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7诗歌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解析版).docx
《热点07诗歌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07诗歌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点07诗歌阅读SV一满分技巧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读懂,否则我们很难准确作答,但往往很多诗歌 的语言较为生涩,那么诗歌鉴赏怎样才能读懂诗歌呢?1 .抓住重点词语虞美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愁”字就是一个关键字,李 煜所有的国恨家仇都凝聚在这绵绵不尽的长江水里。2 ,抓住重要意象诗歌通常借助一些意象来渲染气氛、表现形象、传达感情,因此,抓住诗歌的重要意象是准 确读懂诗歌的又一把“钥匙”。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列锦的手法,这里的所用 的九个意象很好地诠释了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羁旅之情。3 .抓住诗题标题是诗歌
2、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可窥探到诗歌的许多有效信息,如写作的背景 或原因、诗歌的主要话题、主体思想等。春夜喜雨杜甫,显然写的就是春雨润物的欣喜之情,一个“喜”字就把是人的情感标出来了。还 有表示诗歌题材的诗歌,比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越中览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就明显地表现出是咏史怀古类和送别诗。4 .抓住细节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可看成是浓缩了的散文,其中的细节描写对形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 关系重大,我们在读诗时切不可放过。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这个细节描写就把周瑜这个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儒将形象刻画出来了,与下句词人苏轼写自己做下很
3、精确的铺垫,写自己“早生华 发”功业未成,抒发了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5 .抓住注释命题人在诗歌后面给出的相关注释绝非可有可无的,必须充分注意,道理很简单,如果注释 与我们读诗或解题毫无关系的话,命题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诗歌为了很好地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意思,往往会有注释加以辅助理解,比如苏轼送子由使契丹,苏轼故,以寓作者“人生如寄”的深沉感叹。【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小君,是指作者亡妻王弗”错。从全词来看,这里的“君”应该是指王缄。下片切入现实中的送别,此句意 思是在送别的酒宴中,你(王缄)未见到我的别愁,归来后才发现自己已悲伤到无肠可断。故选C。
4、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 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第一,运用反语。前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中,“忘却”正话反说,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 的彻骨相思,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 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 不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 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
5、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表达的正是对 亡妻压抑不住的思念之情。第二,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凭将清泪洒江阳”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 一吊。王缄的到来让作者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非常伤感, 此处化抽象为具体,把思念倾注在泪水之中,流露出词人思念亡妻的哀婉急切。第三,反衬手法。“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王缄的到来让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 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以故乡无恙反衬出词人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 凉。第四,借代的手法。“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以“断肠叫昔代悲伤,
6、在酒席的强颜欢笑中充满了离 愁别绪,寓意悲伤到了极点。王缄耍离去使作者伤感,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 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 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第五,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L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运 用了比喻手法,把流转的驿站比喻成词人自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漂泊不定的凄凉状况;同时,该句 亦借用典故,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此词“此身如传舍,一 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
7、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 家者也。”“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以寓作者“人生如寄”的深沉感叹。七、【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10月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惜红衣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 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箪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 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 赋,三十六陂秋色。【注】淳熙十四年丁未,诗人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8、甘碧:香甜鲜碧的瓜果。墙头唤酒: 化用杜甫诗“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写杜甫在佳客来访时,向邻家借酒,一 唤邻家就把酒从墙头递过来。三十六陂:言水乡湖塘之多,也是荷花生长的环境。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墙头唤酒”句,借用杜甫诗句,但又反用其意,写自己客居他乡,无人造访,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 冷清。B.本词用字精练,生动传神,如“换”字写词人感到时光飞快,“半”字写荷花已凋零大半,“虹梁”使用比 喻,具有诗情画意。C. “维舟”两句远望,“可惜”两句感叹,“问甚时”两句遥想,字里行间希望与无奈交织,流露出矛盾的感 情。D.本词结构曲折精微
9、,开头描写生活细节,中间交代时序变迁,层层暗示寂寞之情,结尾时才倾吐出 怀人相思的期盼之苦。15 .此词为姜夔自度曲,“红衣”即荷花,请结合全词(包括小序)分析“红衣”在词中的作用。【答案】14 . B15 .小序中描写荷花的“盛丽”,交代了写作此词的缘由,词作对荷花“丽”与“香”的描写,为诗歌 营造了清新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为线索,结构全篇。从序中的“一路荷花 相送” “往来红香中”到“红衣半狼藉”再到结尾期待同赏荷花的愿望,“荷花”贯穿词作,连缀全篇。 借景抒情,借荷花的美好,抒发无人同自己共“游历”,无人同赏荷花的孤寂之情,以及对远方“美人” 的思念之情。(意思对
