材上,选取的是普通人日常的生活场景,对湘西小城镇 底层人们艰难努力地活着的生存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和
4、反思。写法上,模糊了散文、小说的体式,多用叙述的方式,远离抽 象的抒情;文章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语言上,语言简洁、质朴,平和中自有动人之处,在静静的叙 述中呈现出的是淡淡的哀愁,带给人们的是无言的哀戚。【解析】10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是为了表现她们虽然孤苦无依却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说法有 误。根据原文“一面总轻轻的唱着忧郁凄凉的歌”可知,不是为了表 现积极乐观心态,而是表现深沉的痛苦和无奈。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 “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说法有误。文中对狼的描写,“狼 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
5、面仿佛 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便可看到狼的足迹,同糅耙一样印在雪里” 中有比喻手法,也有视觉、听觉描写,但没用拟人手法。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 能力。答题时,要首先找出文中关于长街“寂寞”和“不寂寞”的内容, 然后从文章行为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等角度进行分析,得 出答案。文章开头说“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之所以这 么说,是因为“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长街 上的成年男人都被抓走,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导致他们受着生存的压 力与生活的寂寞。此后,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了长街从早晨到夜晚的“热闹”(不 寂寞):
6、孩子们无知的吵闹和女人们辛勤的劳动,艰难维持生活、维 系家庭的不完整的生活状态,使这条长长的街看起来生机勃勃。然而 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哀、无尽的寂寞、无尽的思念。女人们想念丈夫, 渴望再见到他们。小城表面“热闹”其实寂寞的生活场景的刻画,反 映了军阀混战下的人们的生活痛苦,表达了作者对于没有了 “男人” 的妇人们的深切同情。所以,作者是借“不寂寞”反衬“寂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特点,赏析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 取向的能力。在选材上,根据原文“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 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抬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 主人前面去”“作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
7、气,当街坐下,织男子 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 到一个妇人持了一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等可知,作者选取的都是 普通人日常的生活场景,而在这其中充满“不寂寞的寂寞”的描写, 却展现了作者对湘西小城镇底层人们艰难努力地活着的生存进行了 冷静的审视和反思。在写法上,作者通篇全用叙述、描写,甚至在比如“这妇人,伏 在堂屋里哭泣,另外一些妇人便代为照料孩子,买豆腐,买酒,买纸 钱,于是不久大家都知道那家男人已死掉了”这一可以表达强烈抒情 的情节,以及文章结尾“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 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的起身的人, 开了门
8、,便可看到狼的足迹,同槐耙一样印在雪里”中,作者也多用 叙述的方式,远离抽象的抒情。此外,整篇文章中,作者以时间为顺 序,写了长街从早晨到夜晚的“热闹”(不寂寞),也使得文章有清晰 的叙事线索。这一切,都模糊了散文、小说的体式。在语言表达上,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语言,而是用看似朴素、平 实的语句,如“最小的孩子饿哭了,就拉开衣的前襟,抓出枯瘪的乳 头,塞到那些小小的口里去”“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等,简 洁、质朴,平和中自有动人之处,在静静的叙述中呈现出的是淡淡的 哀愁,带给人们的是无言的哀戚。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
9、本一:段秀实,字成公,陇州济阳人也。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 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及长,沉厚有断。德宗嗣位,就 加检校礼部尚书、张掖郡王。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欲行元载旧志,筑原州城,开陵阳渠,诏中 使上闻,仍问秀实可否之状。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士功,请俟农隙。 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以邠宁节度李怀光兼泾原节度使,以 事西拓。无何,刘文喜叛,亦不果城。四年,朱讹盗据宫阙,源休教讹伪迎銮驾,阴济逆志。讹以秀实 尝为泾原节度,颇得士心,后罢兵权,以为蓄愤且久,必肯同恶,乃 召与谋议。秀实初诈从之,阴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判官岐 灵岳同谋杀枇,以兵迎乘舆。及韩旻追驾,秀实以为宗社
