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综合楼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2 .编制预案的指导思想和目的1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14 .应急机制组织机构及职责24 . 1应急机制小组25 .2应急机制小组责任期限45 .应急预案保障管理制度45 . 1应急预案保障管理制度46 .2应急处理预案的演习56 .各专项工程应急预案66. 1护坡桩施工应急预案61.2 基坑工程施工应急预案111.3 脚手架工程施工应急预案161.4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施工应急预案167 .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措施177.1 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177.2 传染性疾病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197.3 物资短缺事件应急流程及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7.4 节假日事故
2、应急措施207.5 防恐、防暴、交通事故应急预案207.6 恶劣天气应急措施217.7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217.8 高空坠落应急措施237.9 9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理247.10 10物体打击预防措施258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278.1 1报告278.2 现场保护298.3 现场恢复299 .附则29预防及处理措施:I、确保桩径、倾斜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II、 钢筋笼焊接时保证顺直并保证起吊垂直。IIL若桩径倾斜度不满足要求则需重新 修孔。IV、若钢筋笼焊接成折线则需纠正后重焊。V、将钢筋笼旋转一角度再下, 严禁将钢筋笼吊起一定高度后猛冲。VI、如确实无法下放,需提起钢筋笼,重新 钻孔后
3、,再下放。6. 1.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急措施(1)堵管、埋管原因分析:I、混凝土质量有问题,如和易性差、较严重的泌水、离析现 象。II、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已初凝。III、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夹 有大卵、碎石,拌合不均匀,冬季施工中有砂冻块。IV、导管埋深太大。V、导 管接缝处漏水,使腔中的水泥浆被冲,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措施:I、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组织工作,保证混凝土施工的 连续性,严格控制埋探,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6m。II、长杆冲捣,在允许范围 内反复提升导管振冲。IIL在有一定埋深导管不致拔漏情况下提升导管,加灌注 校,加大压力,重力冲开堵管舲。IV、浇注漏斗
4、上安装的附着式振动器将混凝土 振下去。V、堵管部位离导管顶部较近时,可拆卸导管,更换导管。VI、尽量提 升导管,减少导管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皿、埋管开始时,可用导链滑车、 千斤顶试拔。如果仍拔不出,当孔径较大时,已浇的表层混凝土尚未初凝,可以 采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处理,否则只能补桩、接桩。(2)导管破裂、进水原因分析:I、导管使用年限太长,管壁磨损严重。II、混凝土浇筑时间 太长或混凝土质量有问题造成堵管后激振,振破导管。IIL导管接头处漏放橡胶 垫圈或垫圈挤出、损坏、假焊、焊缝漏水。IV、导管埋深太小。预防及处理措施:I、保证混凝土的首灌量,确保首批混凝土能将导管埋 住,定期地通过,水密
5、试验检查导管的密封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II、浇注过 程中,认真测量导管埋深,杜绝测深错误(定期用50m钢尺校核测绳上的标志, 当误差较大时,及时更新测绳)。IIL当混凝土量较少时,可以将孔内散落的混 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气举升液除渣法清除)吸出,然后继续灌注;当混凝 土量较大时,拔出导管并拔出钢筋后重新清孔;当钢筋笼无法整体拔起时,则需 将主筋逐根拔起后重新清孔、浇筑混凝土。此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基本形成 断桩,所以施工过程中应严禁出现。(3)混凝土串孔原因分析:相邻已成孔的两桩,在一桩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该桩的薄 弱层(如淤泥)挤向另一桩。预防及处理措施:I、邻桩还未下钢筋笼可重
6、新清孔。II、邻桩已下钢筋 笼的情况,若混凝土挤入量不多将钢筋笼拔起或主筋逐根拔出后重新清孔,若钢 筋笼或钢盘无法拔出则需回填后重新成孔。(4)桩身有夹渣、夹泥、蜂窝原因分析:浮浆卷入混凝土预防及处理措施:I、浇注过程中,须不断测定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根 据混凝土供应情况来确定拆卸导管的时间、长度,以免发生桩身夹渣、夹泥、蜂 窝事故。II、使混凝土面处于垂直顶升状,不使浮浆卷入混凝土是防止夹渣、夹 泥、蜂窝的关键。III、对已发生或估计可能有夹渣、夹泥、蜂窝的桩,应判明情 况,确定需要补强还是按断桩处理。(5)断桩原因分析:埋管、堵管、导管进水等。预防及处理措施:防止导管进水,避免埋管、堵管,
7、提高清孔质量,加强 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可以减少或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I、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 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工程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 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 采用。II、接桩: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断桩部位;其次,根据设 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判断出断桩所在土层;第三,挖至合格校处利用人工凿毛,按 人工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III、桩芯凿井法: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人工
8、挖孔混凝土施 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IV、高压注浆法:若断桩位置较低,上述方法不便实施。可采用地质钻机在 桩位上对称取芯钻进至断桩位置以下,先用高压清水反复清洗断桩位置后用高标 号水泥浆对断桩位置高压灌浆。6. 2基坑工程施工应急预案本工程为一级基坑,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事件突发对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 影响,本工程从工程开工就建立以公司总部领导为主体、总部各部门、项目领导 班子支持配合的施工应急响应小组。在紧急情况发生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 保证做到: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 降低到最低。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本工程基坑工程中的抢险应急事件。6.2.
