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23. 5. 18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8:0010:30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 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 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 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 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 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 面。作者究竟
2、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 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 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 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 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 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 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袭,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3、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 古愁” 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 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 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人称的能力。小说显然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文中以“我”作为叙述人称,同时也参与故事情节,与文中“周 瑜”见面交流,显得真切自然,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如见到周瑜 对其外貌的描写,“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 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二据此分析出,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
4、的方 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拉近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文中从“我”的叙述视角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如“我 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 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 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 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二据此 分析出,便于进行心理描写,抒发情感,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的变 化描写得淋漓尽致,更能表现“我”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 活这一主题。文中“我”从梦境中见到周瑜,到与其对话进行观点和思想上 的交流,到最后走出梦境回到现实,自始至
5、终贯穿文章的故事情节。 据此分析出,“我”也成为故事叙述的线索,便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孙也。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善议 论,好谈兵。正统中,从王骥征麓川有功,擢锦衣卫指挥佥事。又从 沐斌征腾冲,以功迁署都指挥佥事。十四年,车驾北征,扈从至大同。 登告学士曹鼐、张益日“车驾宜入紫荆关”,不从,遂及于败。当是 时,大同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登慷慨奋励,修城堞, 缮兵械;拊循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日:“吾誓与此城共 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景泰元年春,侦知寇骑数千,自顺圣川入 营沙窝。登率兵蹑之,
6、大破其众,追至楮槎山,斩二百余级,得所掠 人畜八百有奇。边将自土木败后,畏缩无敢与寇战。登以八百人破敌 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捷闻,封定襄伯,予世券。时镇守中官陈公 忌登。会有发公奸赃者,公疑登使之,遂与登构。帝谓于谦曰:“大 同,吾藩篱也,公与登如是,其何以守!”遣右监丞马庆代公还,登 愈感奋。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营数十人不 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上皇既还,代王仕堰颂登功,乞降敕奖劳。 兵部言登已封伯,乃止。二年,登以老疾乞休,帝不听。是时边患甫 息,登悉心措置,思得公廉有为者与俱。其秋,以疾召还。登初至大 同,士卒可战者才数百,马百余匹。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屹
7、然成巨镇。登去,大同人思之。成化八年卒。赠侯,谥忠武。登为将 兼智勇。尝以意造“搅地龙”,凿深堑,覆以土木如平地,敌入围中, 发其机,自相撞击,顷刻皆陷。又仿古制造偏箱车,中藏火器,上建 旗帜,钩环联络,布列成阵,战守皆可用。其军以五人为伍,教之盟 于神祠,一人有功,五人同赏,罚亦如之。十伍为队,队以能挽六十 斤弓者为先锋。十队领以一都指挥,令功无相挠,罪有专责,一时称 善。(节选自明史郭登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营/数十 人不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B.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
