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穷人》(第二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第14课《穷人》(第二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穷人》(第二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4穷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2 .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学习重难点1 .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2 .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学情分析学生有可能只满足于肤浅的生活认识而不愿意潜心读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的形式勾画批注,交流对人物的感受,体会运用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桑娜和 渔夫的美好品质。教学辅助PPT
2、、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1 .听写词语:汹涌澎湃、风暴、狂风怒吼、温暖舒适、波涛轰鸣、心惊肉跳。2 .回顾: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说营造的环境,并谈谈通过这样的环境,体会桑娜一家生活的艰难, 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桑娜。3 .回顾故事情节和心理活动:小屋补帆、盼复归来一一探望邻居、抱回孤儿一一渔夫归来、主动收养(着急)(忐忑不安)(非这样做不可)4 .过渡:这篇小说还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桑娜 和渔夫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任务二品读心理,感受人物形象1 .创设情境:桑娜的内心,牵挂着海浪中的丈夫,系着熟睡中的
3、孩子,还系着邻居西蒙。她去探望生 病的西蒙,却发现西蒙已经去世了。她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 非这样做不可。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呢?2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811自然段,勾画出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板书:心 理描写)3 .全班交流。(1)思考: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内心又有哪些感受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 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交
4、流: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桑娜怎样的内心世界?【预设】:从“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桑娜内心的矛盾。从“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桑娜的坚 定。4 .引导探究:桑娜为什么会矛盾,又为什么会坚定呢?我们还是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预设】:体会桑娜的矛盾。a.矛盾原因之一贫穷。引导发现:文章当中没有一个字写“穷”,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确实很穷呢?学生交流文中描写“穷”的句子,感受穷人生活的艰辛、不易。b.矛盾原因之二一一两个孩子太小,不能同死人待在一起,她又害怕自己的丈夫不会同意,因为自
5、己 已经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两个,无异于雪上加霜。c.矛盾原因之三一一桑娜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她担心丈夫会为此不顾惜身体,从早到晚出去打鱼。【预设】:体会桑娜的坚定。a.提问:既然桑娜的家那么穷,孩子又很多,丈夫每天都很辛苦,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桑娜坚定去收养 这两个孩子呢?b.学生交流。c.小结:通过这些心理描写,我们知道了这位母亲就是如此的善良、高尚、无私、伟大,宁可自己受 苦,也要帮助别人。这说明心理描写可以直击人物内心。5 .指导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心理活动,读出桑娜的矛盾,读出桑娜的坚定。学习任务三品读对话,走进人物内心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等着丈夫回家,渔夫回来之后,
6、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同伴分 角色读第1227自然段,体会他们的内心想法。画出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2 .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分男女读)(1) “这样做”是指什么? “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2)你觉得桑娜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 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要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又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品质。)3 .课件出示:桑娜脸色苍白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指导朗读,抓住“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等词语来理解这段话的大意。(2)师: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此时桑娜的内心活动。
7、(学生自由交流)4 .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 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 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展示了桑娜先人后己的 善良品质。学习任务四品读语句,走进渔夫1 .引导交流:桑娜是善良的,渔夫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预设】:渔夫的态度变化是“严肃担忧一愿意把孩子抱回来一担心桑娜不愿意”。2 .抓关键句子,揣摩人物形象。(课件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穷人 第14课穷人第二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14 第二 课时 单元 教学 设计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