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至今,学术界占主流派的看法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个独 立的学科。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以货币计 量的企业整体的历史和结果信息,它是由财务会计提供的;而企业内 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以货币或非货币单位 计量的企业分支机构或企业整体的未来信息,它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 如果我们从财务会计的一般发展进程看,这种结论存在明显的缺陷, 管理会计并不是独立于财务会计的学科,它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 和拓展,理由如下:(一)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历史信息,而且也关注未来 信息。这种关注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
2、。1.在工业化社会的早中期, 市场需求相对单一、稳定和规模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 征较少。相应,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十分关注企业历史和现实 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对未来市场的变动及其对企业的影响重视不够。 2.投资主要采取直接投资形式,企业的所有者相对稳定,一般不存在 现实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的对立。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自然是现实 的投资人,他们的信息需要主要是企业的历史和现在信息。3.所有者 或投资人一般只从企业分得投资利润,这就要求经营者报告其经营业 绩,对投资者分配利润。以此为基础,现行财务会计的报告模式是为报 主体以及规划和控制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物的作用;2.必须考虑预
3、测和决策对象中以及规划和控制对象中人的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物的 作用;3.以这两点为基础研究预测和决策与规划和控制的组织过程。(二)过程与结果的结合。管理会计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两个基本 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结果的确认与计算,并通过模型的方式实现,第二 阶段强调过程的控制,并通过行为程序的方式实现。这种变迁与管理 会计的研究方法的采用密切相关,早期的管理会计研究一般采用规范 研究以及以模拟模型来检验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这些都强调预测和 决策的结果以及规划与控制应达成的目标。现在,管理会计越来越多 地采用实地研究设计,强调过程对结果的根本作用。在管理会计研究 中,美国管理会计注重模型及其结果的研究,日本管
4、理会计注重实现 结果的过程研究。前者研究的结果大多是最优控制模型的产生,缺乏 一定的操作性,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目标性;后者研究的结果大多 是一个管理控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前瞻性和目标性显得模 糊。可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可以既目标明确,又能确保目标实 现。目前管理会计中的弹性制造系统、适时系统、全面质量控制、作 业成本会计等,意味着管理会计正朝着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的方向 发展。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必须做到:1.管理会计中的最优模型所 得出的最优解不能仅仅是理论最优解,必须与模型中未考虑的环境因 素结合起来,转化为可实现最优解;2.为了确保最优解的实现,必须建 立一个会计与业务
5、的控制过程,并强调对不确定因素的控制;3.在控 制过程中必须将规范与弹性结合起来,考虑人在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三)取数分析与结果计算的结合。传统管理会计把模型运用和结 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与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 以致误入照搬照套的歧途。应该说,比之于结果计算,取数分析过程更 为重要,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 算结果的正确性,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 可运用性。实现取数分析与结果计算的结合,在管理会计中必须做到: 1.进行模型的理论使用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存在的比较分析,从而确 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2.应确定取
6、数的一般过程及 其分析要求;3.应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4.任何取得 数据都必须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 险因素;5.对模型中运用的计算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 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 整取数的大小。总之,本文的意义在于:1.不能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或等 同起来,应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并使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 进一步延伸和拓展;2.要通过研究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经营管 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需要,进而确定管理会计应提供信息的内容;3.应 通过管理会计发展规律以及存在缺陷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体
7、系。告和解脱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分配企业利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财务会计必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与此不同,在工业化社会的晚期,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 会(或金融化社会)后,市场需求具有小批量、多品类、易变化的特点; 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市场日趋活跃和变化不定,投资风险大为增 加。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必然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买卖,从而形 成了金融市场上现实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的对立;金融市场间接投资 的出现,也使得投资者谋求获得资本利得,这使现实的投资者和潜在 的投资者都在“博未来”,究竟鹿死谁手,取决于两者掌握的发行证 券企业的未来信息;金融工具的出
8、现与不断创新,使得企业的金融资 产数量不断增加,金融资产价值在市场变动中会远离其历史购买价, 这意味着必须用公允价值来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企业仅 仅提供以考核经营者业绩和分配投资者利润为目的历史会计信息是 不够的,还必须提供有关未来的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可以用三种方式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 供未来信息:一是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加入以公允 市价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二是以按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告为基础, 编制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变动的衍生性报告,如主要 产品销售明细表是损益表的衍生报表,它能一定程度揭示盈利的稳定 性和长期性;三是以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期为依据编制
9、预计资产负债表 和预计损益表,相应形成一套与两表揭示的要素相关的确认和计量方 法,它显然与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存在差别。(二)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整体信息,而且也关注 企业的分部信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所提供的信息反映主体的整体 性和反映时间的整体性(分期性),即以整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信息 作为揭示对象,这符合工业化社会早中期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入工 业化社会后期至今,一方面市场变幻莫测,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 致使投资者十分关注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间接的金融工具投资,使投 资者不必将投资长期固定在一个投资方向上。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机 会与投资风险并存,一个企业的整体信息表明
10、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甚佳,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潜在的风险或危机;一个企业的整体 信息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欠佳,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投资 的机会。风险和机会的前兆通常存在于分部信息之中。所以,提供分 部信息是投资者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可能的机会的基本依据之一。 同时,由于投资者的投资表现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就要求提供信息 的时间将不再按照会计分期的原则进行,不仅提供信息是经常的,而 且提供信息的期间是不固定的。在历史成本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分部信息是 较为容易的事情,一是通过各会计要素按部门设置明细帐户就可以获 得各部门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的分部信息;二是通过各会计要素
11、按 不同业务设置明细帐户就可以获得各种业务的业绩的分部信息;三是 通过会计分期的缩短和灵活划期就可以获得各种会计期间和各会计 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三)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经营结果的信息,而且 为了控制的目的也关注企业经营过程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是 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特征的,它是一种结果信息。这意 味着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而对经营活动过程不太关 心。这也与工业化社会早中期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时市场稳定、生产 经营稳定,相应投资报酬稳定。同时投资多采用直接投资,甚或投资者 直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使投资者能直接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控制。 这样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 几个 基本理论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