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 (含答案)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朝鲜鲜明鲜为人知B.劳累累赘日积月累C.切开切菜切水果D.便宜方便大腹便便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孤独借书B.符号灵魂C.喝酒异乡D.佳节牡童3 .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除:驱除。)B.路上行人欲断魂(欲:将 要。)C.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他乡。)D.每逢佳节倍思亲(倍: 更加。)4 .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 器、竹片、木片、帛。8 .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C.到了西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 下来。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 日本,影响了全世界。6.根据语段选择动作流程图,正确的是()奶奶先把干净的磐竹叶泡软,再把磐竹叶卷成漏斗形状,然后在 中间放进糯米和拌好的馅料,用手把米压紧,再把箸竹叶折好,最后“约”组词: 约等。“设”组词“附”组词“删”组词“赴”组词“浴”组词
3、“钓”组词“没”组词“裕”组词“验”组词“史”组词“魂”组词约谈、约会、约礼、建设、设计、陈设、附身、附件、 删减、删掉、 赴召、赴义、 浴桶、淋浴、 垂钓、钓具、没空、 宽裕、 试验、 史诗、没用、约请、约见、爽约、约束、盟附和、设想、分设、 附议、附近、删改、删削、 赴告、赴任、 入浴、浴室、 钓竿、钓台、 没事、没人、删去、赴命、设立等。攀附、附属等。删定等。赴会等。浴疗等。钓饵等。出没、余裕、优裕、休裕、充裕、 考验、证验、灵验、化验、史家、史书、史评、“殴“创9.,组词:组词:笔丝魂魄、消魂、梦魂、忠魂、 殴斗、殴攘、殴逐、殴蹋、 创世、创演、创述、创作、史实 断魂、 痛殴、 创举、
4、琴 闻没完等。裕如等。验收、验证等。、史法等。英魂、国魂等。轻殴等。创设等。棋 书问 切【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房四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在古代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 才华的标准。花中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世人常用 “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中医四诊: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 即:望、闻、问、切。10. 古代迎接新年 喝屠苏酒 贴春联 纸的发 明过程 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历史文化的敬仰坚固美观 精美的图案相互缠绕的龙双龙戏珠似乎都在游动【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1)本题出自宋代
5、王安石元日,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写春节 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 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 换成了新的。(2)本题出自课文纸的发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 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 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3)本题出自课文赵州桥,原句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 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
6、一样。11. 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示例:询问长辈 上网查询 丰盛 五彩缤纷【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表格提示写出对应的节日、时间和习俗即可。根据“正月十五”可知这个传统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有 赏花灯、舞龙狮、吃元宵等。根据“吃粽子”可知这个传统节日是端午节,时间是农历五月初 五。根据“吃月饼”可知这个传统节日是中秋节,时间是农历八月十 五。(2)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根据自己收集资料的实际情况,写出途径即可。示例:查找资料、实时记录。(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这个句子描写的是除夕的情景,在句子中补充形容词修饰“年夜
7、饭”和“烟火”。示例:除夕的夜晚,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年夜倪,欣赏着天空中灿 烂的烟花,一派祥和快乐的气象。12.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换,根据题干的要求对句子进行变 换即可。(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找出句子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即可。 在本题中,原句成分残缺,应该在句子末尾加上“之一”改为造纸术 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 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其结 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根据“甲把乙怎么样”的句式,解
8、 答此题即可。“陈述句”改“被字句”的方法是:A读句子,找出句 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B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 字。C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所以本句话可以改 写为,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13. 浸 捞 晒 14.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5.B 16. C 17. C 18. B 19.示例:谢谢您,您改进的造纸术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您真厉害! 20.示例:我还知 道印刷术。印刷术大大提高了知识传播的速度,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教 育,对于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阅 读语段并抓取主要信息。根据认真阅
9、读语段,其中的“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 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轻便好 用的纸。”可知,蔡伦造纸的步骤是:首先将原料剪碎或切断,然后 浸在水里捣烂,将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纸。故依据造纸顺序动词依次 是: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14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主要内容的辨析,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短 文并理解含义。根据认真阅读语段内容中的“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 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可知,短文主要围绕蔡伦改进造纸术, 详细描写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和改进造纸术后造出的纸的好处。15 .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拓展关联词的知 识,并正确使用
