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 .docx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概况(一)全县农村公路基本情况1、公路里程、等级。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98.0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国道31.924公里、省道277.049公里、县道337.427公里、乡道361.66公里、村道546.971公里,公路密度达60.37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22年底,我县农村公路共有255条1246.058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县道15条337.427公里,乡道40条361.66公里,村道200条546.97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8.244公里,三级公路37.436公里,四级公路1087.206公里
2、,等外公路113.172公里。2、公路养护。根据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由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具体负责县道管养,指导乡镇公路管理站做好乡、村道管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道管养;村民委员会负责村道管养。目前该县农村公路采取日常养护以群众性养护为主、养护工程以市场化专业养护队伍为主的养护管理模式,养护经费按(1053)标准即县道10*元/公里、乡道5*元/公里、村道3*元/公里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2:2:6的比例承担列入各级财政预算。3、公路管理。农村公路行政许可和执法:县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县道乡道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乡镇行政
3、综合执法队伍负责村道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4、公路运营。目前,全县各乡镇(场)和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通客车率达到*%。(二)“美丽农村路”实施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农村公路实际情况,该县计划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县级美丽农村路、乡镇美丽农村路的创建。2023年拟创建县道为县级美丽农村路,完成5个乡镇美丽农村路创建;2024年拟完成5个乡镇美丽农村路创建;2025年拟完成2个乡镇美丽农村路创建。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护、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宣传力度不够,爱路护路意识差。农村公路沿线群众随意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使多处公路形成街道化路段。乡镇和规划、城建、
4、电力、电信、移动等部门为了发展经济,不遵守公路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实施项目时对农村公路随意侵占、挖掘公路现象较多。例如:我县部分乡镇人民政府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时,绿化围栏侵占公路用地和公路排水沟的情况较多;县城乡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侵占挖掘公路现象普遍;*村乡村振兴项目擅自挖掘公路护坡、侵占公路用地的情况;公路用地范围内移动、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线杆参差林立等等。(二)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隐患多。一是建设标准低,综合质量差。全县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大部分为四级公路或等外公路,且已超期服役多年,路损严重。尤其是2006年至20*年间实施的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设计标准较低,综合质量差,经多年使用后这些
5、路面麻面、开裂现象较为普遍。二是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质量较差,安全设施、排水、错车道、水沟等严重不足。三是桥梁隐患多。全县共有农村公路桥梁259座/5229.8延米,且大部分为石拱桥,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设计标准低,使用时间较长,安全隐患多。四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全县大多数农村公路地处山区,公路等级标准较低,每遇暴雨、雨雪冰冻天气,公路损毁严重。加上公路损毁修复资金缺口大,导致许多损毁路段得不到及时修复。(三)管养体制不健全。一是乡、村两级成为薄弱环节。根据“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目前,县一级责任已经落实到位,体制已经健全,但乡、村两级管养方面问题较多。虽然*个乡镇
6、(场)成立了公路管理站,但管理人员基本为兼职人员,且流动频繁,专技人员、养护人员缺乏,乡(村)两级并未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缺位比较严重。二是权责分离,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村级养护员虽然与村里签合同,但工资是由乡镇发放,造成乡镇管钱但管不了人、村(社区)无钱也管不好人的局面。少数村干部责任心淡薄,对本村内公路损坏情况漠不关心、熟视无睹,造成部分农村公路无人管养。(四)建养资金短缺。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省补助,余下部分需要地方财政配套,因地方财力有限,无法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致使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公路的长远发展。日常养护
7、、水毁修复资金均预算不足,缺口较大,县道、乡道划拨的养护资金不足,有限的资金只能保障清除路肩杂草、清理部分重要线路水沟等日常养护工作;且年报外公路有1769.248公里,省市县均未预算养护资金,而乡镇村因无筹措资金来源而导致弃养现象较为普遍。(五)建养队伍力量缺乏。一是编制过少。依据交通部、劳动部公路养护定员标准等相关规定,该县公路行业应配备人员*名以上。公路体制改革前,定编*名,在职*人;现编制*名,在职*人,与武冈市和新宁县、洞口县对比,公路里程接近,但人员不到一半。二是“老龄化”严重。建养中心人员平均年龄49岁,目前35周岁以下仅3人;36周岁50周岁占比*.*%;50周岁以上占比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 建设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