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卷(一)-(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卷(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卷(一)-(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卷(一) -(含答案)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向日葵早上出门时,气候微凉,我穿了 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傍晚时气温居然降至62。我和丈夫早十分钟 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 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不 见踪影,我们的手机偏偏又落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 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蟆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 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
2、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 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 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丈夫对看一眼, 果然不出所料!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 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 ”说 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 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 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搭腔,只一筷 一筷闷闷地吃,一
3、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 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 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 “妈 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 ”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一棵棵小树。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给小树施一次肥, 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 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 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28.“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 心目中,您
4、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敬爱和深深眷恋。B. “天使”是说老师可爱可敬,有着美好的心灵;“大树”是说 老师授予知识,给予庇荫,给学生以关怀呵护,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 生活上的困难;“海洋”是说老师心胸宽广,有渊博的知识。C.这两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抒发了对老师的不舍之情。D.连续三个比喻以排比的句式升华了主题,突出了学生对老师 火一样的热情。29 . 本文作者从、 这三个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30 .画横线的A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将比作,写出了学习生活的;画横线的B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 之情;C
5、处省略号省略的是O31 .你也即将毕业,请你设计一张卡片,将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卡 片上。参考答案:1 . C 2. A 3. C 4. 一是因为自己误解女儿而内疚; 二是被女儿的孝心感动。【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首先要了解标题的作用。常见作用为: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 主要内容、揭示主旨、交代主要人物、比喻义或象征义、设置悬念。根据文章第9段“唯独向日葵,您打心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 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可知, 文题向日葵的含义指文中女儿送给母亲的那束向日葵,也指在母 爱阳光照耀下的母亲的儿女们。故C选项正确。2 .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变化,注意阅读文
6、章内容分析。阅读文章可知“我”一开始认为女儿忙工作忘记了 “我”的生日, “我”是生气抱怨的。后来收到女儿的鲜花和卡片,以及女儿告诉“我” 买花的过程,“我”的心情由惊讶诧异转变为高兴感动。故选项A正确。3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女儿并没有忘记“我”的生日,还悄悄给“我” 准备了鲜花和卡片,以及带“我”去吃美食,可以得出原因:女儿对 母亲的孝心深重,不会因为母亲的生气责怪而改变。故选C。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思维拓展能力。作答此题时,注意把握文章主旨: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 的爱。结合文章“我”误会女儿因为工作忙忘记“我”的生日而抱怨 生
7、气,但女儿并没有忘记“我”的生日,还悄悄给“我”准备了鲜花 和卡片,以及带“我”去吃美食。所以“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一 是因为自己误解女儿而内疚;二是被女儿的孝心感动。5 . DBCA 6. AC 7.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移动的 样子 8.看电视时,日子从眼睛旁过去;聊天时,日子从嘴巴边 过去。 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闪:闪避。飞:在空中飘浮游动。溜:偷偷地走开或进入。跨: 迈步越过。语段出自课文匆匆,结合课文原句“天黑时,我躺在 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 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
8、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 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完成作答。6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 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保的时 候,日子从坂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 作者将太阳拟人化,“时”用一种整齐的排比句式。因此本段中 作者主要应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7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 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 方法。“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将太阳拟人化,生动
9、形象 的写出了太阳移动的样子。8 .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 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示例:玩耍时,日子从欢笑声过去;难过时,日子从泪水中过去; 走路时,日子从脚边飞去。9 .本题考查名人名言。写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即可。示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盛年不再 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10 .八儿猜粥、看粥和喝粥的过程。 11. 语言 神 态 天真可爱 12. 落 掉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栗子初入锅里时的硬实。 13. 侧面 味道 鲜美 14.锅中的一切
10、,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主体概括,需要认真的阅读 文章。腊八粥主要描述了八儿一家三口和家中的小狗哈叭在腊八节 那天其乐融融地享受晚餐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以及小 孩八儿对腊八粥的嘴馋,从中传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眷念。本段主要说了八儿猜粥、看粥和喝粥的过程。11 .本题考查得的是对句子的理解,需要结合前后句做好出合理 的解释。根据阅读句子,句中的“喊起来了”是对八儿的语言描写,句中 的“惊异” 一词是对八儿的神态描写。这些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可 爱活泼、天真烂漫的八儿。12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需要仔细的品读句中 的字词。根据阅读句子“