8、营数十 人不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C.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营数十 人不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D.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有一营/数十 人不还者/敌气慑/始有还上皇意/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可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指明英 宗朱祁镇。B.世券,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形制如瓦。C.兵部,古代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 掌管全国军事。D.赠侯,赐予侯爵。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侯, 古代五等爵位的最高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9、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登出身名门,从军立功。他是武定侯郭英的孙子,自幼聪 敏,长大后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好谈兵,后跟随王骥、沐斌出征, 立有战功并且多次升职。B.郭登临危不乱,勇于担当。大同战败后,人心惶惶,他挺身 而出,修整城墙,修缮兵器,抚恤士兵,吊死问伤,亲自为士兵裹伤 敷药,发誓与城共存亡。C.郭登以少胜多,大败敌寇。景泰元年春,敌寇几千骑兵入侵, 郭登率兵跟踪追击,杀敌二百余,俘虏八百多,一改边将畏战之风, 令士气为之一振。D.郭登治理大同,颇有成就。他刚到大同时,可以作战的士兵 才几百人,战马一百多匹;等到离开时,战马达到一万五千匹,精兵 数万,大同屹然成为大镇
10、。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同,吾藩篱也,公与登如是,其何以守!(2)是时边患甫息,登悉心措置,思得公廉有为者与俱。【答案】8. C 9. D 10. C11. (1)大同是我的屏障。陈公与郭登关系如此,将拿什么来守 卫!(2)这时边患刚刚平息,郭登精心安排,想得到公正廉洁有作为 的人和他一起(共事)。【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起初,也先打算攻取大同作为据点,所以屡次来进攻。等 到每次去攻打总是战败,有一营几十人不能生还的,敌势被震慑住, 才开始有归还上皇之意。“故”表示因果关系,“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是“数来攻”的原 因,因此“先欲取大同为巢
11、穴”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B;“及”是“等到”的意思,”及每至辄败”是指“等到每次去攻 打总是战败”,句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有一营数十人不还者”是 定语后置句,其间也不能断开,由此排除D。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最高等”说法错误。古代有公、侯、伯、 子、男五种爵位,侯是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而非最高等。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俘虏八百多”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得所掠人畜八百有奇”, 意思是获得被敌寇掠夺的人畜八百多,而不是“俘虏八百多”。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
12、译文言文的能力。(1)”也”,判断句式,是藩篱”,名词,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何以,拿什么;“其何以守”,宾语前置句,应为 “其以何守(2)“甫”,副词,刚刚;“息”,平息;“措置”,动词,安排, 处置;“公廉”,公正清廉;“俱”,一起。参考译文:郭登,字元登,是武定侯郭英的孙子。从小聪颖敏捷。等到长大 成人,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兵法。正统年间,郭登跟从王 骥征讨麓川有功,被提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登又跟从沐斌征讨腾 冲,因功升任代理都指挥佥事。十四年,皇帝北征,郭登护卫到大同。 郭登对学士曹鼐、张益说“皇上应当进入紫荆关”,(那二人)不听, 于是导致失败。在那个时候,大同军士大多
13、战死,城门白天关闭,人 心惶惶。郭登慷慨勉励,修整城墙,修缮兵器;抚恤士兵,慰问死者 的家属和受伤的将士,亲自为他们包扎伤口敷上药物,说:“我发誓 和此城共存亡,不让你们单独死去。”景泰元年春,侦察得知敌寇几 千骑兵,从顺圣川侵入在沙窝扎营。郭登率兵跟踪,大败敌兵,追到 榜楮山,斩首二百余人,获得被掠夺的人畜八百多。边将自土木堡之 败以后,畏惧退缩没有敢于与敌作战的。郭登率领八百人打败敌人几 千骑兵,军队士气为之一振。捷报奏报朝廷,郭登被封定襄伯,朝廷 给予他世袭的铁券。当时镇守宦官陈公妒忌郭登。恰巧有人揭发陈公 谋求受贿,陈公怀疑是郭登主使,就与郭登结怨。皇帝对于谦说:“大 同是我的屏障。陈
14、公与郭登如此,将拿什么守卫? ”朝廷派右监丞马 庆取代陈公,郭登更加感激奋发。起初,也先打算攻取大同作为据点, 所以屡次来进攻。等到每次去攻打总是战败,有一营几十人不能生还 的,敌势被震慑住,才开始有归还上皇之意。上皇已回,代王朱仕墉 赞颂郭登功劳,请求颁发敕书奖赏慰劳。兵部称郭登已封为伯,才作 罢不再封赏。二年,郭登因为年老多病乞求退休,皇帝不允许。这时 边患刚刚平息,郭登精心安排,想得到公正廉洁有作为的人和他一起 (共事)。这年秋,郭登因病被召回京。郭登刚到大同时,可以作战 的士兵才几百人,战马一百多匹。等到此时战马达到一万五千匹,精 兵数万,大同屹然成为大镇。郭登离去,大同人很想念他。成
15、化八年, 郭登去世。赠侯爵,谥号忠武。郭登为将智勇双全。他曾经凭想象建 造“搅地龙”,挖深沟,用土木覆在上面像平地一样,敌人进入阵中, 发动机关,敌人自相撞击,一会儿全都陷入坑中。他又仿照古制建造 偏箱车,车中藏有火器,上面插有旗帜,以钩环相互联络,排列成阵, 攻守都可使用。他的军队以五个人为一伍,教导他们在神祠盟誓,一 个人有功,五个人一起受赏,责罚也是如此。十伍为一队,队中以能 拉开六十斤弓的人作先锋。十队以一名都指挥统领,命令他们战功不 要相互阻挠,犯罪有专人负责,一时被人们称赞。(二)课内文言文基础1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吾得兄事之(2)刑人如恐不胜
16、(3)常以身翼蔽沛公(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沛公军霸上 (6)沛公欲王关中(7)范增数目项王(8)道芷阳间行(9)项伯夜驰之沛公军(10)此其志不在小 (11)项伯杀人,臣活之(12)籍吏民,封府库(13)素善留侯张良A. (1) (2) (3)/(4) (5) (6) (7) (8) (9)/(11) (12)/(10) (13)B.(2)(5)/(6) (7) (12)(9)/(10) (11)/(13)C. (1) (2) (3)/(4) (5) (6) (7) (8) (9)/(10) (11) (12)/(13)D. (1) (3) (9)/(2) (5) (6) (7) (
