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传递与溯源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量值传递与溯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值传递与溯源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量值传递与溯源教学大纲课程英文 名Dissemina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Quantity Values课程代码B0804Z50学分1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任选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开课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地位计量学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进步和国计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量值传递与 溯源是计量工作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手段,它为工农业生产、 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提供了计量保证。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是
2、一门专业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国际计量单位的发展过程及其最新进展、 量值传递、量值溯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今后在计量相关领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二)专业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合格的学生可以达到如下目标:1)熟悉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2)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3)具有正确运用国际单位制的能力;4)掌握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基本概念,理解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必要性及其实现 方式;5) 了解检定、校准、比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概念;6)具有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思政教育目标1)结合生活
3、和科研实践理解计量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远大抱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 心;2)结合计量发展史,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计量的影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 化自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3)通过了解国际单位制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4)通过理解计量对统一、准确和可靠的强调,对规程、规范和标准的遵循,培养学生 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和专题资料查找作业。1)课堂教学主要讲解与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有关的基本概念,尤其是我国计量体系的 现状、国际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7个SI基本单位的发展过程及其最新进展
4、、量值传 递与量值溯源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比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概 念等,并结合计量学在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熟 悉或掌握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的基本概念及其操作过程。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节,使学 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 力和抓住要点的能力。3)结合国际单位制的最新进展,以专题资料查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进 行整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表达能力等。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5、1)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掌握我国的计量体系框架、我国的计量立法和执法体系、我国的科学计量体系;了解我 国计量体系尚需解决的问题;了解建立中国现代计量体系的基本思想。2)国际计量单位的发展过程熟练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理解7个SI基本单位的发展过程及其最新 进展;了解基本物理常数及其在现代计量中的应用。3)量值传递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量值传递的基本概念;理解量值传递的必要性;掌握我国的量值传递体系;掌 握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的基本概念;理解量值传递的几种方式。4)计量检定与计量比对掌握计量检定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解计量检定工作的分类;掌握计量检定的几种方 法和步骤;理解比对的作用和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量值 传递 溯源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