10、之危,期于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 窃令言印。不遂,乃盗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旻至骆驿得符,军人亦 莫辩其印文,惶遽而回。秀实谓海宾等曰:“旻之来吾党无遗类矣我 当直搏杀讹不得则死,终不能向此贼称臣。”明日,讹召秀实议事, 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讹并膝。语至 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讹面大骂曰: “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因以笏击讹,讹举手杆 之,才中其额,流血匍匐而走。凶党群至,遂遇害焉。德宗在奉天闻 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初,秀实见禁兵寡少,不足以备非常,乃上疏曰:“臣闻天子曰 万乘,诸侯日千乘,大夫日百乘,此盖以大制小,
11、以十制一也。尊君 卑臣,强干弱枝之义,在于此矣。今外有不庭之虏,内有梗命之臣, 窃观禁兵不精,其数全少,卒有患难,将何待之!且猛虎所以百兽畏 者,为爪牙也。若去其爪牙,则犬彘马牛悉能为敌。伏愿少留圣虑, 冀裨万一 J及泾原兵作乱,召神策六军,遂无一人至者。秀实守节 不二,竟殁于贼,其明略义烈如此。(摘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文本二:今之称太尉(段太尉,指段实秀)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 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鬣间, 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 为人狗狗,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 者也。遇不可,必
12、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 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 事。谨状。(摘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对应字母写在 答题卡上。旻A之B来C吾D党E无F遗G类H矣I我J当K 直L搏M杀N直0不P得Q则R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何,刘文喜叛”与“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 织)两句中的“无何”的意思相同。B.乘舆,汉代蔡邕在独断上将其解释为“车马、衣服、器 械、百物日乘舆”,文中用作皇帝的代称。C.非常,文中指突如其来的事变。与“备他盗之出入
13、与非常也“ (鸿门宴)中“非常”的意思相同。D.卒,文中是“终究、终于”的意思。与“庶刘侥幸,保卒余 年”(陈情表)中“卒”的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秀实极孝顺,六岁时,母亲生病,他不吃不喝七天,等到 母亲病情好转,才喝水吃板。B.段秀实曾经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盗用了司农印印符,侥 幸地追回了叛将韩旻的部队。C.段秀实趁着参加议事会的机会,拼力抢夺朱讹手上的象笏, 当场大骂,并想要击杀朱讹。D.段秀实以百兽畏惧猛虎为喻,强调加强禁兵的重要性,后来 泾原兵作乱,印证了这一点。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
14、隙。炎以其沮己之谋, 遂除司农卿。(2)因以笏击讹,讹举手杆之,才中其额,流血匍匐而走。14 .文本二中,柳宗元认为段实秀除了勇武之外,还有哪些个性 值得人称赞?请简要概述。【答案】10. CIO 11. D 12. C13 . (1)段秀实认为刚到春天不能兴工动土,请求等待农闲。 杨炎认为他阻止自己的计划,就任命他为司农卿。(2)于是用象牙笏板击打朱讹。朱讹举起手臂抵挡,只打中他 的额头,流着血爬行而逃。14 .太尉为人和颜悦色。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韩旻到来,我们同党便没有能生存的了!我自当直接搏杀 朱讹,不成功就
15、死。“旻之来”的主语是韩旻,“吾党无遗类矣”的主语是“吾党”, 这是两个句子,所以从“来”后边断开,选C;“矣”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从“矣”后边断开,选I; “我当直 搏杀讹”的“我”是主语,“枇”是宾语,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 以从“讹”后边断开,选0。故选CI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了解并掌 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两个“无何”都是不久的意思,句意:不久,刘闻喜叛 乱。/不久,县官也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B.正确。C.正确。句意: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 来和意外的变故。D. ”卒,文中是终究、终于的意思”错误,文中“卒”,通
16、 “猝二突然;仓猝。“卒有患难”句意:突然发生祸难。/卒,完成, 完结。“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句意: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 余生。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拼力抢夺朱讹手上的象笏”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执休腕夺 其象笏”可知,夺的是源休手上的象笏,不是朱讹手上的象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兴土工”,兴工动土;“俟”,等待;“沮”,同“阻”,阻止, 反对;“除”,任命。(2)“因”,于是或者趁机;“杆”,捍,抵御,抵挡;“才”,只; “走”,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根
