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四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1).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古诗词课程资料(根据更新顺序陆续添加)四上1.鹿柴知识笔记: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题目,鹿柴的“柴”,在这里面儿呢这是一个通假字,通的是“寨子”的“寨”。那你会问了,老师什么叫做通假字?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发音相近,意思也相近的字,在古诗词和文言文里,一般都是按照通假后的字词来读和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鹿柴的“柴”在这里通的“寨”又是什么含义呢?你可能会听过有这么一个成语叫做“安营扎寨”,当这个军队行进了一天的时候,他们要休息,就会在驻扎帐篷的周围扎一圈栅栏用来防卫,万一有人半夜里来偷袭呢?所以这“寨”就是用树木围成的一圈栅栏。那么鹿寨,就是把鹿关在了一圈栅栏里。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群鹿在栅栏
2、里面奔走,这不就是一个小型的麋鹿养殖基地嘛!你可能又要问了,这个王维不是个诗人吗?没事养什么麋鹿呢?其实,这是因为鹿身上有个非常值钱的宝贝鹿茸。早在唐代,鹿茸就已经是非常珍贵的补品,可以卖上不少钱呢。要知道,鹿柴这首诗是出自王维的辋川集,在这个集子里,描写了二十多幅辋川闲居的生活场面。这辋川可不是什么偏远山村,而是距离首都长安大约四十公里,终南山上的一处著名风景名胜区,在长安生活的达官显贵们,都很喜欢在这里修建别墅。在今天日本圣福寺这个地方,还收藏着一幅我国唐代的古画,叫做辋川图,你可以从这副画里看到辋川的山水之间遍布着特别高大的楼宇,我把这幅图给你放在了文稿区,你可以点开看一眼。而王维“闲居
3、”的地方,就是这家的别墅,叫作“辋川别业”。这是初唐时期另一位大诗人宋之问,在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别墅,宋之问也是个老熟人,就是你在部编版二年级曾经学过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首渡汉江的作者。但当时的别墅和今天的很不一样,今天即便是亿万级的独栋别墅,占地面积也不会很大。但辋川这种别墅,与其说是别墅,倒不如说是一个庄园,是非常大的一个院子。你想想看,王维一个人哪里打扫得过来这么多房间,每个房间还要搞卫生,肯定需要请很多的佣人。那么维持这么大庄园的费用,就只好依靠种养些东西,补贴家用了。现在,你明白为啥王维有这闲情雅致,养鹿了吧?这还不算啥,王维还种养了其他好多可以卖钱的东西。如果你随
4、便翻翻他的这本辋川集,你就会发现不少蛛丝马迹。比如,在辛夷坞这首诗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你一定想不到,那些“木末芙蓉花”居然也是可以卖钱的,辛夷坞呢,也算是高档的中药材了。再比如说文杏馆这首诗:“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诗写的多美啊。但是这个诗歌的题目文杏,其实也是一种名贵的木材,古人盖房子都是木质建筑,这种尚佳的木材就更为抢手。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就更能理解王维面前的这个鹿柴,是多么值钱的一片麋鹿养殖基地了。光一个题目我就给你解读了这么久,不过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要不然我们怎么能弄懂整首诗呢,咱们接着往下读。第一句“空山不见人”。“空山
5、”的意思,就是在空无一人的山间。诗人还要再说一遍“不见人”,越发突出了空寂、孤独的感觉。你想啊,毕竟是这么大一个别墅,这么大的一个院儿,想看见别人也不容易。第二句“但闻人语响”,虽然看不见人,但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猛地一听,还真有一种鬼故事的感觉。没有人哪来的声音,难道是闹鬼了吗?当然不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说明人的声音,可能是来自遥远的地方,是从树林里、山崖边,悠悠传来的几句说话的声音。毕竟这终南山也算是长安城的高级别墅区,远处有别人家的声音也不奇怪。而且,如果你有机会去寂静的山间走一走,你就可以体会到类似的感受。尤其在爬山的时候,互相看不见,但是说话声能够在寂静的山谷中回响
6、。请注意,这个“响”字,“但闻人语响”的“响”字和一般出声音是有区别的。“声”,是发出声音,“响”,是回声。东边有人在说话,回声在西边传播。这么细微的声音却在山间响亮起来,可见这山间是多么安静、空寂,而“空山”里的诗人又是多么孤独。接着来看第三句“返景入深林”。“返景”咱们前面解释过了,叫“返影”(“影子”的“影”),这里也是个通假字,说的是什么呢?太阳快要落下的时候,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在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那就是一种斜照的夕阳。夕阳西下,夕阳斜照到哪儿呢?“深林”。这个词在王维的另一首古诗当中也出现过。在竹里馆里,他说“深林人不知”。可以看出“深林”,当然也有“人不知”“不见人”的意味,躲
7、园子里了,躲深林里了。也就是说,鹿柴的前三句,都是在写孤独和安静,越写越孤独、越写越安静。然而在最后一句,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叫“复照青苔上”。“复”就是更、又的意思,表示一种递进的关系。日光照进深林,一点点往里渗透,有一种逐层推进的感觉。后来这光线推到哪儿去了?居然推到了青苔上!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青苔或者苔藓,青苔这东西是喜好阴冷的植物,越是阴冷潮湿的地方,它长得就越茂盛。所以一般在老旧建筑的阴影角落可以找到很多,你可以去试一试。这个“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整句话连在一块,真的是一个奇妙的瞬间。你可以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在幽暗、空寂的山林深处,阳光一般是照不进来的,但恰恰在那么一个特定的角度
