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变变 态态 心心 理理 学学与与健健 康康 心心 理理 学学国 家 心 理 咨 询 师 资 格 考 试1学科关系图12024/4/10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人人 格格=+婴儿婴儿幼儿幼儿老年老年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时间时间知、情、意、行知、情、意、行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正常正常异常异常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量化量化心心理理测测量量学学咨咨询询心心理理学学改善改善2学科关系图2024/4/10 心理咨询:解决问题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目标(方案)目标(方案)会谈(技术疗法)会谈(技术疗法)评估
2、评估心理诊断:发现、确定问题心理诊断:发现、确定问题初诊接待、资料收集、初步诊断初诊接待、资料收集、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原因分析鉴别诊断、原因分析建立咨询关系建立咨询关系评估症状存在性及严重程度评估咨询效果心理测验:工具心理测验:工具3复习建议复习建议对照基础心理学复习变态心理学,掌握个体的异常心理过程与异常人格特征;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和心理诊断技能对照复习。诊断技能侧重工作程序,变态与健康心理学侧重症状学方面的诊断标准本版块为历年心理咨询师鉴定考试的重点内容,旨在学会“如何做”的基础上,解决“做不做”这一原则性问题;注意通过现实生活以及教材中对典型案例和特异心理、行为的具体描述增加感性认识。侧重
3、理解。4本课程在鉴定考试中所占比重本课程在鉴定考试中所占比重科目理论知识部分 操作技能部分变态心理学1010分(分(6 6单选单选4 4多选)多选)案例选择案例选择1515题题(1212分)分)5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n变态心理学概述n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n常见精神障碍n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n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n健康心理学n压力与健康6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n人的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q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78n如何正确理解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q正常和异常是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个体形成群体n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以国际公认的调查工具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001至2005年4年调查期间,中国
4、有17.5%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个月的一种或多种精神疾病(2009.06)。q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n有异常心理活动的个体并不是心理活动完全异常n异常部分经过系统治疗可以改善或完全被矫正q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8精神障碍的概念n精神障碍:用来描述心理异常,区别于精神病,“精神病”一词已经放弃使用。n精神病性: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行迟滞;紧张症性行为。n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称为精神病性问题。9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n变态心理学的定义q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
5、学科1011n变态心理学的对象q变态心理的定义q变态心理的发生q变态心理的种类q变态心理各种类的基本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形式 q变态心理对人的影响: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 n与精神病学的对比q研究对象相同q变态心理学侧重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精神病学侧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及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11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n早期关注西方变态心理学发端于公元前400年q生物模型的创立n天才的推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q体液说,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导致人“疯狂”q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现代心理学判断的雏形12q超自然模型的流行(宗教统治):5-16
6、世纪n宗教与极端神秘主义占优势n心理障碍者的古怪行为是魔鬼附身n治疗的方法是驱魔、宗教仪式等1314q自然科学的出现,使心理的异常现象与大脑功能联系起来:17世纪中叶n布罗卡(1861)发现失语症n帕斯德的“细菌理论”n变态心理学融在精神病学中n用唯物的思想对待心理异常n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始于20世纪)q心理模型的发展n精神分析n行为主义n人本主义14q精神分析生物本能可以是人类心理的动力之一n两个基本命题q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q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n五个推断q力必多心理活动的动力是生物本能q性心理发展在力必多驱动下经历三个阶段(幼年)q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7、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q本我-快乐;自我-现实;超我-道德q三我冲突产生焦虑;自我防止焦虑的能力是防御机制15q 精神分析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q“固着”。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发展受挫会造成“固着”和“退化”q焦虑。自我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q压抑。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以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出现神经症、心理障碍1617q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n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性特征上的区别n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p291)n神经衰弱与癔病:前者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后者是抑制
