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18里的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行18里的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步行18里的优质教案设计步行18里的优质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步行18里这篇文章写的是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故事。由于儿子的迟到加上 说谎,让父亲彻底失望,所以父亲坚持要步行回家,儿子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再 也没有说过谎的故事。本文情节曲折感人,人物语言较多,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父亲教育孩子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的良苦用心。在朗 读中有感悟,受到教益和启发。(二)学情分析:教学本课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理解起 来恐怕还只停留在故事本身。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进入故事中并能深切体会父亲的那 些做法,我计划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读得可能不够透彻,个别学
2、 生理解也不够深刻;再一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来想,来说,学生说得就不会 太单一。如果时间允许让他们讲述生活中类似的事,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效果会更 好。(三)教学目标:1、在充分的阅读中感悟,懂得为人要真诚的道理。2、用默读等多种方式学会和文本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心理。3、能复述课文,力争做到简明准确。(四)教学重点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懂得为人要真诚的道理。教学难 点: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五)教学方法:全课围绕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思,读中写的教学方法,不 再把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读中感悟,理解这篇文章,看懂 这个世界。(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真诚的名言、
3、赞美父爱的名言。(七)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读词语,自由选择一个词语说句话。罪恶 压抑 谅解 沮丧 平均 道歉话语 支支吾吾 德才兼备 闷声不语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1 .昨天我们学习了步行18里这篇课文,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这节课继续学习步行18里,板书课题。二、分析课文:1 .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父子的三次对话,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并找出这三次对 话,分别体会父子的心情。找到后,和小组同学共同体会。(小组交流)2 .全班交流:重点体会,例如:“一阵罪恶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支支吾吾承认自己去了电影院,告诉他我迟到 的真正原因。”“父亲身心遭受这种折磨,这是我有生
4、以来碰到的最为沮丧与痛苦的事。”这段教学,在读的基础上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父子二人各自的内心世界:他 们心里想了什么呢?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全文,点出中心。3 .指导朗读:父亲的语言真诚、严肃,并带有深深的自责,朗读时,语速稍慢,略带低沉, 把父亲的那种深深自责读出来。四、小结:生活中诚信是最重要的。板书设计:步行18里我父亲撒谎步行回家讲诚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和文中的人物对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3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教学重点: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教学难点: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
5、说谎话。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 .轮读字卡,并组词:兼歉谎罪吾抑谅闷均沮2 .这节课继续学习步行18里,板书课题。二、活动:1 .活动一:和文中的人物对话:我想对杰森说我想对文中的父亲说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朋友说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小组交流你想说的内容,教师指导:可以说我的看法;我对人物的评价;我想提出的建议;我的体会等等。最后全班交流。2 .活动二:积累关于诚信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对待儿童应该诚实。要善于告诉他们:我们做父亲的,有些东西现在还不懂, 你们,孩子们,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为了知道一切。【苏联】高尔基联系课文,生活实际体会名言。试着背诵。四、小结
6、:谈谈你要怎么做。板书设计:步行18里我的看法我对人物的评价我想说的话我想提出的建议我的体会老师让大家查找资料,找一下关于真诚的名言,谁找到了与大家分享一下?回忆一下,通过上节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么?2 .读文感知默读或轻声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感动的画面,然后多读一读,准备和大家交 流。(汇报句子、段落)3 .理解感悟课文中描写人物时用了许多语言描写,浏览一下:父子一共有几次对话?分 别是哪几句?(汇报)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读一读?谁来读父亲的话?谁来读儿子的话?其他生听,思考:通过他们的.读,你能品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吗?(2组练习,读出愧疚、自责。)父亲的话是要告诉儿子什么?他要表达