17、据文本二“太尉为人峋狗,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 以色待物”可知,太尉为人和颜悦色;根据文本二“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可知,太尉遇到 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参考译文:文本一:段秀实,字成公,陇州济阳人。段秀实品性十分孝顺,六岁时, 母亲患病,他一连七天没喝一口浆汤,母亲的病稍好一些,这才开始 饮食。等到长大,变得深沉而果断。德宗皇帝即位,加封为检校礼部 尚书、张掖郡王。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想实施元载过去的计划,修筑原州城, 开挖陵阳渠,派宫中使者收集意见,于是问段秀实是否可行。段秀实 认为刚到春天不能兴工动土,请求等待农闲。杨炎认为他阻止自己的 计划,就任命
18、他为司农卿,派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泾原节度使,向 西扩张。不久,刘闻喜叛乱,城也没能建。四年,朱讹窃取占据京城,源休教朱讹假意迎接皇上,暗中实现 叛逆之志。朱讹因为段秀实曾任泾原节度,很得士兵之心,后来罢免 兵权,认为他心中怀恨已久,必定肯共同作恶,便召段秀实一起谋议。 段秀实起初假装听从,暗中劝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的判官 岐灵岳共同谋划诛杀朱讹,举兵迎接皇帝。等到韩旻追赶皇上,段秀实认为是国家的危险,在于顷刻之间, 便派人速去告诉岐灵岳,窃走姚令言的兵印,没有成功,便将司农印 倒着印在兵符上追赶军队。韩旻到达骆驿时得到兵符,军人也不能辨 认那印文,急忙返回。段秀实对刘海宾等人说:“韩
19、旻到来,我们同 党便没有能生存的了!我自当直接搏杀朱讹,不成功就死,终究不能 向这叛贼称臣第二天,朱讹召段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 臣、李子平都在座。段秀实穿着军服,与朱讹相对而坐,说到越位称 帝时,段秀实勃然而起,抓住源休的手腕夺下他手中的象牙笏板,奋 力跳跃向前,唾着朱滋的脸大声斥骂:“狂贼!我恨不得把你斩成万 段,我岂能跟着你反叛!”于是用象牙笏板击打朱讹。朱讹举起手臂 防卫,只打中他的额头,流着血爬行而逃。凶党一起上前。于是将段 秀实杀害了。德宗在奉天听说此事,惋惜对他们的任用不能尽其才能, 哭泣了很久。当初,段秀实见禁兵人少,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就上疏说:“我 听说天子称万乘、诸
20、侯称千乘、大夫称百乘,这是用大控制小,用十 控制一。使国君尊显臣子卑下,是和树干强壮树枝细弱同一道理。现 在国外有不服从的异族,国内有不听命的臣子,我看到禁军不精锐, 数量太少,突然发生祸难,用什么对付?况且猛虎之所以被百兽畏惧, 是因为爪子和牙齿厉害。如果除去它的爪子和牙齿,那么狗猪马牛都 能和它对抗了。请求稍加留意,希望有补于万一。”到泾原军叛乱, 调神策六军,竟没一个人来。段秀实守臣下节操不变,竟然死在叛贼 手里,他的明察勇敢于此可见。文本二:现今称赞太尉大节的,不外乎是认为武夫一时奋不顾身,没考虑 到死,以此来扬名天下,不了解太尉的为人并不是这样。我曾往来于 歧、周、邠、藻之间,经过真
21、定,北上马岭,经历亭岗堡垒哨所等, 私下里喜欢询问年老的军校和退役的士卒,他们都能说一些当时的事 情。太尉为人和颜悦色,经常低头拱手走路,说话的口气谦恭温和, 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人们见到他,倒像个读书人。遇到不能赞同 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适逢永州刺史崔 公来,说话信实,行事正直,详备地获得了太尉的遗事,再次核对没 有什么疑问。有的事实恐怕还有散失遗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胆 将这篇行状私下送交给您。郑重地写下这篇逸事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发夷陵陆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
22、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注】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 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途径夷陵(在今湖北宜 昌)时所作。鹘:一种鹰类的猛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行船经由三峡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失途穷”是 指三峡一带水道曲折,舟行江中常有川尽途穷之感。B.颔联写夷陵地段江面的壮阔。“山平水远”,江天一色,苍茫 一派;指点顾盼之间,给诗人以“地辟天开”之感。C.尾联中“黄旗”本指战旗,“三丈黄旗舞便风”是诗人回忆自 己当年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情景,心情无比激动。D.本诗妙在将
23、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 有咫尺万里的气势。杜甫的登高一诗有相似之处。16.本诗是如何表现“喜”这一情感的?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 分析。【答案】15. C 16.夸张。“地辟天开”写峡内峡外的对比 后的感觉,既描绘出阔远的江面景色,更刻画了初出三峡时豁然开朗、 乍喜还惊的心情;动静结合。颔联写“山平水远”的静景,给人以 静穆阔大之感,颈联写鹘飞鱼跃的动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态;引发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江面景色,抒 发喜悦之情。远近结合,时空开合设计巧妙,以山平水远、苍茫开 阔的景色来抒发胸中块垒。【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原卷版 重庆市 名校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