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三、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及救治四、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五、煤气停送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六、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七、煤气管道漏气的处理八、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九、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与预防3、煤气与助燃物(空气或者氧气)充满在封闭的容器中;(二)煤气爆炸事故的危害1、造成重大设备损坏和工厂停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造成人员伤亡,它仅次于煤气中毒;3、造成环境污染;(三)煤气爆炸事故的产生原因1、工业炉送煤气点火时,先送煤气后给火种;2、工业炉送煤气时,烧嘴不严或者未关,点火前煤气已进入炉膛;3、
2、工业炉点火作业时,第一次未点着,接着进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点火, 造成爆炸(正确地操作是:第一次点火点不着,应查明原因,处理炉膛内的煤气等一段时间让炉内煤气从烟道抽出);4、煤气设备动火不处理干净就动火;5、煤气设备管道残存煤气处理不彻底,未经检测确认,就盲目动火;6、残存煤气处理不及时;7、煤气设备、管道应断开而没有可靠断开,只靠闸阀或者蝶阀切断煤气;8、长期闲置的煤气设备,不经再次处理混合气体,也不测试,盲目动火;9、煤气泄露处理方法不当;10、煤气设备、管道送煤气时,不做爆发试验,就点火作业;11、强制送风的炉子,发生蓦地停电,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未实行安全连锁,煤气窜入风管道内;12、煤气
3、设备检修,无统一指挥,作业混乱;(四)怎样预防煤气爆炸事故1、防爆防火的三原则:防止煤气泄露;。2防止煤气与空气接触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3在煤气区域内消除一切火源,避免积蓄热量;2、预防煤气爆炸的技术措施:(1)煤气设备和管道要保持严密,防止空气渗入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2)送煤气前,对设备和管道用蒸汽或者氮气把空气置换出去,然后再用煤气赶蒸汽或者氮气;(3)工业炉点火要先将炉内残留气体吹扫干净,先给火种后给煤气;如第 一次点火熄灭后应即将关闭煤气阀门,对炉膛内残留气体吹扫干净,再点火;(4)停煤气处理残存煤气后,需动火的检修的煤气设备,必须经检测合格 后方可动火;(5)长期闲置的煤气设备动
4、火,必须重新处理残存煤气,并经再次检测 合格;(6)在运行的煤气设备和管道上动火,应保持正压,只准用电焊,不许用 气焊,并应有专人监护,凡通蒸汽动火,作业中不许断气;(7)停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及时处理残存煤气,直到合格;(8)煤气用户应装有煤气低压报警器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以防回火 爆炸;(9)在距离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m范围内,严禁火源;(10)煤气设备时的电器开关、照明等均应采取防爆式的;(11)多单位、多工种、多部位煤气检修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五)如何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普通会造成煤气设备损坏,跑煤气,发生着火或者 中毒事故,或者发生二次爆炸。因此,处理煤气爆炸
5、事故时,要特殊谨慎。1、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事故单位要尽快通知公司分厂调度及安全部门前 来抢救。2、煤气爆炸发生在出口闸门以外的设备或者管道,还未着火时,应即将切 断煤气来源。向设备或者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冲淡残存煤气,以防止再次 爆炸,彻底切断煤气来源之前,有关用户必须止火,停用煤气。3、煤气爆炸发生在出口闸门以外,爆炸后又引起着火时,应按着火处理, 严禁即将切断煤气来源。4、因爆炸造成大量煤气泄露,一时不能消除时,即将指挥全部人员撤浮现 场,以防煤气中毒,然后按煤气危(wei)险作业区域规定进行处理:抢救人 员要穿戴防毒面具;抢救人员要穿不带铁钉的鞋;抢救人员要使用不产生火 花的工具;抢救
6、人员作业完成后清点人数;5、爆炸事故在未查明事故原因之前,不许恢复生产。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一)、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份是一氧化 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着火和爆炸,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计的损失,煤气管网作为公司三个重大危(wei)险源之一,如何维护好煤 气设备设 施,杜绝煤气事故发生是我们安全工作中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所以对我厂员工进行煤气安全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教育,已成为一项长久 而又重要的培训课题。(二)、高炉煤气的组成成份及主要特性高 炉
7、煤 气成份一氧化碳氢气氮气二氧化碳27-3055-578-12爆炸极限着火温度热值(kcal/ms)重度(kg/ms)比重下限上限30.8489.49700 9401.2950.9-1.1(三卜关于煤气压力:1 Kpa=1 OOOpa 1 pa=0.102mmH20 1 Kpa/cm2(1 公斤)=98066.5Pa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通过 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一氧化 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的240倍,从而明显降低血 液的携氧功能,
8、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发生中毒现象。(二)、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重复性、多发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频率 及严重程度高,特殊是在处理和抢救煤气中毒事故过程中,往往造成事故的扩 大化,引起更为重大的伤亡事故。(三)、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原因概括(1)新建、改建或者大修后的煤气设备,未经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产;(2)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发现;(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5)用煤气取暖或者点火器点火时熄火,阀门未及时关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6)在煤气设备附近逗遛歇息,或者在煤气作业时,由于非作业人员误入 作业区;(7)由于煤气设备的设计失误,如
9、放散管管口太低等等;造成煤气事故的这些原因,有操作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但是,最本 质的原因是作业环境煤气泄露严重。三、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及救治(一)、如何判断煤气中毒程度正确的判断煤气中毒的中毒程度,对于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 快进行急救是非常重要的。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按其中毒程度及症状可分为三度。1、轻度中毒症状:剧烈疼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视 物不清、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等,但无昏迷现象。2、中度中毒症状:多汗、烦躁、步态不稳、面颊、前胸、大腿内侧呈樱桃 红色;意识含糊、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全身疲软无力,双腿沉重麻木, 不能迈步,最初意识还可保持清醒,但想离
10、开危(wei)险区域而力不从心,不 能自救。3、重度中毒症状:全身痉挛,手脚冰凉;失去知觉,呼吸住手。(二)、如何进行煤气中毒人员的急救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和急救,是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拯救中毒人员 生命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决定性环节和措施。1、坚持三条原则:(1)先抢后救原则,首先将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和 煤气危(wei)险区域,安置在上风侧和空气新鲜处。(2)先救命后转送的原 则,对中度、重度中毒的,脱离中毒现场后,切记不抢救就再次搬运或者用 汽车送往较远 医院,以免引起死亡。(3)抢救者要防护的原则:所有抢救人 员必须戴好氧气或者空气呼吸器、安全帽;禁止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指挥 和进行抢
11、修;抢救活动必须2人以上在一起分组进行,并制定暂时负责人; 当抢救人员发生中毒等意外事故时,必须先抢救出发生事故的抢救人员。2、现场中毒人员的急救和处理:(1)对于轻度中毒者,如浮现头疼、恶心、呕吐者,使其脱离现场,安置 在空气新鲜处;或者适当进行补氧;或者闻氨水、醋酸以刺激呼吸中枢,其症 状可 迅速消失,待观察无异常表现时,可送至附近医院治疗。 对于中度中毒者,如浮现意识含糊、口吐白沫等,即将进行现场输氧, 并用车(车上不间断吸氧)送往附近医院治疗。(3)对于重度中毒者,如浮现失去知觉、呼吸住手等,应即将施行人工呼 吸或者强制苏生(用苏生器)。在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许用车送往较远医院,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气 安全 知识 培训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