7、什么意思?(板书:自责)儿子此时心里怎 样想?(板书:内疚,忏悔)那么我们模仿父亲说话语气,再有感情读父亲的第三次说话。(重点读出自 责。)师:除了对话,文中还有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指名汇报,分析句意。重点分析课后题中两句。朗读全文。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把你的理解感悟通过感情朗读读出来。4 .总结升华本文中最感人的画面是父子俩往回走的路上。儿子开车跟在后面,心里在想 什么?父亲此时决定步行18里,那么步行时他在思考着什么呢?谁来告诉大家?汇报后,师问:你想对这位伟大的父亲或儿子说点什么?是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做人要真诚,不说谎话。本文不仅告诉我们 做人的道理,同时还让我们
8、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解读了他能以身作则的良苦用 心!我也好想对自己的父亲说几句话,你想么?好,我们动笔,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或者自己说的话!(汇报交流)5 .练习复述父爱如此伟大,故事如此感人,我们能不能把故事复述下来呢?可以借助提示:“我为什么要和父亲说谎?”父亲为什么要坚持步行18里 回家?浏览课文,准备后指名复述。(师生共评议,交流指正不精彩之处。)6 .总结: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 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 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父爱, 如
9、大海般深沉而宽广。7 .作业查找关于父爱的名言。背诵课后名言。板书:父亲:失望自责步行18里(真诚)步行18里儿子:说谎懊悔再也没说谎步行18里的优质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标点符号。2、根据自己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验,个性感情朗读课文。3、明白在生活中,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同时体会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以 身作则的良苦用心。教学重点: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父亲步行18里的目的和课文揭示的道理。课时分配:二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代本课教学任务。
10、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步行18里(学生齐读课题)这篇课文很感人,回忆一 下,主要讲了什么?交代任务:文中的父亲是用步行十八里的方式教育儿子,下面,我们共同走进 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好课文。过渡:下面,把书翻到80页,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画下来并把 自己的体会,在对应的文字旁做适当的标注。(板书:揣摩人物心理)二、抓描写父亲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朗读重点句子。第一处:我把车开到和父亲约好的地方,看见父亲很有耐性地.等候着。1、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很有耐性地等候”。2、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很有耐性地等候” ? 请你联系书中语句回答。(1)联系第一
11、段“我已经迟到两个小时!”小结:大家看这句的符号是感叹号,看出在我的眼中,2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很 长。(2)还可联系5段。父亲已经知道我没有去按时取车的情况下,“耐心地等 彳寸O3、这真是一位有耐心的父亲。在这样长的时间,在知道孩子已经犯了错误的 情况下,父亲仍然在有耐性地等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父亲的耐心。4、在这一段中还有对父亲的描写吗?第二处:“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当时看我的眼神。”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看了我一眼?2、学生可联系前文回答。3、这句话的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小结:父亲在耐心地等待,但等来的结果却是一一孩子的谎言。4、此时,父 亲的眼神里会包含着什么样的情绪?(责
12、怪、痛心、不理解、难过、气愤)5、谁愿意读这一句,把此时父亲复杂的心理,读出来。6、请同学们把书平放桌面,一同看大屏幕:下面把我们分析过的语句连起来 读读,再一次感受一下父亲的心理变化。总结学习方法:从知道孩子犯错误,还 在耐心地等待,到发现孩子说谎时,那复杂的眼神,我们共同捕捉到了父亲心理的 变化,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板书: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 接下来,我们也按着这样的方法学习课文。7、接着汇报描写父亲的语句。第三处:”杰森,你觉得自己有必要向我说谎吗?这让我很失望”板书(失望)1、如果,你就是这位父亲,你知道孩子没有按时来接你的真正原因,但你还 是耐心地等了2个小时,
13、但你他等来的确是一个谎言,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 你的孩子说,你想,在你对孩子说的话里面用的最多的会是什么符号?2、可是,请你再读一读父亲的话,哪个符号和你想像的不同,你又能看出什 么?(体会父亲虽然生气但还在压抑心中的愤怒。)3、父亲此时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试一试。指读2人后,(指导“很 失望”的读法)全班读。小结:瞧,通过一个小小标点符号,我们也能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板书: 标点)4、接下来,接着汇报描写父亲的语句。第四处:父亲又看了我一眼,“你没来的时候,我已经打电话到保养厂,问他 们车子有没有问题,他们告诉我你还没有去拿车。”1、父亲又看了我一眼?这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看的我?
