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石钟山记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 根据课本单元导语、单元研习任务一及课后学习提示,本课以游记散文的形式, 通过游历石钟山,传达了 “事 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探究精神,内容 上呼应了单元导语中的“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理解”。【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2.探 究并领会作者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作缘由;3.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事 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探究精神。【学情分析】文章以学生熟悉的古代游记形式叙写,降低了学生阅读 时的理解障碍,但 纯粹让学生把
2、握这篇文章的核心主旨,教学内容就较为浅显单一,因为核心句 在文末最后一段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学生很快能够捕捉到。本课的重点更在于 让学生思考如何以游记的形式来传达探究精神以及为何以游记的形式表达。【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导入一一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师:同学们好,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 感受到了我国古 代散文的文学魅力。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 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 样面貌。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脚步,学习第12课石钟山 记,一同探究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苏轼在游历完石钟山后,表达了他怎样 的 感悟呢?生:我找到了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
3、断其有无, 可乎? ”因为它出现在最后一段的开头,又以反问句的形式表达,语气强烈。 他对“臆断”这一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不认同的。师:那请你把这句话调整为陈述的语气好吗?生:那就是对事情应当“目见耳闻”,不能凭个人的主观 臆断。师:好的,根据这位同学的回答,同学们再调动自身的积累,应该能理解 苏轼这句话是在强调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二、主问题探讨一一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 可臆断有无”的师:今天我们探讨的重点在于: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 断有无”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结合 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同学们也可 结合课本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二小点”重视文章的结构和内部联系”,为主问
4、 题的探究提供一个思考路径。(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各学习小组交流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生:我们小组关注了文体特征一一游记。文中首先引用水经中的一句 话“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作为起笔,引出游历对象;第二段开头“元丰七年 六月丁丑因得观所谓石 钟者”这两句交代了作者游历石钟山的基本信息, 比如游历时间、方式、同游者等;然后详细叙述和描绘了苏轼父子夜游石钟山 的经历,从而得出遇事要“目见耳闻”的道理。师:这组同学能够从游记的文体特征入手,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 的文体意识很好。但这些游历石钟山的信息和经 过怎么就能推出“事须目见而 闻”的道理呢?此外,一般的游记都是从第一段开始交代游历的信息,
5、然后开 始叙述游历经 过的,为何石钟山记第二段才开始交代呢?(学生沉默思考。)师:所以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就显得尤为重要 To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段。L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1)分析郦道元的观点。生:苏轼在第一段呈现了两位前人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 观点。首先是郦 道元的观点:“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声如洪 钟。”再是李渤的观点:“至唐 李渤始访其遗踪余韵徐歇。”师:原来苏轼在游历之前就已经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感 兴趣了,那么他 对两位前人的观点是持什么态度呢?理由又是什么呢?生:苏轼对郦道元观点的态度和理由是:“是说也而况石乎! ”似乎 对他的观点表示质
6、疑,并且用“人常疑之”:“人”和“常”字从范围和频率上体现了对郦道元观点质疑的普遍性,加 强了质疑的力度。师:很好。我在你回答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下,苏轼用了假设的方式,用“虽”、 “而况”和“乎”等词加强了质疑的合理性。苏轼是从物体常识的角度进行推 断的,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并非是个人的主观臆断。哪位同学再来分析一下 苏轼对李渤 观点的态度?(2)分析李渤的观点。生:苏轼对李渤观点的态度是:“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我感觉他对李渤观点的质疑态度更加强烈。首先是“自以为”这三个字,呼应 了最后一段的“臆断其有无”;“余尤疑之”这四个字和之前对郦道元的“人 常疑之”相比,态度更加强烈。
7、师:你的分析很到位,有比较和联系的意识。我再帮你补 充一下,这里作 者用第一人称“余”字而不是之前的“人”字,个人态度更加鲜明。不过,根 据苏轼的叙述,李渤是去石钟山实地考察的,符合“目见耳闻”,那么苏轼质 疑他的理由是什么呢?生:“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 ”通过“皆是”和“独以钟名”的对比,表明了苏轼质疑的理由:不能将现象的普遍性随意归结为是一种独特性。 这样的结论过于主观片面,有些随意。师:很好,这便是苏轼所说的“臆断其有无”,最后用“何 哉”结束第一 段,似乎是对李渤的一种质问,语气很强烈。分析完第一段,同学们能理解第 一段和第二段的逻辑关系了吗?生:正是由于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的观点存有疑惑
8、,才有第二段他去游历石 钟山的过程,这是他想要游历石钟山的起因。师:非常好。带着这样的疑惑,苏轼是如何游历考察石钟山的呢?又是如 何最终得出结论的呢?请同学们再来分析第 二段。2 .思考第二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生:第二段叙述和描绘了苏轼游历和考察石钟山的过 程,本段是根据作者的游踪变化来展开的,因为“至暮夜月明” 一句体现了由早到晚的时间推移。师:你关注了游记的文体特征,很好。但分析了第一段后,我们知道作者 是带着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质疑而来的,他当然希望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解决这 一疑惑。我们先一起找出体现苏轼行为状态或情绪的词句,然后再加以分析。生:我找到这样几句:“余固笑而不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钟山记 12 钟山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