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docx
《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习目标1 .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2 .知道沉淀的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的本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难点)学习过程基础初探1 .沉淀溶解平衡:在确定温度下,当 速率和 速率相等时所达到的平衡状态。2 .溶度积含义描述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溶度积,符号 为。(2)表示方法:对M= 一mM+ + A厂来说Ksp =o(3)影响因素Kp与难溶电解质的 和 有关,与浓度无关,与沉淀量无关。(4)意义溶度积(K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 实力。对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Agl)而言,/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
2、在水中的溶解实力越 o思索探究已知 25 时,CaCCh 的存在溶解平衡式:CaCO3(s) =Ca2+(aq)+COf(aq), sp=5.0xl09 o问题思索:写出CaCCh的溶度积Ksp的数学表达式,并计算25 的CaCCh的溶解度。(2)25 ,含有CaCO3(s)的CaCCh溶液中,加热,CaCCh的溶解度和Kp有什么变更?为什么?(3)25 时,CaCCh分别加入水、Na2co3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两溶液中Ca2+ 度、CaCCh的溶解度和Kp有什么不同?促使CaCCh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进行的方法有哪些?认知升华1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
3、质本身的性质。但变更外界条件(如浓度、温 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已知溶解平衡:Mg(0H)2(s)Mg2+(aq) + 20H-(aq), 请分析当变更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条件变更移动方向c(Mg2+)c(OH-)加水升温力口 MgCl2(s)加盐酸力口 NaOH(s)归纳总结外界条件变更对溶解平衡的影响温度上升,多数溶解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 方向移动。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4)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溶解所得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溶解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2 .溶度积Kp与离子积2的关系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
4、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累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推断难溶 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2%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3)QcK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3 . &p的理解(l)Ksp只与 和 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它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2)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Kp数值越,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力越 o若不相同,则不能用溶度积干脆比较物质的溶解性,须要转化为溶解度(或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来比较大小。学习小结T影响平
5、衡移动因素沉淀溶解平衡I一, T溶度积常数7课后反思随堂练习1.将氨水滴加到盛有AgQ的试管中直至AgQ完全溶解,对上述过程的有关说明或叙述正 确的是()A.所得溶液中 c(Ag+)c(Cr)Ksp(Ag。)B.上述试验说明C与NH;间有很强的结合力C.所得溶液中形成了难电离的物质D.上述过程中NH3F2O的电离常数增大2 . 25 。时,在含有大量Pbb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L(s)=Pb2+(aq) + 2(aq),加 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Pb2+和1一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p增大C.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D.溶液中Pb2+浓度减小3 .把氢氧化钙放入蒸谓水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 3.4 沉淀 溶解 平衡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