8、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n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及其它学习理论不断涌现。当今,行为主义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17n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n潜能:“你无需你无需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籽长成橡树,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籽长成橡树,但是只要给橡籽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让它长成但是只要给橡籽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让它长成一颗橡树一颗橡树。”n潜能的性质和特点趋向完美n心理异常的原因q潜能趋向完美的特征受到阻碍q自我无法实现n马斯洛 存在焦虑:存在与责任的冲突18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n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P293q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q保障人正常
9、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q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n异常心理: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19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标准化区分(四类判别标准)n医学标准:以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为根据n统计学标准:偏离正常平均值n内省经验标准:病人或观察者的内省体验n社会适应标准:行事背离社会准则20心理学的区分原则n统一(同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幻觉、妄想、自知力)。有无“自知力”是精神科在临床上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n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的统一)n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21第三
10、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特性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意向)/行为过程动力:需要、动机能力人格:气质与性格22第一单元: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错觉幻觉分类见后页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等感知障碍知觉障碍感觉障碍 23n幻觉分类n按感觉器官不同: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n按体验的来源: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n按产生条件:功能性幻觉(同一感受器官)思维鸣响(思维化声、思维回响)心因性幻觉24疑难解析 耳鸣耳鸣VS真性幻听真性幻听VS假性幻听假性幻听 耳鸣耳鸣:一般来说声音比较单调,而且是非言语性质的。真性幻听真性幻听:多为言语
11、性幻听,也就是说其内容多为言语性质,就像平常人说话一样,有节奏、语音、语调等的变化,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假性幻听假性幻听:和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所谓“听”到的声音是直接在脑内呈现的,不是通过听觉器官听到的。25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适Vs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适:属于感觉障碍,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挤压牵拉感。多见于各类神经症、抑郁状态、精神分裂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特点】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甚至多变;常常局限于单一的感觉通道,如牵拉感、蚁爬感是由压力感受器感觉到的;症状并不荒谬,躯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故不易与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症状
12、区分。内脏幻觉:内脏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压缩、心脏穿孔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发作。【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怪异,缺乏相应的躯体表现。比如肠扭转,真正的肠扭转病人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肝破裂的病人是失血性休克等,患者不可能说“我觉得我的肝破了,肠子扭到一起了”。内脏幻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 我的肝腐烂了我一定有肝病(依据是我的肝腐烂,其实没腐烂,但患者坚信不疑)26q疑病妄想疑病妄想常常是继发于内脏性幻觉的,就是说先有内脏性幻觉-我的肝腐烂了,再有疑病-我的肝有病,
13、并对此坚信不疑。q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是知觉,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疑病妄想是思维,是对主观体验作出的主观判断。疑病妄想疑病妄想vs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27二、思维障碍二、思维障碍28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n妄想妄想 按内容分类:按内容分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包括虚无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按起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按起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n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n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超价观念并不一定就是错误观念,只是某些观念
14、带有明显的错误与荒谬的色彩,比如某些人还坚信地球是方的而不圆的,错误荒谬的超价观念是思维内容障碍之一,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29n超价观念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患者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如当别人在宿舍丢了东西,因某人在这之前回过宿舍,于是他觉得别人在议论他,对他投以怀疑的目光,逐步发展到认为所有的人都在注意他、议论他,就是一例。n无论错误或正确的超价观念的特征就在于执着,或说是原则性过强、过于顽固等等,别人不能说服。包括人们具有的某些坚定的宗教观念
