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六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1).pdf
《2024六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六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1).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古诗词知识笔记(根据更新顺序陆续添加)六上1.春日知识笔记:从题目看,它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作。说到春天,不由得让人想起朱自清的那篇著名的美文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成为所有人的期盼!你看,朱熹也迎着春光走过来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胜日”,指的就是好天气。春光明媚嘛!“芳”,在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芳,草香也。”你闻过草香吗?你感受过春天的草和秋天的草那不同的香气吗?下次要是有谁刚割完草坪,你可以去闻一闻那种芳草的气息。“寻芳”,可以解释为“踏青,赏春”,但这个“寻”字,特别的生动。我们仿佛看到了朱熹微闭着双眼
2、,借助着若有若无的花香与草香,寻觅着春色。我们一般都是用眼睛去“看”美景的,朱熹这里用鼻子来“寻”春光,是不是很别致?“滨”,就是水边。原来他在泗水河边寻找春的消息。那么,他发现了什么呢?就是下一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如果让你从这首诗中挑一个字来概括他发现的春光的特点,你会选哪个字呢?我来重复一下诗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对,就是这个“新”字。也许你要问:老师,那春天的“新”又是什么样子呢?朱自清很高明,他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刚睡醒”的时候,你环顾四周,有什么感觉?在朱自清的春光图里,一切都是“新”的:那里
3、有跟冬天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甚至是不一样的太阳,对不对?你注意过这种“新”吗?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了朱熹的这首诗,这句话是否应该扩充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鼻子?其实你真正缺的也不是眼睛和鼻子,你知道你真正缺失的是什么吗?是我们的一种文学手法,叫做“联想”。我们由朱熹的春,回忆起朱自清的春,这就是“联想”。借助已有的朱自清对于春景之“新”的描绘,在头脑中营造出未知的朱熹春景的“新”的画面,这就是“想象”。请注意,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联想和想象非常的重要。它们可以帮你快速营造出诗词描绘的画面,并借助画面感悟诗人写作时的
4、心态,进而理解诗人所要传递的情感与志趣。你一定要多多练习。在朱自清的笔下,春景图色彩缤纷:“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而在这里,朱熹的春光图,更是绚丽夺目:“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的“等闲”意思是平常、轻易。人们常说“某某人并非等闲之辈。”就是说那不是平常、一般的人,那是高人、有本领的人。“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而“东风”就是春风。四季的风向不同,这跟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你可以注意一下,春天的风多来自东边,夏天多刮的是南风,秋天是西风,冬天是北风。“等闲识得东风面”,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为什
5、么容易辨认呢?因为“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首诗字面上看,是朱熹春游的见闻和感想:春游的地点是泗水滨,所见景色是“无边光景一时新”,所感受到的是万紫千红。诗中充满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天气(胜日)、美好的地方(泗水滨)、美好的轻风(东风)、美好的花草(万紫千红)。考点解析:关于春日的考题,最多的是关于理解性默写的考察。例如:2019 年上海市小学全年测试题中考察了这样一道题:春日看似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诗中的哪两句你觉得最有哲理?答案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另外,也有考查想象力的题目。例如:请围绕“无
6、边光景一时新”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要求:描述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字。2.宿建德江知识笔记:我们先来看标题。题目里的“宿”这个字,就是住宿,建德江是个地名,从题目我们能获取的信息就是,诗人住在建德江上或者江边,目视着周围的景致有感而发,那你想一想诗人可能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风景呢?是奔腾的江水?头顶的月亮?岸边的树木?还是别的什么呢?我们一句一句往下看。第一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动船舶靠近岸边,“泊”就是停泊,因为题目是宿建德江,那可以知道,在这里不单指停泊,应该是停船想要在这里过夜了。“渚”指的是水中小块陆地,中国第一部辞典尔雅中,就有“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
7、渚”这句话。所以,烟渚(zh)指的就是“江中雾气笼罩的水中小块陆地”。你看,这第一句就是交代了一个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旅行在外,把船停在烟雾迷蒙的江中小块陆地边,准备在这里过夜了。那在这个夜晚,诗人首先看到了迷蒙的江水,那又看到了什么?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指的是傍晚时分,天晚了;“客”指诗人自己,其中一个“愁”字,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愁绪,你想想看,人往往都会在夜晚的时候情绪会更敏感些,比如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就有这样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里写的是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
8、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所以你看,是不是自诗经以来,一提到日暮时分,总会有一丝愁绪萦绕心头,而这种愁绪在诗歌中又用一个“新”字告诉我们,诗人的愁绪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新生出来的。这个新字,用的实在巧妙。那充满愁思的作者,抬头又看到了哪些景象呢?第三四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作者低头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旷野,与天衔接,远处的天空低垂,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诗句中的“旷”和“低”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相互映衬,只有在空旷的草原,我们才能一眼望去望不到天际啊!你试想一下,如果是高耸入云的群山,那还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吗?恐怕你看到的就只有抬头那一方的天空了,更有甚者,只有“