8、上,树梢上有一道缝隙,斜阳正好照到了这个角度,透进来照到了青苔上。这种现象在物理学里有个特有的名词,叫做“丁达尔效应”,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上网了解一下,毕竟我们还是主要讲古诗。讲到这里,关于这首古诗的意思,相信你应该有所理解了。这首诗描写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里,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考点解析:我们在考这首诗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考点是关于王维的文学常识和诗歌的理解性默写。王维,字摩诘。注意这个摩诘可不是摩羯座的摩羯,诗人的名字和字往往都有一定的关联。你把王维的名与字合起来叫“维摩诘”,这是佛教一个著名的菩萨。相传王维的妈妈在生王维之前就曾经梦到过这位菩萨,所以在起名中便顾及到了这个典故。而王维的
9、人生也真的巧合的走向了“诗佛”的道路。维摩诘菩萨出自大乘佛教的一部经典作品 维摩经,维摩诘本是佛陀时代的一位印度巨富,一生结交权贵,手眼通天,经常流连在风月场所,尽享荣华富贵。不过维摩诘的观点和当时其他菩萨不一样,一般都认为修行必须要出家,但维摩诘菩萨认为修行未必要出家,很像咱们民间济公的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家能成佛,居家,在家呆着也能成佛,涅槃的境界就在世俗的生活当中,哪怕你是一个正在金山银海、醇酒美人当中打滚的巨富,只要你是依据直心行事,那这就是在家修行的佛道,就是在净土世界里的生活。而王维所追求的,正好是这样的一种修行境界。你看,他住着豪华的辋川别墅,依然可以在内心中感受到
1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而他果然也做到了,没有愧对自己的名字。这首 鹿柴,你需要记住的首先是其中的两个特殊读音,就是:“柴”和=“景”,千万别读成了“chi”和“yng”,其次是在描写山中景物当中所用到的一种反衬手法。这里看一道 19 年四川成都青羊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第 4 题,考的就是这个知识点。在古诗鹿柴中,哪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方法写出了林中的幽静。答案就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们再来看一道判断题: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早晨时分的幽静景色。当然是错误的,这个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就是“返景入深林”中的“反景”,老师刚刚讲过它翻译叫做斜照的夕阳,早上哪来的夕阳
11、呢,肯定是错的。2.暮江吟知识笔记: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什么叫“一道”?我们经常说“爱是一道光”,或者“瘦成一道闪电”,在这里,“道”是个量词。那这个“道”是有多宽呢?结合题目中的江水你就明白了,江面就像一条大道一样,上面铺满了夕阳,上边路牌上四个大字:“夕阳大道”。这里边儿,诗人说阳光,不是说照在水面上,而是说铺在水面上。你注意这个“铺”字,“道”和“铺”搭配得真是妙,不是说要拿阳光铺路,而是一条大道延伸出去,就好像大笔一挥,这时老天爷就跟那个画沙画似的一洒,几捧细沙从指缝中漏下去了,一条江面就这样被挥洒出来了。几笔下去,一道残阳就“铺”出来了。我想问问你,现在你脑海中是不
12、是想象了这样画面,铺出来之后江面会完全被夕阳所笼罩。如果你想象出来整条江都是红彤彤的,就好像一条红色的江水一样,那么恐怕和作者表达的含义就有些差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如果你去公园里遛弯儿,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看看公园里的湖泊,你就会发现湖泊的水面很难全部被夕阳染红。郭老师小时候住在颐和园边上,每次夕阳的时候,望向昆明湖都发现原来只有十七孔桥南边才是金光灿灿,佛香阁那一面(也就是它的北面)水面是偏暗的。这种感觉就正好是下半句所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我们顺带来看一下这句诗。“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半的江水“瑟瑟”,一半的江水是红彤彤的。注意啊,这里的“瑟瑟”可并不是说江水冻得在瑟瑟发抖。我们
13、千万不要用现代汉语的感觉去读古诗,否则就会掉进大坑了。“瑟”呢,你可以想一下这个字怎么写,上面两个王,这指的其实是一种美玉,一种碧绿色的玉。我们在这里可以顺便教你一个小技巧,我们现在大多数能够看到王字旁的字,其实都和玉有关,所以这个偏旁部首正规的叫法叫“斜玉旁”。比如“玩”(玩耍的玩)字,“璋”(朱元璋的璋字),“瑕”(完美无瑕的瑕字)等等。所以,“半江瑟瑟半江红”说的就是半江碧玉一般的水,半江红光。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这句话一定要注意了,很容易又掉进老师刚刚说的大坑里。不是说九月初三太可怜了,怎么那么惨啊?九月初三有啥可惨的?其实,这里的“怜”指的是怜爱,“可怜”指的就是可爱、美好。
