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 PPT课件.ppt
《四季养生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养生 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医养生概论之一中医养生概论之一n健康促进会发言稿 前言前言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上,中医药不仅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也确保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少有的源远流长。即使在现代医学主导的今天,中医药以其医学与文化一体,以及简、便、验、廉、治未病等特色优势,依然护佑着中国人民的健康,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n为答谢广大父老街房,阿叔,阿伯,阿姨,本地区各卫生站的朋友们的支持与厚爱,为回报社会,为了人类健康事业,身体健康是你们的心愿,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受我们院长的委托,在这里相互交流。总述总述n2009年2月,国家卫生部公布调查报告,2008
2、年中国人慢性病患病率为20%,也就是中国的慢性病人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而这个还只不过是有医生明确诊断的病例!如果加上大量没有确诊的病例和亚健康的人群,数量将达到多少?n调查结果还显示,有医生明确诊断的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人数由1993年的0.37亿增加到1.14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由1400万增加到7300万、脑血管病由500万增加到1300万);而糖尿病病例数从200万增加到1400万。总述总述n同时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中心的报告,我国仍然有1亿人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仍然是中国人的第一大疾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每年约有30万50万乙肝
3、患者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n所以:中国人仍然是东亚病夫!,为什么?n为什么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院不断繁荣昌盛,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补品不断掀起高潮;可是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反而不断下降?总述总述n为什么一个个名人死于癌症,死于脑溢血,死于心脏病?为什么一个个百姓恶疾频生,因病致穷,人财两空?为什么乙肝是不治之症?为什么高血压是不治之症?为什么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为什么这些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n为什么癌症是不治之症?为什么一个个病人手术、放疗、化疗、射频、冷冻、伽玛刀,可是还是走上了不归路?这是因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引起各种疾病。第一讲:身体健康第一讲:身体健康n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4、要想长时期地保持这笔财富,并不难,只要注意健康问题、掌握健康知识,就能得到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n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上工治未病;防病重于治病的道理,人人均懂得,但是具体化实施,并非人人乐于接受和参与;近数十年来,实践证明,预防疾病,是保持健康的唯一准则;从预防麻疹、天花、流脑、乙脑等等,其效果是有目其睹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n我们己经知道,现代人所患疾病中,由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所以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劳逸结合,戒掉不良习惯,节食肥甘,调整心理状态等,均能起到预防多种疾病的目的。n在市埸经济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凑的加快,市埸竞争的激烈,近年来出现一种社会文明病亚健康;亚健康
5、、可简单地理解为健康的透支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的临床症状,也称为第三状态;临床体检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患者频繁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亚健康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有关资料报道,当今世界约有: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以岁左右人群比例趋多。n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机体各器官功能紊乱;出现精神、胃肠,心血管、肌肉等几方面的症状。第二讲:养生概念第二讲:养生概念n养生又名摄生,是人类认识了与自然界的相应关系后,通过调摄精神形体,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和适应力,以达到防病却老,保持健康的目的。n强机体抗病力强机体抗病力;纵观自秦始皇以来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共有300多个皇帝,其中
6、活到70岁以上的只有16人,活到80岁以上的只有6人,其中唯独乾隆皇帝最长,活了89岁。n乾隆长寿的秘诀为:“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时时进补。”n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n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第三讲:阴阳学说第三讲:阴阳学说n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n中医十分重视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
7、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什么叫神明呢?古人云:“变化莫测谓之神”。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n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如说文所言“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后来通过不断类比和不断引申,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这时的阴阳不再特指日光的向背,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n1,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如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8、周易则把阴阳学说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周易说卦),“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2.事物阴阳属性归类事物阴阳属性归类n属性包括:空间(方位)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性状,亮度;事物运动状态n阳:上外左南天,(白天-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清,明亮;化气;上升;动,兴奋;亢进n阴:下内右北地,夜;秋冬,寒凉,湿润;重,浊,晦暗,成形,下降,静,抑制,衰退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n阴阳对立: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双方既是对立
9、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n1,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n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n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如白天与黑夜。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n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
11、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n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n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阴阳相互转化,一般
12、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n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第四讲:五行第四讲:五行n有了阴阳就与五行相关了,五行:则是金,木,水,火,土,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五种物质基础;五行有生克制化,使保持相对平衡。第五讲:中医健康观第五讲:中医健康观n1.阴阳平衡阴阳平衡: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n阴阳具有互相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季养生 PPT课件 四季 养生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