9、一线天”了。“江清月近人”这个里面的“江清”,指的是江水清澈,“月近人”就是月亮好像在靠近人。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月亮好像在靠近人呢?我带着你设想一个场景啊,当时的孟浩然怀着愁思,将停船靠在江中的小陆地上,准备夜宿江边,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终于发现还有一轮孤月,当月影投射到江面上,诗人感到离自己很近,这一轮孤悬在天际的明月,就像此时漂泊在江上的自己一样,因为处境相似,所以内心自然也是想要靠近一点。其实,这两句是作者寄情于景,通过对“旷野”“树低”“江清”和“月亮”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羁旅在外,夜宿江边之时的满心愁绪。这整首诗作者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
10、是借着船停夜宿,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岸边,直接抒发出他孤独飘零的游子的愁绪,但紧接着话锋一转,转到了眼前的景象,旷野无边,明月照人,纵然天地间只有我孤单难过,但幸运的是抬眼望去,还有一轮明月照我入眠啊!通过对这四句话的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的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就是身在这个景物之中油然而生出的一种愁绪,后两句为借景抒情,借由眼前的景物抒发诗人的情感。考点解析:第一类题型是对诗歌关键字的理解和赏析。比如:请简要分析第二句中的“新”字?这种题型就抓住了诗歌中的某个关键字,然后借此考察是否理解这首诗歌,那这首诗中“日暮客愁新”的“新”说的是“愁”,本来诗人夜宿江岸边本该好好休息的,谁知在这太阳
11、下山的黄昏时刻,诗人的愁绪却又萦绕心头了,“新”这个字正好写出了诗人的愁苦是时时而生的。再比如:分析“日暮客愁新”的“愁”字在全文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这里诗人直接说愁,也就是说直接说出了情绪,那这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二类题型,就是直接分析诗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比如: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以及所体现出的作者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其中,显得离人很近。这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借由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第三类题型是赏析题。比如:分析一下诗人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
12、法。那就要从全诗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来赏析了。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愁思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第四类题型就是最高阶的考法了,理解这首诗并说一说有没有哪首诗歌也是表达“夜宿江边,愁绪满怀,寄情于景”的呢?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想到了那首枫桥夜泊,这种题不仅仅考察诗歌量,更是对是否理解每首诗的含义和诗歌
13、分类的考查。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知识笔记:这首词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标题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西江月”,一个是“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词牌名,词牌名就是规定了这首词的韵律和格式,这是从古代就沿用下来的,而“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名字,意思是这首词是在词人夜晚走在黄沙道中,所见所闻所感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黄沙道指的是一条乡间小路,所以作者夜晚走在这条僻静的小路上所见所闻必然是一片田园风光,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一句里的“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就是明亮的月光,“别枝”就是旁边的,斜插出来的树枝,“惊”就是“惊醒”,“鹊”是“喜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明亮的月光
14、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这一句出自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又有苏轼在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中有这样一句:“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第一句写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正在我们抬头张望的时候,耳畔又被清风带来了一阵阵什么声音呢?紧接着,“清风半夜鸣蝉”,夜晚清凉的风又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时而清楚时而飘渺。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你看,前两句的“惊鹊”和“鸣蝉”虽然表面上写动,实际上却动中有静,只有在
15、静谧的夜晚才能注意被惊醒了的鸟儿和还在鸣叫不停的蝉,炎热的夏季,室外聒噪的蝉鸣和各种车声、人声、叫卖声混杂在一起,早都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声音了。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写完视觉,写完听觉,开始写嗅觉,清风不仅仅带来了蝉鸣还带来了阵阵稻花香,扑面而来的稻花香让作者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这里面有个非常精妙的字眼“说”,谁说丰收年呢?稻花香?前一句的“喜鹊”?还是“蝉”呢?正在我们疑惑的时候,后一句直接解答了我们的困惑,“听取蛙声一片”这一片蛙声,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这两句先写出“说”
16、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让田野里的群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写出词人对来年丰收的期待。所以,前四句写出了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核心描写的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后四句笔锋一转,正沉浸在美景中的词人又发现了什么呢?再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中的“七八”和“两三”肯定不是具体数字的意思,词人总不能定在原地数星星,数雨滴吧,所以这里面只是虚数,指的是数量少。天上挂着稀疏的几颗星星,山前开始飘起阵阵微雨。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
