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文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文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文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1 .按要求填空。携来百侣曾游,O (沁园春长沙)表现李白鄙视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心念旧恩。(短歌行)(4),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答案】.忆往昔峥噪岁月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阔谈.虎鼓瑟兮鸾回车.艰难苦恨繁霜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峥噪、稠、契、瑟、鸾、鬓。2 .按要求选择(1)小李学习不努力,父亲想用一句名言激励他,下列适合作为励志语的一项是()A.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
2、于思毁于随。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2)下列表达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A.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茶园葱绿,小河流水。B.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C.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D.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答案】(1) B(2) C【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表达诗人刻苦钻研和为了革命的豪情壮志。不符合语境。B.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符合小李不努力的语境。C.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
3、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不符合语境。D.是说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不符合语境。15 .当即下令拘拿四位巫师到府,并派遣了二十名健壮的士卒,让他们饮酒后去砸碎那些塑像,把供器分送 给其他寺庙。16 .蚩蚩之民/意张且贻奇谴/然民病益疹/习俗稍革17 .表面原因:瘟司神形象轻慢,不合尊卑礼仪。深层原因:破除百姓迷信心里,使百姓不受巫术困扰,即时服药才能除病以消除瘟疫。【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1)知:管理、担任知州。句意:张子智任常州知州。(2)杖:杖责。句意:杖责诸位巫师并驱逐出境。【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
4、的能力。于义安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义在安”。句意:礼仪表现在哪里。A.无特殊句式。句意:全都埋在了地下。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句意:所以赶不上我。C省略句,应为“问(其)为何神”。句意:询问这是什么神。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村中好事少年”。句意:村中好事的少年。故选B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拘”,拘拿;“使往击诸像”,省略句;“以”,把;“刹”,寺庙。【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无知的民众,认为张子智这样做将会遭来奇祸,然而老百姓的瘟疫情况却逐渐好转,拜瘟神的风气 才稍微得到扭转。“蚩蚩之民”是无知的百姓,结构
5、完整,后要断开;“然民病益痛”的“然”表示转折,另起一事,前面要断开;“习俗稍革”的主语是“习俗”,前文的主语是“民病”,应在“习俗”前断开。【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依据“人神一也,贵贱高卑,当有礼度。今既以太岁为尊,冠冕正坐,而侍其侧者顾失礼如此,于义安 在? ”可知表面原因是:瘟司神形象轻慢,不合尊卑礼仪。依据“庆元乙卯春夏间,疫气大作,民病者十室而九。张多治善药,分诸坊曲散给,而求者绝少,颇以为 疑。询于郡士,皆云:此邦东岳行宫后有一殿,士人奉祀瘟神。四巫执其柄,凡有疾者,必使来致 祷,戒令不得服药,故虽府中给施,而不敢请”可知深层原因是:破除百姓迷信心里,使百姓不
6、受巫术 困扰,同时告诉百姓即时服药才能除病以消除瘟疫。参考译文:张子智任常州知州,庆元乙卯年(1195)春夏之交,常州府瘟疫横行,百姓中十家就有九家染病。张 子智本就善长制药,他将药物分发供应到各坊,但去拿药的人却很少,张子智感到十分疑惑。询问郡中士 人,都说:“此地东岳行宫后面有一大殿,供奉祭祀瘟神,有四个巫师掌管。凡患病者,都会让他们去那 里祷告,并告诫民众不许服药,故而官府分发药物而无人敢领。”听罢,张子智的内心极不平静。一日,他前往东岳庙拜谒,看到庙中十分安静,杳火寥寥。张子智询问瘟神庙在何处,跟从的小吏 说,一定要对瘟神十分恭敬,令人焚香祝祷才行。张子智命将瘟神庙的香火悉数撤去。当时
7、祈祷和还愿的 老弱妇女堵塞道路,看到知州大人前来,争相环绕观看。张子智指着其中头戴冕帽的塑像问这是何神,巫 师回答说:“是太岁灵君。”张子智又指着两边的数座神像询问是什么神,这些神像或举脚,或怒视,或 叉开手指,众人回答说:是掌管瘟疫的神。张子智说:“神界与人间相同,贵贱高卑,应当有礼仪法度。 但现在这里居中的太岁灵君戴帽端坐,而侍立旁边的神却这样失礼,礼仪何在? ”当即下令拘拿四位巫师 到府,并派遣了二十名健壮的士卒,让他们饮酒后去砸碎那些塑像,把供器分送给其他寺庙。当时荐福寺 被焚后没有佛殿,因此就拆了瘟神庙,将材料送给僧人,建造佛殿。将原来瘟神殿的所在地清理干净,杖 责诸位巫师并驱逐出境
8、。无知的民众,认为张子智这样做会遭来奇祸,然而老百姓的瘟疫情况却逐渐好 转,拜瘟神的风气才稍微得到扭转。张子智的任期还没结束,朝廷下令让他担任吏部郎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病梅馆记龚自珍(1)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 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 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悔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 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 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
9、祸之烈至此哉!(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 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3)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注:龚自珍: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 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 20年左右的官。由于他不满官场中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在他 48岁时,就毅然辞官回老家。18.依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点出三个著名的产梅胜地,引出论述对象,并以此作为一个引子,
10、由“梅”引出“病梅”。B. “正” “直”在文中喻正直的人才,“旁条”喻奸佞之人,而“文人画士”则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C.斫直、删密、锄正,是天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D. “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江浙之梅皆病”,这也正是作者在己亥杂诗 中所揭示的“万马齐喑究可哀”。19 .简析第(1)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0 .第(2)段中,“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看似多余,其实不可删,请简述理 由。【答案】18.B 19.总结上文,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意思对即可) 20.不能删除,“甘受诟厉,
11、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疗梅的举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 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渴望。(意思对即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 “而文人画士则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说法错误,结合“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可 知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指的是“鬻梅者”,那些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的人,不是 文人画士。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一 “未可