15、、原教旨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道德坚守者、科学观念的坚持者、过于好面子的人等等。30疑难解析疑难解析n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Vs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主要表现在速度、量,以及逻辑的异常 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内容的荒诞(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打个比方:就像写命题作文,一类人写得要么字数太少,要么字数太多,要么前言不搭后语,错误连篇(形式障碍);另一类人写的条理相对清楚,就是内容荒诞(内容障碍)31超价观念超价观念Vs妄想妄想n妄想总是个人独特的信念;凡是两个或更多的人共有的信念,即具有社会可接受性(social accept
16、ability),或约定的真实性(consensual validity)的信念都不是妄想而只可能是超价观念。摘自许又新著精神症状的分析 如女粉丝苦追13年终见刘德华、老父跳海自杀 32疑病观念疑病观念Vs疑病妄想疑病妄想n疑病观念疑病观念是超价观念,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患者坚信不疑的错误观念。n疑病妄想疑病妄想是内容荒谬的,患者坚信不疑的思维 二者在表现上都是患者坚信不疑,但区别就在于:前者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或解释。后者是没有现实基础,是荒谬的,无法解释或理解。所以前者见于神经症,后者见于精神分裂症。33辨析:不容易区分的概念n强迫q有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q例
17、如每天洗手100次,总觉得洗不干净,明知道没必要,还是忍不住不停的洗手n强制性思维 vs 强迫观念q相同点:都是求助者不能自控的思维。q不同点:n强制性思维又叫思维云集,量大而杂,混乱,内容一般不重复。n强迫观念具体,一般在同一时刻只有一种,反复出现。34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注意障碍:注意障碍: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临床常见:1、注意减弱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2、注意狭窄注意范围显著减小,主动注意减弱。(意识障碍时、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智能障碍等)记忆障碍: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2、记忆减退;3、遗忘(
18、包括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4、错构;5、虚构等。苛萨可夫综合症智能障碍: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2、痴呆。35四、自知力障碍 判断自知力的要点:判断自知力的要点:1)患者承认患有精神病;2)能列出所患精神病的主要表现,并能正确分析批判;3)能正确认知自身患病前后主要变化;4)能正确认知自身患病时与其他正常人的区别;全面符合以上要点,自知力完整;部分恢复,自知力部分存在(部分缺失);完全恢复,自知力缺失。36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n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包括惊恐发作)、恐怖。情感低落、焦虑(包括惊恐发作)、恐
19、怖。n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丧失鲜明情感反应)、情感淡漠(丧失基本(丧失鲜明情感反应)、情感淡漠(丧失基本情感反应)、情感倒错(丧失内在协调性)。情感反应)、情感倒错(丧失内在协调性)。n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林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林妹妹样)、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妹妹样)、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37辨析:不容易区分的概念n焦虑 vs 恐惧q恐惧有对象,焦虑没有固定对象。q恐惧指向当前,焦虑指向未来。q“考试焦虑”,是对将要来到的考试的焦虑。n情感淡漠 vs 情感迟钝q情感迟钝是量的减少,表现为一
20、些高级的、精细的情感逐渐受损。q情感淡漠是对什么都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38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增强一、意志增强二、意志缺乏(多见于精分)二、意志缺乏(多见于精分)三、意志减退(多见于抑郁)三、意志减退(多见于抑郁)四、精神运动性兴奋四、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五、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包括木僵、违拗违拗、蜡样、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39求助者的症状有哪些?n一般资料:某女,一般资料
21、:某女,25岁,中专毕业,服务员,目前已病休在家。岁,中专毕业,服务员,目前已病休在家。n案例介绍:两年前在某餐厅打工的休息时候经常听到男顾客的呼案例介绍:两年前在某餐厅打工的休息时候经常听到男顾客的呼叫声。刚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发展到几个人。开始认为是自己多疑、叫声。刚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发展到几个人。开始认为是自己多疑、后来逐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每当有男顾客叫其拿这拿那都会找后来逐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每当有男顾客叫其拿这拿那都会找其他同事。后来病休在家。在家里休息时经常说某男顾客喜欢自其他同事。后来病休在家。在家里休息时经常说某男顾客喜欢自己,并且自己的家的周围安上了监控器。近一年来经常听到邻居己
22、,并且自己的家的周围安上了监控器。近一年来经常听到邻居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说自己是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说自己是“水性杨花水性杨花”的女人。向家人说有的女人。向家人说有人使用了一种机器,给家人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好像被别人所知道人使用了一种机器,给家人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好像被别人所知道了。家人发现求助者半年来时常自言自语,一会高兴一会生气,了。家人发现求助者半年来时常自言自语,一会高兴一会生气,对家人的感情也变淡了,谁都不信任,越来越不愿意和家人在一对家人的感情也变淡了,谁都不信任,越来越不愿意和家人在一起,外出也很少,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说话,被询问时则回起,外出也很少,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说话,被
23、询问时则回答:答:“没什么要想的,也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要想的,也没什么可说的。”自己在家把门窗都封自己在家把门窗都封死,到垃圾桶里捡别人吃剩的东西吃,衣服也不换洗,也不洗脸死,到垃圾桶里捡别人吃剩的东西吃,衣服也不换洗,也不洗脸刷牙。家人为了帮助她,以检查她的想法是否真的被别人知道了刷牙。家人为了帮助她,以检查她的想法是否真的被别人知道了为由,带她到医院。但是求助者说自己没病,希望来心理咨询。为由,带她到医院。但是求助者说自己没病,希望来心理咨询。40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3 心境障碍4 神经症、应激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心理咨询 培训 变态心理学 健康 心理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