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新三板估值体系的重构.docx
《管清友-新三板估值体系的重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清友-新三板估值体系的重构.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清友新三板估值体系的重构2015年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 主办,融资中国杂志社协办的“2015中国新三板投资年度峰会”在 京盛大召开。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发表了关于股转系统的若 干意见和问题,以及对估值体系的一些看法。(以下根据管清友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逐步完善市场整体结构新三板的很多东西实际上是没有定论,是在探索当中的。那就会 产生很多不同的看法,有批评的、质疑的、赞扬的,还有乐观其成的。 从监管部门层面来看,政策在不断变化、修订,社会的建议尤显重要。 最近推出的有关新三板制度建设政策,其实是参考了许多各方的建议。 那么,新三板估值体系以及现在
2、估值遇到的问题和思考主要有哪些?其一,证监会关于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 问题的决定已经发布。我认为这是新三板未来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 件,这是对整个股转系统首次明确了独立的定位,而不是孤立的定位。 在未来,股转系统它应该是深圳、北京、上海三大证券交易平台;其 二,35人股东的限制目前已经放开,这对于股东的多元化,对于新 三板的转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三,关于意见中提出的引入公募 基金、发展做市商,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分为3层,但是现在实际上只 分为2层,需要逐步完善市场的整体结构。意见中关于对主办券商的管理,同样是鼓励证券公司适应整个新 三板发展的需要,因为证券公司面对新三板的发展
3、其实没准备好,无 论是投行、测试还是投研,都是疲于应付,而此次意见中也提到培育 全产业链条的服务模式。目前,新三板公司超4200家,今年底估计会达5000家,明年会 达到10000家。可以说,新三板的地位并不全是由文件规定的,当新 三板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时,它就一定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平 台。而有关35人的项目,实际上是给转板提供了机会。新三板的融资规模其实是逐渐上升的,所以面对很多质疑,不妨 对新三板的发展多一点耐心。转板其实有2种玩法,一种是创业板来 接纳新三板挂牌公司,这就需要修法,速度会比较慢。另一种是落地 比较快的方式是分散股权,来达到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实现转板。我 们觉得这种情
4、况对于整个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进一步激 活新三板市场。新三板未来的目标可能是分3层,现在先分2层。分层是一个动 态的,随着它规模的增加,随着企业盈利水平、治理结构的变化,分 层也应该是动态。而目前的分层标准,实际上是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 如标准一是针对于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标准二是高薪技术企业;标 准三是考虑估值和流动性的问题。创建四维估值体系模型关于投资者门槛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议颇多。目前实际上采取的 是不降低门槛的做法,因此有很多人觉得不公平,这可能给中小投资 者渺茫的投资机会。但是,新三板既然是市场化的起点,那么它的投 资结构从市场结构塑造这个角度来讲可能机构化。股市有一种投资机
5、 构叫散户化。如果能借助制度上的设计规避一些弊端,以机构投资者 为主,这也是坚持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同时,我觉得对中小投资 者也是一种保护。流动性与不降低投资者门槛没有关系。交易制度的确立只是锦上 添花,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本身。企业本身有投资价值,引入公募 基金,扩大做市之后,流动性自然就活跃了。同时我认为,既然新三 板挂牌的门槛比主板、创业板低,那我们就不能对它当下的流动性给 予过高的期待。目前,由于流动性、估值体系问题,大家都比较担心,我总结了 这几方面的特征。第一个是有价无市,很多僵尸股,所以现在出现了 难买难卖双重困境。目前,大概有超一半的挂牌企业的股票自挂牌日 起尚未成交一笔,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清友 三板 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