12、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 “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同时也为下文“既泣之三日,乃 誓疗之”蓄足了情势。【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甘受诟 厉”,即使受到辱骂也心甘情愿,表明作者疗梅的决心,“辟病梅之馆”是作者真正付诸行动,作
13、者托物 喻人,借梅议政,梅花受到严重摧残为例,影射满清王朝施行严酷的思想禁锢,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作 者疗梅的举动和决心表达了对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种正视现实,渴望冲破黑暗时代、渴望 解放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战斗情绪。参考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 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 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 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
14、密的枝 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悔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 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 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 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 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 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
15、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 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 梅馆来贮存它们。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 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三、写作21.完成作文。每一天的生活似乎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又周而复始,所以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成 长。但我们又都会在某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或者已经长大,只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次经 历 请以“感悟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700字;(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
16、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在平常的生活中,虽然我们在成长,但我们意识不到。所谓“成 长”包括身体的成长,但更多地应是指心理的成长。第二个层次写往往因为某件事、某次经历我们突然意 识到自己成长了起来。这件事或这次经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整则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每天都在长大,只是在量变阶段,成长 得平和、缓慢,我们感受不到。而总有一些重要时刻,某些典型事件对我们的心智形成强烈冲击,让我们 开始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存在,意识到自己要负的责任, 进而,我们要开
17、始尝试着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时候,我们的成长实现了一个质变的飞跃,也就是在这一 个关口,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或者已经长大。要求写“感悟成长”,实际上是要求写怎样从某件事或某次经历中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因此,写作本文 时,应该选择成长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这个事件对自己的成长来说,具有质变性质。叙述事件时,应以记 叙为主,抓住主线,围绕着“成长”这一话题,有条理、有波澜地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在叙事的 关键节点,要抓住典型细节进行传神地描写,写他人的言行举止,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来表现事件给“我”带来的冲击。当然,还可以适时地把议论、抒情点缀进去,来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悟,深化主题,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
18、用。立意:1 .爸爸生病时,让我感悟到成长意味着要担负责任。2 .坐独腿人蹬的人力三轮车的经历,让我感悟到成长意味着要有独立人格。3 .在国外被尊重的经历,让我感悟到成长意味着认识到要有集体意识。4 .帮助一位失忆老人回家,让我感悟到成长意味着要学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群山环抱,白云缭绕”属于远景,“小河流水,茶园葱绿”属于近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除B; 然后根据自下而上逻辑顺序可知,应当先看到山,再看到山上的白云,排除D;再按照先山后水的顺序,后句应该先写河水,再写茶园。排除A。故选C。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乡下人在城里
19、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 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 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 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哗了一口: “笨蛋!” 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 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 朋友,虽则没有蜂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 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
20、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 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 了。“愚”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日“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 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 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 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 能力都不及人呢?说
21、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 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夺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 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 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蟋,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 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做似乎又没有了着 落。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这样看来,乡村工作 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建中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