17、8) (12)/(4) (11)/(10)/(1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1)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句意:我要像对待兄 长一样对待他。(2)开打名词作动词,施加刑罚。句意: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 酷刑。(3)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那样。句意:常常张开双臂 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4)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句意:刘邦第 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5)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刘邦驻军霸上。(6)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句意: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7)目:名词作动词,递眼色或向使眼色。句意:范
18、增多 次向项王使眼色。(8)道:名词作动词,取道、经过。句意:取道芷阳,抄小路 走。(9)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句意:项伯就连夜骑马 跑到刘邦的军营。(10)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小处。句意:这说明他的 志向不在小处。(H)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句意:项伯杀了人, 我使他活了下来。(12)籍:名词作动词,给登记户口。句意:登记了官吏、 百姓,封闭了仓库。(13)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句意:一向同留侯张 良交好。(1) (3) (9)名词作状语,(2) (5) (6) (7) (8) (12)名词作 动词,(4) (11)使动用法,(10)形容词作名词,(13)形
19、容词用作 动词。故选Do13.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A.置沛公则置车骑 置之坐上B.谢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 旦日不可 不蚤自来谢项王C.坐 樊哙从良坐 因击沛公于坐D.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 杀人如不能举【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 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 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 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 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
20、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是 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 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A项,动词,放弃/动词,放在;B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项,连词,假如/动词,唯恐。故选B。【点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多个意义。多义词的 几个意义之间一般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初的叫本义,常用的叫基 本义,从本义或基本义推演引申来的叫引申义,通过用本义或引申义 比喻另一事物而固定下来的叫比喻义。可以根据一个句子中词语意思 带入另一个句子,判断意思是否一样。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 _根本
21、:树根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D.虽董之以严刑董:懂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 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 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 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D项,“董”,应译作“监督故选Do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董之以严刑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震之以威怒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
22、欲流长者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判断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此类题型考 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 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备考时要注意以 下两点: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 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本题中,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是状语后置句,“以严刑”状语 后置。译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A项,省略句。省略了主语。译为:做国君的人,如果害怕自满 自大,就要想想江海里的水都是居于下面,由成百上千的川流汇聚而 成。B项,
23、状语后置句。“以威怒”状语后置。译为:用声威震慑他 们。C项,定语后置句。“重、大”是“神器、域中”的定语后置了。 译为: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D.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为:这也(就是通过)挖断 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故选B。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某启:昨日蒙教某:代指自己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强行C.重念蒙君实视遇厚视遇:看待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膏泽:施恩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强:勉强。句意: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 您所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重点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