14、同样的,如果你在古文中看到“可爱”,那其实说的是“值得喜爱”。这个最有名的就是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人家开篇就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说的就是,值得喜爱的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你看,下次再说别人可怜或者可爱的时候,这两个词看待的角度就截然不同了,你看郭老师多么的可怜可爱。回到诗句啊,诗人感叹道,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如此美好!那为什么诗人觉得美好呢?这里作者没有直接交待原因,而是卖了一个关子,同时,他也给前面的黄昏景色做了一个收尾。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入夜,到了晚上了。你可以注意下这个日期:九月初三。注意了,这个日期是农历的日子,大概对应到阳历的九十月份。诗人是在提醒我们,这一天不是夏天,不是冬天
15、,不是春天,而是已经到了清秋时节。秋天到了农历九月,会越来越寒冷。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叫白露和寒露。古时候人们通过观察、感受露水的变化,体会到天气越来越冷。于是才有第四句的景色,“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时我们也明白过来了,原来九月初三之所以可怜,是因为只有在清秋时节的夜晚,月色才会如此美妙。我们也要把脑海中黄昏时分那种辽阔宏大的景色刷新下,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变成了静静地观察露水凝结在江畔的草叶上,天上的月色跟草间的白露交相辉映。这时天上的月亮,也不能是一轮明月,而得是非常细的新月。弯弯的新月像一张弓似的,凝结在草叶上的露水像真珠一样。请注意,我们在默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真珠”二字,你可千
16、万别写错了,这个“真珠”是“真实”的“真”而不是“珍贵”的“珍”。虽然跟我们现在妈妈项链里面带的珍珠项链是同一个事物,但在这里你可以理解为真正的珍珠,明明是比喻却比真正的珍珠还要真。考点解析:暮江吟这首诗里面的字词,一向是考试当中默写题的重灾区。这里面的“半江瑟瑟”的“瑟”与“月似真珠”的“真”一定不能给默写错了。另外就是诗歌本身的理解翻译。比如:2019 年辽宁沈阳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第 15 题。问:如果把暮江吟这首诗画成一幅画,不适合出现在画面中的是。A.一道夕阳B.一轮圆月C 半红半绿的江水D.晶莹的露珠答案是 B 选项,一轮圆月。想想看,九月初三夜怎么会有圆月呢?应该是一个细细的弯月
17、。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吗?简简单单 2 分就到手了。3.题西林壁知识笔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从庐山奇妙的景物特点中,引出一个认识事物的道理:身在其中,不一定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从不同的角度只能看到山的局部,局中人反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一己的局限,摆脱自我的部分,才能获得客观全面的洞察。由此,他反观自己的生活道路,对于生活中某些问题的认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看法。考点解析:关于题西林壁的考题,最多的都是关于理解性默写的考察。例如 2019年郑州郑大附小和 2019 年杭州胜利小学四年级期末都考察了这
18、样一道题:题西林壁中描写“角度不同,认识也不同的一句诗是”?听完了本讲的内容之后,你应该可以脱口而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诗句的默写还要知道哪两句是写景的,哪两句是议论的诗句。2019 年武汉洪山区期末统考就是:让我们标注出议论的诗句:哪两句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雪梅知识笔记:第一句“梅雪争春未肯降”,开篇就是拟人。梅和雪就像两个人一样,在干嘛呢?在“争春”。雪是春雪,梅是报春之梅。毛主席有一首咏梅花的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就是写的报春之梅。这时候的梅花,与春雪在那争执,你不降我,我也不降你,相互不服输,就叫“未肯降”,千万不要把它读成了“未肯
19、降(jing)”。它们在争什么呢?就是在比谁美。谁来给它们做裁判呢?当然是写梅、写雪的文人墨客了,所以说“骚人阁笔费评章”,“骚人”就是文人墨客。伟大的诗人屈原写过一篇作品叫作离骚,后来因为文人、诗人们都太喜欢屈原这个作品了,他们往往也自称为“骚人”。同样另一个词叫“风骚”,可别把它想歪了。“风”是诗经里的“国风”,“骚”是楚辞里的离骚。“阁笔”,就是把笔放下。“评章”,就是评论。“费评章”,说明评论真的是很难,评不出来谁最好,所以才会搁笔不写了。但是,如果诗人真的搁笔了,我们也就看不到这首非常好的小诗了!于是他又拿起了笔,又写了两句,这两句就有非常有名了,叫“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0、。梅花跟雪相比呀,没有雪那么白,所以要少它三分白;雪呢,跟梅相比,也有个地方不如梅,因为梅是香的,雪没有香味。“三分白”,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欠一点儿,只是稍微逊色一点儿。但是“一段香”,雪却是完全没有的。我们从这个小词的比评之中也可以大致的揣测一下,诗人最终还是偏向梅花的。考点解析:由于卢钺并不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导致这首雪梅在考试中的频率非常之高,请注意,这首诗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例如 2019 年广东深圳福田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第 5 题,考查的就是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下面请听题: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