14、2、在前面,父亲已经直接指出“你觉得有必要向我说谎吗” ?儿子为什么还这 样说?(觉得理亏,硬着头皮坚持)3、儿子的话,应该怎样读?(简单指导)4、这时,父亲看我的这一眼,又包含了怎样的情绪?(瞧不起、责备、埋怨)5、带着这样的情绪,来读父亲的话。6、3-5段是父子俩的对话部分,下面请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我”的 话,一同来体会一下两个人的复杂心理。7、接着汇报。第五处:父亲很专注地听我解释,却压抑不住内心的伤悲。1、这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父亲的描写。2、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儿子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到底 指什么?看大屏幕。8 、 “我不该-”句子练习(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罪恶感
15、。小结:这么多“不该”做的事而我却都做了,所以说,“一阵罪恶感涌上了我 的心头”,这种罪恶感正是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深深的自责。于是我支支吾吾地承认 了自己去了电影院,告诉父亲我迟到的真正原因。但即使这样,父亲仍然压抑不住 内心的伤悲。他在伤什么,悲什么呢?你在文中什么地方发现的?第六处:父亲的话。(第七段)1、找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七段,其他同学看它写了几层意思?2、自己在下面再读这段话,请你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体会父亲在说这段话 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理?3、(痛心、绝望、内疚)每个汇报的同学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段话。4、同学们的理解有所不同,下面就带着你自己的感受一齐读这一段。小结:父亲此时的感
16、受近乎于绝望,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让16岁的 儿子不肯跟自己说实话,他把儿子做错的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要走 回去,他要走多远呢一一18里路。18里对于你们来讲是个抽象的数字,没关系, 老师帮你们把它换成你们熟悉的米,他要走9000米,如果再把它换成我们更加熟 悉的操场的一圈200米跑道,他要走上45圈。如果把它按儿子每小时5里行车速 度的话,他要走上近4个小时。第七处:我一路不停地说好话,告诉他我有多抱歉,但他就是不理我,只是满 怀痛苦地沉思着,闷声不语,头也不抬地往前走1、在这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父亲一直是怎样?2、错的本来是我,为什么遭受身心折磨的却是父亲啊!此时此刻,我
17、会想到什 么,我又会怎样说?每人的书桌里都有一张小练笔单,请你把自己当成杰森,将你 想到的,和要对父亲说的话写下来。过渡:整整18里的路程,将近4个小时的时 间,父亲的身心遭受着折磨,那么我呢?三、教学最后两个自然段,揭示道理。“父亲身心遭受这种折磨,这是我有生以来碰到的最为沮丧与痛苦的事。”1、从哪里看出来的。(沮丧、痛苦)2、根据今天你所读到的,你觉得令我沮丧和痛苦的究竟是什么?(既心疼父 亲,又对自己行为的自责,还有面对父亲的这份执着不知道用什么来制止。不知该 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3、此时,儿子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让我们一同再读这一句,把我的感受 读出来。小结:其实,父亲这样做,既是在反
18、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究竟什么地方出了 问题,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在心灵上进行反省,这样做比责骂更有说服力!4、从此以后,我再遇到做错的事,对父亲,我还会说谎吗?对亲人呢?对所有 人呢?我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5、课文也告诉了我们一一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说过谎。总结: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真诚 的对待每一个人,让诚实、守信成为你的美德,伴你成长一生。作业:写一篇步行18里读后感。步行18里的优质教案设计篇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3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
19、诚,不要说谎话。教学重点: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难点:初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了解版块特点。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版块-体验真诚(板书)。2 .你对真诚是怎样理解的?揭示课题:步行18里。二、初读课文:1 .师范读课文,生注意画出容易读错的字音。2 .汇报字音:“吾”字需要正音,不能读成“w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 这个字音读错了,这一点必须强调;“闷”字是多音字,引导学生注意书中所给的 提示;3 .根据预习,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4 .全班交流:自主解决生字。5 .交流其他预习内容,质疑。三、再读课文:1 .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准字音。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 .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四、布置作业,小结:熟读课文,练写生字。板书设计:4 行18里兼歉谎罪吾抑谅闷均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3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教学重点: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