17、,赶着寻找避雨之所。最后,“旧时茅店社林边”,“旧时”是“往日”的意思,“茅店”指的是用茅草盖的小客舍,“社林”是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指的是土地神庙,在古代的时候,村里有古树,就是祭祀神灵的地方,所以叫“社林”。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路转溪桥忽见”,其中“见”这个字同“现”,就是出现的的意思,这是一个通假字,文言文中有三类词需要特别注意,一类是古今异义字,就是同样一个字,古时候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比如“走”这个字,今天指的是一步一步向前移动,这就是走,而古时候“行”是走,“走”是跑;第二类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比如:之,乎,者,也等,以后有专门的模块儿讲,这里先不做赘述;第三类就
18、是通假字,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某个字古今写法上不同,但意思一样,比如“现”这个字,上古没有,凡是“出现”的意思都可以写作“见”,这里的意思肯定是出现,那就是“见”同“现”了,这句的意思是: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在这里,诗人在最后两句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番景象:词人匆忙寻找避雨的地方,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考点解析:题目一: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这首词前面的几个夏夜特有的声音分别是“鹊啼”“蝉鸣”“蛙叫”,作用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氛围,另一方面能让夜
19、行人清晰的听到这一切,也反衬出夏夜的寂静。题目二:这首词中能够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答案肯定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再来看一道 2011 年的中考题,是一道选择题。题目三: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内心的不宁静。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
20、,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很多同学听完四个选项觉得都对啊,好像没有错误的,这就是中考的难度了啊,小学阶段我们的判断题或者选择题,题目设置的所务都比较明显,到了中学段,一定是考察你是否真的理解了这首词,只有真的理解才能选出正确答案,不然就一定错。这个题选 C.A、B、D 句子都没问题,C 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再读一遍: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到这里都没有问题,我们看最后一句:“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这叫过度解读和没读懂这首词,词人没有内心不宁静,恰恰是因为内心宁静才会对夏夜的景致观察的如此细致,也才会有听取蛙声一片的
21、喜悦感,所以C 句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的。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知识笔记: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标题,这里交代给我们诗歌创作的基本背景,首先是时间,六月二十七日,地点在西湖畔的望湖楼,“醉书”就是喝酒喝醉的时候写下来的作品。从标题我们就能看到,此时的诗人在西湖畔,看到了眼前的西湖美景,酒醉微醺的时候,提笔写成了这首诗作。那诗人看到的怎样的一番西湖景象呢?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首诗。“黑云翻墨未遮山”,这第一句诗里有两个字都是黑色,一个是“黑云”就是黑色的云,另一是“翻墨”,墨也是黑色,“翻墨”的意思是打翻的黑墨水,形容的就是前面的黑色云层,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未遮山”就是没有遮盖住远处的群山,所
22、以诗的第一句我们能看到的西湖景致就是乌云翻滚,黑压压的一片,但是能够清楚地看到天边的山峦,黑云压顶,上下翻滚,这是大雨将来的预兆吧?那我们继续往下看。“白雨跳珠乱入船”,你看吧,果然下雨了,那雨势怎样呢?一上来就说“白雨”,你可能会问了,竟然有白色的雨吗?什么样的雨会是白色的呢?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感受感受。晴朗的夏日,突然黑云滚滚,大颗大颗的雨滴就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这里的雨,应该是急雨阵雨了。“跳珠”的意思是跳动的水珠,用“跳珠”形容雨点,更印证了前文的“白雨”,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所以第二句告诉我们,天果然是下雨了,大颗雨滴砸在一摇一晃
23、的船上,到了这一句,相信你就能猜到了诗人的写作顺序,从“黑云”到“白雨”,从上到下,写完了天上,空中,那就要开始写湖中的景致了。所以我们继续看一看后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忽”就是突然,一阵狂风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了。“望湖楼下水如天”说的是,诗人坐在望湖楼上,看着楼下的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诗人前面能够如此细致的描绘山雨欲来和急雨阵阵,想必他本来在湖面上乘船看风景,但是大雨零落而下,诗人乘坐的小船也被风吹得摇动起来,诗人急忙上岸,跑进望湖楼上,喝酒聊天,喝到微醉,不过就是一阵的功夫,放眼望去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碧波如镜,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考点
24、解析:题型一:诗歌具体内容的理解比如:会考一些填空题1.诗歌分别从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从内容上理解这三个空答案就很清楚,既然是乍雨还晴,肯定是从要下雨,下雨,雨停三个方面写,所以诗歌分别从“云黑”“雨跳”“风吹”等方面写的。2.“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是(什么)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什么)心情。黑色的云层上下翻滚,气氛肯定是紧张的,雨像珍珠一下洒落在船上,说雨滴美丽,心情一定是喜悦的。题型二:对整首诗的赏析比如:会考一些问答题1.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答:第一层是时间顺序,从雨
25、将来,到雨落下,到天气转晴;第二层是空间顺序,从天上到雨滴到船上再到湖面。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5.过故人庄知识笔记: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开头就像我们在写一篇日记:老朋友炖了一只鸡,煮了一锅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做客。关于“鸡黍”,其实既有来历,也有典故。论语微子里记载,子路跟着老师孔子出游,结果落在了后边,他遇到一位在田地里劳动的老人,于是向他询问老师的踪迹,态度很是恭敬,老人就让他留宿,杀鸡、做黄米饭招待他,后人就用“鸡黍”指代招待客人的饭菜。这是“鸡黍”的来历。后汉书范式传里还有一个关于“鸡黍”的典故,说是山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六年级 古诗词 课程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