21、所短,要有自知之明。B.这两句诗写出了梅和雪纯洁、无私的可贵品格,令人称赞。C.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诗人也无法评判这二者的高低。听明白了吗?选什么呀。这句诗说出梅花和雪各有各的特色,至于纯洁更多的是雪的特点,二者的特点并不一致。通过排除法我们可以选出 B 选项。同样考查诗歌主题和内容的还有 2019 年四川宜宾翠屏区六年级的模拟考试。题目说的是:卢钺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借以说明什么?A.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大和住何事物都各有所爱该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诗句诗不是说了梅花不如雪白,雪却没有
22、梅花香,说明各有长。答案应该是 A 选项,剩下的各有缺憾、各有所爱这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聪明的你不知道有没有选对。5.嫦娥知识笔记:诗歌的前两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诗人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呢,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一个“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23、诗人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你可以体会下这个“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寂寞中的诗人,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李商隐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咱们一开篇就提到过,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历代诗人的想象中嫦娥过的该是多么寂寞的生活,如李白把酒问
24、月中所说“嫦娥孤栖与谁邻?”。此刻在孤寂的诗人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下穷碧海,上彻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好,这就是诗歌后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考点解析:由于嫦娥是教材中语文园地部分中作为略读诗词出现的,在期末考试中的频次不高,最常以默写题、
25、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咱们一块来看一道 2018 学年湖南永州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第 13 题:“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与下列哪个神话故事有关?A.嫦娥浣纱B 嫦娥下凡C 嫦娥奔月D.嫦娥捣药非常简单的一道题,你只需要知道这个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就可以做出选择。不知道你做对没有,没错,当然是嫦娥奔月的 C 选项。6.出塞知识笔记:这首诗里有一句最是耐人寻味,千年历史的风通过这一句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就是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写道:“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这句用了一个互文的修辞方法,就是说上下两句似乎说的是两件事,其实是
26、相互补充,互相渗透,从而表达着一个意思。请注意,这句诗你可不能翻译成“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这就割裂了文意,而要翻译成“依然是那秦汉时的月亮,秦汉时的边关啊!”用这类修辞方法的诗句很多,我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等等。再看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话不仅仅是诗人此刻的感受,也表达了历史的循环往复:从秦汉到唐朝,千百年来,“人未还”的悲剧一次次上演着。那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征人之出俱无还期”的悲剧呢?自然而然引出了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就是说,如果有像汉代的卫青、李广这样的大将军在就好了,定然让胡人不
27、敢南下牧马。这里诗人其实隐含了一层意思,即唐朝的边关战绩实在不行,如果有卫青、李广等名将在,肯定不是现在这个让人失望的样子。这里用到的,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典故。传说在汉武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入境侵犯当地的百姓,烧杀虏掠无所不为,为了打败匈奴,汉武帝一改他祖父、父亲的和平国策,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历史名将,如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这舅甥二人。还有一位终生不得封侯的,就是老将军李广,他是名将之后,汉景帝时,就开始守卫边疆,抗击匈奴。担任上郡等地的太守,能征善战。有一次,李广带领百人追赶三个匈奴士兵,杀二人,生擒一人。正准备返回时,发现了几千个匈奴骑兵,战士们很是惊慌,一看自