10、关联词。根据认真阅读原句“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就成了一种轻便,好用的纸。”可知,句中的“轻便”、“好用”指经 过造纸术改造后的纸的好处,表递进关系,故因选择关联词:既 又16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辨析。根据认真阅读语段第句可知,蔡伦造纸术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 是原料获取容易,价格便宜。17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语段 并对语段中的信息准确定位。根据阅读语段原句“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可知选项C 中“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说法错误。18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根据阅读语段“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11、,浸在 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可知蔡伦造纸的过程是:浸泡原料、将原料捣烂成浆、捞出浆、晒干 浆。19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理解。例如:我会告诉蔡伦,你真是太好了,他改善了造纸工艺,使 文化和往来往来变得容易,并使文化传播得更快,更方便。20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根据搜集课外知识,例如:指南针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 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两宋时期,指南针开始被 用于航海,使航海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造船技术也在宋代趋向鼎 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铁指极性的国家。21 .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22
12、. A 23.传说中“年”是个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吃人。 有一次“年,被牧童甩鞭子的声音吓跑了,因此人们知道了 “年”怕 响,后来牧童赛鞭子就演变成了放爆竹。24. X VX 25.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守岁一家人聚在一起壮胆,熬走趁着夜色出来吃人的“年”【解析】21.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是一段话的 中心,一般在开头或者结尾。第段是围绕春节的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来写,因此“春节 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这句话是第三自然 段的中心句。22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第四自然讲述抵御“年”的方法,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 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
13、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 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 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这能让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 演变。23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 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 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 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 可知,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是因为“年”是个怪兽, 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吃人。24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1)从“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
14、“过年二除了部分少数民 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 春节。”可知,并不是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部分少 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说法错误。(2)从“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 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可知,“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 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说法正确。(3)从“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 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可知,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既准备同 猛兽搏斗又为了庆祝丰收。说法错误。25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 的。”句
15、子中讲述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仿写时,也要将节日和风俗写 出来。例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贴对联,这大概是从驱逐邪恶,驱 赶年演变而来的。26 .范文:难忘的春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年从晨练开始。 今天虽然是春节。但我们全家依然坚持跑步。“新年好!”夜色朦胧我 们把这句祝福送给每一位擦肩而过的行人,新年的第一次跑步,正是 因为有了这句特殊的祝福而变得与众不同。跑步回来,我们全家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在一起书写家规。 这是我们家的新气象,爸爸说每年的春节我们都要在早上书写家规要 让家风家规传承下去。妈妈很快就写完了,而我却写的有点慢。长时 间没有练习毛笔字了,手抖有些跟不上,看
16、来新的一年里,我要多多 练习了写完家规,已经是八点了,我们一家人便准备到爷爷家拜年。 一进屋,就嗅到了被红色的喜庆追染的空气,抬头一看,奶奶也换上 了吉庆的新衣,“奶奶新年好!我向奶奶鞠了一躬,“新年好呀,新 年好呀,祝福奶奶新年好!”弟弟摇头晃脑地唱到,这一下子搞得全 家哈哈大笑起来,奶奶慈爱地抚模着弟弟的头,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 容。过了一会儿,爷爷也回来了,爷爷为了疫情防控,即使是过年也 要守卫在岗位上,守卫着一栋在疫情面前微不足道的小楼,爷爷瘦小 的身形在我眼中愈发高大,令我仰望。我们也赶紧给爷爷拜年,爷爷 从口袋里给我们取出了一个大红包,我和弟弟连忙道谢。中午包饺子时,全家一起动手,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高频 考点 检测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