10、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意象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为情铺垫;贯穿全诗,成为线索。解答此类题目 要结合意象本身的含义及诗歌内容分析。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CD无误。B. “时光飞快”错误。此处“换”字,是写词人感觉时光缓慢、通过抚琴读书打发时光。故答案为:Bo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结合“吴兴号水晶
11、宫,荷花盛丽”可知小序中描写荷花的“盛丽”, “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交代了写作此词的缘由,“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词作对 荷花“丽”与“香”的描写,为诗歌营造了清新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序中的“一路荷花相送”“往来红香中”到“红衣半狼藉”再到结尾“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期 待同赏荷花的愿望,可知“荷花”作为线索,连缀全篇,贯穿词作。借景抒情,“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舍舟登岸后,遥望天北故国,却唯渺邈而已。“可惜渚边沙外, 不共美人游历”,可惜,此水乡尽管清绝之地,竟不得与故国之美人一起饱览旖旎的风景。美人在天一涯, 渺不可及呵。借荷花的美好,抒发无
12、人同自己共“游历”,无人同赏荷花的孤寂之情,以及对远方“美人” 的思念之情。八、(2022新高考2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河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
13、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15 .【答案】B【解析】B项,“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试题情境】本题以诗句内容、表达方式、人称代词等相关信息为微情境,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试题属于基础性考查。16 .【示例】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 依不舍的离情。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 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九、(2022
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 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 底座。19 .这两首诗中都写到 和,寄寓鉴戒之意。20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答案】19.勤政楼 .千秋节21 .情感不同: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杜诗借
15、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不同: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十、【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藤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丝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填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
16、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6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案】15.B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 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1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 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17、内容一般为 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媵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滕望如线, 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藤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16.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 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 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18、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 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 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 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 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 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
19、语言通 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 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 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如果没有这三个注释,你很难理解出苏轼对自己的胞弟苏辙所怀有的心情,既希望他建功立业(不辞驿骑 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20、),也有对他此次远行的路途遥远和生命的担忧(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 一人)。6 、.结合作者生平阅读理解中,常强调“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我们真正读 懂诗歌是很重要的,考试中有时甚至还会碰到直接考查作者生平的题目。7 .结合诗后题目诗后的题目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凭借之一。9 ,结合诗词常识格律诗的“起承转合”、律诗的中间两联对仗、词的“过片”或转折或承接,这些诗词 常识也可帮助我们读懂古诗。比如考查桃天(诗经),第小题:“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第(2) 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命题人在诗题后所加的括号说明真是用心良苦,我 们若注
21、意到这点,那么就可知道这两道题分别考查诗经的主要结构形式和主要表现手法,应该 说这两点是我们应知应会的常识。10 .联系所学旧知在读诗过程中遇到“拦路虎”的时候,我们一不要紧张,二不要轻易“跨过”,我们不妨搜 索一下自己的知识积淀,联系所学旧知,或许就可化险为夷、化难为易了。近几年,高考诗歌阅读试题一般是两道试题,一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选择题一般就诗歌本身的赏 析来考查的,简答题一般就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价值观或者是比较阅读的角度考查; 分值的设置上一般是选择题3分,简答题6分,总分9分。限时检测一、【2022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考前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点重点难点 热点07 诗歌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解析版 热点 07 诗歌 阅读 2023 年高 语文 重点难点 全国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