28、己这条小命不保啊,这可咋办?李广赶紧下马说:“大家都下马解鞍。”士兵一听急了,匈奴兵离我们只有二里来地了,现在下马岂不是必死无疑,李广坚定地说:“匈奴人以为我们必将逃跑,一旦如此就会追捕我们,现在我们下马解鞍,就是迷惑他们,让他们以为有大军埋伏啊。”后来,匈奴人果然怕了,不敢进攻。不想突然,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冲了过来,李广立即上马奔袭,将其射杀,然后一回来就立刻下了马。于是匈奴人更加确定是有埋伏,到了夜里,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率队偷偷逃走了。天亮后,李广四下一瞧,没人了。于是率军从容地回了大营。这个李广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善于箭术,相传他曾将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误认成蹲坐的斑斓猛虎,一箭射过去,
29、后来发现箭入石头深处,抜也拔不出来。卢纶那首著名的塞下曲说的就是这事儿。他一生与匈奴人打仗,大小七十多次,令匈奴人闻风丧胆,司马迁在 史记中写道:“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因此,李广“飞将军”的名号便流传了下来,成了爱国英雄的代表。考点解析:看一道稍微有些难度的试题,来自 2018 年河北保定清苑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第 5 题,下列关于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B.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这首诗既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30、的向上精神,又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C.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D.本诗流露了浓厚地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之情,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深恶痛绝之情。题干略微有些长,不过聪明的你一定可以选的出来。这首诗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选择的是 D 选项。7.凉州词知识笔记:“葡萄美酒夜光杯”,诗歌开篇就是一幅觥筹交错、
31、五光十色的宴饮场面。香醇的葡萄酿造的美酒在名贵的夜光酒杯中微微晃动,莹绿的玉光、沉红的酒色交相映衬,不禁令人心旌摇荡,好像刚一开始就已经有了几分醉意。接下来“欲饮琵琶马上催”,开篇所营造的醉熏沉沉的余裕气氛陡转变化,刚要举杯品尝美酒,突然耳中听闻弦弦急切的琵琶声,好像在催人痛快畅饮,也似乎在提醒士兵战事紧急、催人喝完赶快出发。你有没有听过弹奏琵琶的声音呢?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他曾这样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从这几句诗我们也不难感受出琵琶声的那种迫切之感,宴席中的兵将们听到这
32、种音乐,心中自然升起了十分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继续往下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诗是正在痛饮的人对旁人说话的口吻。伴随着声声切切的琵琶音调,军帐之中的将士一边大口品饮着美酒,一边对旁边的人说:“如果我醉倒在了战场之上,你可不要笑我糊涂。请你看看,请你想想,自古以来,征战天下的兵卒,奔赴沙场的有多少,能够从沙场回来的又有多少?”初初读来,这一问中好像充满了畅饮军士对朝不保夕的疆场生涯的哀叹,令人悲哀、唏嘘,正因为在战场之上、情形瞬息万变,一不小心就可能有去无回,所以才在此刻痛快畅饮,得意尽欢。然而再仔细体会,却能读出另一重截然相反的含义。“古来征战几人回
33、”,未尝不是一种已经将战场生死置之度外、不屑考虑的豪爽反问;“醉卧沙场”更是表现出饮酒兵将的不羁与豪情。这种理解脱离了“反战”主题的桎梏,与上文美酒、音乐的欢畅氛围也十分融洽。更重要的是,这样正体现出一种盛唐的气质。大唐国力昌盛、威服天下,整个时代的精神都是雄健刚劲的,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贩夫走卒,没有不受到这种时代氛围感染的,为国家开疆辟土、抵御外邦的军中将士更是精神焕发,包括为他们写诗立传的边塞诗人,也被渗透了这种精神气质。因此,以豪饮旷达的视角来理解这首诗,或许才是更贴合诗人原意的角度。考点解析:2019 学年河北保定定州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第 2 题,是这样出的,分值 13分:请你读凉州词