11、他曾见过跌进黄烟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 融掉了。”这里用“跌”将栗子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栗子初入 锅里时的硬实,再到最后的软糯。句中的“跌”可以用“落”、“掉”、“坠”、“摔”等。13 .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对重点句子中重点信 息的定位。第一句“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 鼓了“,其中“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第二句“八儿的爹同妈也都 奈何它不来了J其中“奈何”都是对腊八粥的侧面描写,与此同时 也说明了腊八粥色香味浓,回味无穷唇齿留香。14 .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信息的抓取,需要对准确信息的定位。本句出现在片段的第四自然段,根据阅读文章可知在文章的第一
12、段的第一句就交代: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15 .鲁滨逊由最初的沮丧、失落变得心平气和。示例:我认为他 是一个理智、善于找到生活中好处和坏处的人。 16.示例:生活 中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多关注事 情好的地方。【解析】15.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形象。通过阅读选文内容,结合文中句子“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 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 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可知,鲁滨逊由最初的沮丧、失 落变得心平气和。从“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 录了我所
13、遇到的幸与不幸”可以看出,鲁滨逊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 把自己的幸与不幸一一罗列出来,这样做可以让他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强乐观、理智的人。16 .考学生对主旨内容的理解能力。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 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最后漂流到无人小 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 28年后,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 事。作品赞扬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 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故结合选文中所列的“账单”,从中可得到的有益启示是:凡事 都应该一分为二地考虑,福与祸总是相辅相依的,只有从两个方面冷 静分析,看问题才不会偏激
14、,才不会自满自得或绝望无助。据此整理 作答,答案不定,符合文意即可。17 . D 18. A 19.爱丽丝想从被封锁的大厅里出去,但他 找到了钥匙只能打开一个小门,通向一条小走道。在继续找钥匙的过 程中,爱丽丝又发现了一个小瓶子,经过思考,她喝下了瓶子里的东 西。 20.爱冒险(好奇心强),她用金色小钥匙尝试打开花园的 门;她喝下小瓶子里的东西。 21.爱丽丝喝下瓶子里的东西,真 的如他所愿变小了,她来到花园里,发现花园里的植物会说话,它们 纷纷对爱丽丝的到来表示欢迎,为了欣赏美丽的喷泉,爱丽丝一不小 心掉进了水里去了,水流又把他带向另一个神奇的地方。【解析】17.本题考查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
15、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 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从第段的句子“爱丽丝从这头跑到那头,推推每一道门,沮丧 地走到大厅中间,不知自己如何出去。”可知开始是沮丧;从第段的句子“爱丽丝高兴极了可知接着是很高兴;从第段的句子“一会儿工夫发生了这么多怪事,爱丽丝都以为 没有不可能的事了。”可知此时爱丽丝的心情是惊讶;从第段的句子“发现很好喝(说实在的,就好比把樱桃饼、鸡 蛋羹、菠萝汁、烤火鸡、太妃糖和热烘烘的烤面包的味道全都掺在一 块儿),便一口气把它喝光啦!”可知此时爱丽丝的心情是意外。所以D选项正确。1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16、从第段的句子“瓶颈上贴着纸标签,“喝吧”两个字又大又好 看。”可知D选项是爱丽丝喝掉小瓶子里的东西的原因之一;从第段的句子“喝吧!怪好听的J可知C选项爱丽丝喝掉 小瓶子里的东西的原因之一;从第段的句子“因为这瓶子上没写“有毒”二字,所以她冒险 尝了一口,发现很好喝”可知爱丽丝并不知道瓶子里的东西很好喝, 所以选A。19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 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 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 须用主人么。本文主要写了爱丽丝想从被封锁的大厅里出去,但他找到了钥匙
17、只能打开一个小门,通向一条小走道。在继续找钥匙的过程中,爱丽 丝又发现了一个小瓶子,经过思考,她喝下了瓶子里的东西。20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 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爱丽丝用钥匙打开大厅里门以及她喝下小瓶子里的东西可知: 他是个好奇心强、爱冒险的孩子。21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结合“我一定在变小,像架望远镜了!”展 开叙述,爱丽丝是如她所愿变小还是有什么别的变化。想象合理,叙
18、 述通顺即可。22 . baoV j I n V 23.惊惶失措 无所适从 沉默 僵 境 24.日落而息 25.“我”不愿意跟爷爷奶奶干活,通过爷 爷的一番话,“我”之前所有的怨念,此刻间都消散不见。26. 动作 神态 语言 勤劳、善良 27.最后一 句话起到了点题、点明中心的作用。意思是爱如静水,悄无声息,却 同暖流般流淌至人的心田,就像老师对学生的爱,每天都像溪水一样 无声无息地流淌在我们身边,仔细回忆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老师都是在 用自己的方式灌溉对我们的爱和照顾。【解析】22.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剥玉米,b a o y u m i o意思:去掉玉米外面的皮或壳。泪湿衣襟,1 e i sh
19、 I y I jin。意思:泪水湿透了衣服当胸前 的部分。23 .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无所适从,w u su d sh i c d ng:不知道听谁的才好;不知道 按哪个办法做才对。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惊惶失措,j I ng hu a ng sh 1 cu d :形容因惊慌害怕而举止失 常,不知怎么办才好。僵境,ji a ng j i ng:尴尬的境地。沉默,chen mi:(形)不爱说笑;(动)不说话。结合第段Y头,你是不是很讨厌爷爷?我一下子愣住” 可以体现当时的惊慌,所以填写“惊惶失措二结合第段“爷爷,不是的,我我不讨厌你啊,我 中可以看出当时“我”的尴尬和进退失据,所以第二空填写“无所适
20、 从“第三个空填写“沉默”最后一个填写“僵境二24 .考查对俗语的积累理解与识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意思是:早晨起来后干活,晚上黑天后 就睡觉。描写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及赞颂太平盛世。后人用来说 明农民早出晚归,过着勤朴、起居工作有规律的生活。亦作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出处:先秦击壤歌,中国歌曲之祖。25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先回到相应的段落中去概括和理解,平时也要加 强这方面的练习。结合文章来看第二部分是从第段到第段,第段讲述了:父 亲临别时再三叮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要“我”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第段讲述了:暑假将近时,“我”与二老几乎每天
21、日出而作, 在烈日下掰玉米棒,一晒就是大半天。第段讲述了: 一个黄昏,“我”忽然感觉到他其实是个孤独的 老人,“我”迅速放下书,拔腿跑到爷爷身旁,无声地帮起忙来。第段主要讲述了: “我”和爷爷的对话导致“我”不知如何打 破僵境,因为“我”的举动让爷爷觉得“我”很讨厌他。第段主要讲述了:爷爷和“我”说了做活的原因。所以第二部分主要写了: “我”不愿意跟爷爷奶奶干活,通过爷 爷的一番话,“我”和爷爷的误会都全部消散。26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这类题首先要把握文章事件,然后结合细节描写从而分析人物的 形象。结合第段“他就那么默默地捆着”中的“捆”的动作描写中可 以看出老人是一位勤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现代文 阅读 拓展 特训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