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docx





《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江花月夜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 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扬名京都。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 知章、张旭、包融,合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 中,其中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II 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 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 “孤篇盖全唐”。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修“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选自全唐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2 .文本
2、分析(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 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 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 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连”字一个“平”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太声势,使人们的视野陡然开阔; 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 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2)髓髓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 皆似戒;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译文: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
3、,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 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从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 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 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 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 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评: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 美恬静。(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 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译文: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 孤月高
4、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 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 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 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此处不落窠臼,别开生面,翻出 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 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己”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 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源于对人生的追求 与热爱。(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
5、水。译文: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承上启下。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 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 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 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第一部分写春江幽美恬静的美景。(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 明月楼?译文: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 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 相思?这四
6、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 寓情飞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 “浦” 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 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第二部分写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译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把“月”拟人化,“裴回”(即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 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7)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7、译文: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卷 不去”“拂还来”则进一步说明这情思愁绪无法排遣。(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译文: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 耀着您。她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爱人,共望月光却无法相知,只有借月遥寄相思之情。 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 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 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译文: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 中跳跃,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江花月夜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语文课 古诗文 解析 情景 默写 统编 全三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