34、,回答后面的问题。1、有人说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读前两句,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在下面描述一下。2、酒宴过后,将士们就要奔向战场,等待他们的可能会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们先看第一题,这个其实是一句诗歌翻译题,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话把前两句翻译出来就可以: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的琵琶声催人出发应战。第二道题呢,则是一道诗句理解题,根据诗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可以想到将士们将要为国献身、捐躯、牺牲或死亡的悲惨结局。所以你就会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古诗考题里,古诗的翻译以及诗句的理解是很常见的。今后的古诗里,我还会给你讲解到其他类型的考
35、题。8.夏日绝句知识笔记:这首诗开头两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采用了对偶的手法,生对死,人杰对鬼雄。又化用典故,“人杰”意思是人中豪杰,史记高祖本纪中曾记载着汉高祖刘邦的言论,他说:“(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是对大汉三位开国功臣的称赞;“鬼雄”意为鬼中英雄,使用了屈原的九歌国殇中的句子:“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歌颂了那些奋战沙场、为国捐躯的战士英灵。这两句的意思是,人活着就应当成为建功立业的豪杰,死去也要成为马革裹尸的英雄。结尾的两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使用了这首诗的第三个典故。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之后,残虐无道,
36、横征暴敛,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天底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秦朝终于被推翻,而起义军也渐渐分成了两股势力,其中一方是汉王刘邦,另一方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战国时楚国名将的后代,他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又有雄才壮志,一开始跟着叔叔起兵,后来自立为王,秦朝灭亡之后,他与刘邦各率兵马争夺天下,本来在对战中常常占据优势,但是项羽这个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再加上刘邦非常善于使用计谋,使得刘邦的军队最后包围了项羽的楚军。面对强敌,项羽不得不带兵后退,退到了一个叫垓下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灵璧县,楚军粮草断绝,人马也快被打没了,陷入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项羽带领手下兵将不停地突围,仍然失败,最后被困
37、到一座小山上,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他这时也知道大势已去,心中反而升起一股豪气,面对山下成千上万的敌人,大笑着对手下人说:“我起兵八年,打过七十多场仗,未尝一败。今天我被困在这里,不是打仗不行,而是老天要我亡。现在,请各位拭目以待,看我如何痛快一战!”说完,他拍马冲下山坡,闯入密密麻麻的汉军中,奋勇厮杀,一嗓子吼得敌将胆战心惊,不断后退,又被他一刀砍翻。项羽问手下:“怎么样?”那些骑兵都钦佩地回答:“果然如大王所说。”项羽突围出去,又被汉军一路追赶,身边渐渐死得再无一人。最后他退到乌江边上,对岸就是他起兵的大本营。江岸边,亭长正撑着一只小船,看到项羽的身影,急忙迎上来对他说:“大王,江东还有
38、您的数十万子民,那里也足可以称王称霸,休养生息,等日后再来争夺天下。请您快随我坐船过江吧!”谁知道,项羽听了这话,却摇摇头,把身边的乌骓马托付给亭长,说:“我兵败如此,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有死战。这匹宝马跟随我南征北战多年,请你带它过江。”说完,项羽冲入敌阵之中,斩杀数百人,最后自刎身亡。李清照的最后两句诗,就是化用了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她说,人们至今仍然怀念那位勇武非凡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到死都要与敌人对抗拼杀,不肯逃亡退向江东。化用历史典故,是因为被现实所触动,目的是讽刺眼前的人或者事。据说,那位面对叛军、弃城逃跑的建康知府赵明诚,读了妻子的这首诗,羞愧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考点解析:我们再来
39、看一道2019年福建福州鼓楼区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第 16 题,题目是这样出的:夏日绝句中,诗人写到的历史典故有(多选)A.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B.屈原国殇里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C.秦末时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D.项羽和秦军交战,命令全军打破灶具、凿沉船只,带着干粮轻装上阵。注意这道题是一道多选题,我们之前讲到了项羽的种种丰功伟绩,不过关于D 选项,其实是讲到的关于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这个故事也非常有名,但是诗句中并没有提到,所以是个干扰项,你就不能选这个选项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
