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4寻隐者不遇_西师大版.docx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4寻隐者不遇_西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4寻隐者不遇_西师大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4寻隐者不遇西师大版2019短诗采纳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 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我在教学中,觉得有如下两点需着重体会:一、体会诗里平淡中出新颖的地方。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细致品尝,却曲折多姿、 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状况。“言 师采药去”一一无法得 遇;“只在此山中”一一可以得遇;“云深不知 处”一一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 改变,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 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
2、”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 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 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 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终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 答复对方采药原委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 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纳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 表达完备,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 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整个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会到诗的妙 处所在。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丽之处。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悲观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 用极其朴实、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丽。 这山林的形
3、象同隐者的形 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 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 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丽 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无价之宝;“云深”,既写 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 无华、 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 的光彩,成为壮丽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老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 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画出来,与 全诗比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备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动身,通 过合志向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 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教学 反思 24 隐者 不遇 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