9、1工作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提高防 范意识,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进行有机结合,有效 控制危机,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 到最低程度。2、坚持信息高效的原则。要建立反应敏捷、快速准确的信息报送渠道,确 保应急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及时处理。3、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实现组织、资 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现有各专项应急预案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应急管 理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部门、单位、系统及预案之间的协调联动。4、坚持属地为主、专业处置的原则。在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的统一
10、领导下, 指挥协调各专项应急预案,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挥、综合协调的应 急事件处置体系。6. 2. 2基坑工程应急抢险预案1、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分析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分析表序号工程危机对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可能发生的阶段1地下障碍物地下管线被破坏土方开挖阶段产生机械事故产生安全事故基坑 围护围护体渗漏围护体变形,地面沉降,市政管线 沉降或位移加大导致管线破坏围护体位移地下管线位移围护体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坑底管涌基坑坍塌,周边设施及建筑物破坏深坑土方开挖至地 下室底板达到设计 标高阶段临近建筑物、构筑物2周边道路道路开裂导致道路封闭高空落物危及通行车辆和乘客2、基坑工程抢险应急措施(1)
11、基坑土方坍塌预防措施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若发现不明障碍物或地质条件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 则立即组织各主体结构设计方、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地质勘察单位、当地政府 有关部门与业主、监理、总承包方一起共同处理。总承包方作好现场保护、调查 工作,为有关各方工作提供方便。在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地下管线沉降或位移累计或变形速率接近报警值, 则与管线管理单位一起确定是否立即采取将管线暴露、采用双液注浆加固管线基 础等措施,同时调整附近基坑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若监测数据显示,局部围护结构变形异常,累计值接 近报警值,则与基坑围护设计人员一起共同确定处理方案。现场做好回填机械(挖 机、运土车
12、辆)、抢险人员(普工、电焊工、电工、塔吊工、物资调配人员、现 场指挥人员)、抢险设备(电焊机、注浆机、混凝土输送设备、自备发电机、塔 吊、汽车吊)和抢险物资(钢板、焊条、水泥、水玻璃、麻袋)等各项准备。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变形接近报警值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时,根据施工 进展情况及专家会审确定的处理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出现在土方开挖阶段, 则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回填和坑内坑外双液注浆加固等措施,控制变形的继续 发展,同时加强监测,在各项措施落实、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变形趋于稳定或 变形趋于恢复减小的情况下再继续施工;若出现在垫层浇注期间,则可适当提高 垫层的强度等级或在垫层中增加钢筋;加快施工进
13、度,缩短垫层浇注时间,尽快 形成垫层支撑;若出现在内结构施工阶段,则可增加临时钢支撑,同时增加施工 人员,缩短结构施工时间,尽早形成安全、稳定的永久支撑结构。在基坑开挖到地下承压水压力达到临界状态标高,再继续向下开挖时应加 强坑内降水井监测,同时与降水井的运行进行更为密切的配合,储备压井必需的 物资、人员和设备,具备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能力。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或堆土,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 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2)基坑土方坍塌应急预案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 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 离到安全
14、地点。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 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 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 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 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 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 被压人员。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 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
15、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 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 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对在土方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 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4)地表裂缝处理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 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 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 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当基 坑顶部的
16、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 护采取加固措施,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增用其它支护方法。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 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 入护坡体。(6)周边管线断裂、破坏当出现周边管线断裂、破坏情况时,发现人员立即反馈至应急小组,小组由 书记负责与市政相关管线部门联系,及时关闭并维修受损管线。维修过程中,现 场经理组织人员协助管线单位。(7)基底隆起处理措施根据基坑隆起的原因分析,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沿基坑内周边用砂袋进行 堆载反压,同时在增加临时钢支撑(对撑);增加临时支撑;
17、结合基坑现场具体情况,及时在基坑内增加临时钢支撑(对撑);基坑内堆载反压;在基坑内以堆放沙袋的方式进行反压,砂袋堆码高度为2m,宽为2m,砂 袋采用人工堆码,塔吊配合吊装,砂袋堆码时相互之间都相互咬合。3、基坑工程抢险应急注意事项当支护结构变形发生突变,超过计算值或者接近警戒值应采取以下措施:(1)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 料的收集。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再半小时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 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 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
18、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 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 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 完成。(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 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 快制快的目的。(5)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 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6)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7)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
19、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 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8)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 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9)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 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 身安全和财产安全。6. 2. 3基坑工程抢险应急流程1、应急机械设备准备应急机械设备准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挖土机6台施工现场2推土机1台/2、应急物资准备应急物资准备表序号材料名称数量备注1沙袋20吨施工现场2水泥10吨施工现场5吨,与混凝土搅拌站联系,场外储存5吨3堵漏灵1吨施工现场6
20、. 3脚手架工程施工应急预案6. 3.1脚手架失稳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员伤亡时的应急措施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程度、人员 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 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 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 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如无人员伤亡,立即实施脚手架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措施。 以上行动须由有经验的安全员和架子工长统一安排。6. 3. 2脚手架出现变形事故征兆时的应急措施1、因地基沉陷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
21、形。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剪刀撑, 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到变形区外排。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 上。2、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 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 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 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 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6. 3. 3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详见本章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6.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施工应急预案6.1.1 塔吊基础下沉、倾斜应急措施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
22、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6.1.2 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应急措施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 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 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按抢险方案规定的 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 臂杆取下;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6. 4.3塔吊倾翻应急措施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
23、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 情发展。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 调整。6. 4. 4锚固系统险情应急措施1、将塔吊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6. 4. 5塔身结构变形、断裂、开焊应急措施1、将塔吊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7.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措施7. 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标准,工程火灾、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楼 生产 安全事故 综合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