40、答案,都要从原文里去寻找,这也是一个答题小 技巧。你记住了吗?更多好课加星哥唯一微信369038639.别董大知识笔记:先看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里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平时,我们见过的云朵是什么样子的呢?没错,多是白云朵朵,或者乌云滚滚,但是,你见过黄色的云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对此,一种解释是,这里指的是天上的乌云,只不过在阳光下,乌云呈现出暗黄色,所以叫黄云。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你更喜欢哪一种解释呢?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两种解释为你营造的不同画
41、面,说说哪一种更符合你心目中对于离别场景的描绘。在这两句话里,“曛”是一个生字,你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形旁是个“日”,因为这个字就是指光线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右边是个“熏”字,属于它的声旁。“北风吹雁雪纷纷”,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甚至,你的身体可以感觉到置身其中的温度吗?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要与自己的朋友分别了,而这一别就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你是什么感受?什么心情?在充满失落、惆怅的离别之情的景物描写之后,高适没有容许诗的情感落入忧伤的低谷,而是笔
42、锋一转,“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人,意思是哪个人。君,即你,这里指董大。这是高适对友人的安慰与劝勉:“别愁前面的路上没有知己啊,普天之下,又有谁不认识你董庭兰呢?”可以说是充满信心与豪情!也正是这种激昂之情,使这首送别诗进入了一个意境开阔,立意高远的境地,从而成为千古名句,屹立于璀璨的诗词经典之中。考点解析:关于别董大的考题,最多的都是关于理解性默写的考查。例如 2019 年某省小升初模拟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听完了本讲内容的你现在应该可以脱口而出了:莫愁前路无
43、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另外,对于诗句的默写还要知道哪两句是写景的,哪两句是议论的诗句。如果题目要求让你标注出写景的诗句。答案自然是诗歌的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所以,你听完我这讲的内容后,快拿起笔把全诗默写一遍吧。10.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知识笔记:前两句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我们在前面说了,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六十首,分为四组,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季场景。那请你来试着判断一下,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呢?果树枝头上,一颗颗梅子已经由青色转成金黄,而杏子也正好肥硕成熟;在田地里,麦子开花,雪白一片,黄色的油菜花却寥寥无几,原来,已经是油菜结籽的时候了。你猜到了吗
44、?没错,这写的正是一幅江南初夏时节的农村景色。你瞧,金黄的梅子果和雪白的麦子花交相映衬,杏子成熟得快能采摘食用了,而油菜花才刚刚凋落、开始结籽粒呢。这两句诗中有四个意象,表现出初夏时节、农村田地里、植物的蓬勃生机,有花果、有颜色、有各自的成熟和生长,在对比之中,显得十分繁盛。好像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金黄和雪白的色彩,能够感受到江南温暖的气候,站在了麦田里、果树下,迎着阳光,享受着微风吹拂。接下来一句是:“日长篱落无人过。”篱落就是篱笆的意思。众所周知,夏天的白昼会比平时变得更漫长,太阳出得早、落得迟,可是,即便在这么漫长的一个夏日,整个白天也见不到院落篱笆旁边有人走动。咦,大家都去哪里了呢?试着
45、再往下读,寻找答案:“惟有蜻蜓蛱蝶飞”篱笆旁不见人影,只有几只蜻蜓和蝴蝶翩翩飞翔,在空中飞舞盘旋。好像也没有给出答案。其实,答案就藏在上面两句诗里。果树上的梅子和杏子都要熟了,田里的麦子在抽穗开花、油麦菜也正是结籽的关键时候,要松土、要施肥、要小心消灭病虫害,还要赶紧去收果子,不要让成群结队的小鸟趁机偷走,好多农活要干啊,这些可都离不开人手。漫漫长日,谁也没在家里闲着睡觉,其实都在田地里埋头劳动,为以后更大的丰收而努力呢。考点解析:这首诗除了考查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之外,还会这样考。问法一:诗中用梅子黄、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以填空的形式的对诗歌内容进行考查,这样的题目是比较简单的。空格处应填杏子肥和麦花白,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就不难作答了。问法二:诗歌中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惟有蜻蜓蛱蝶飞”。这种题型就是比较难的一种了,需要我们掌握这首诗用到的手法。“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明显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只要抓住手法,再根据诗歌翻译进行解释,就能够准确作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