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电疗法全解 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康复医学电疗法全解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电疗法全解 PPT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第三版第三版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电电疗疗法法电疗法一、直流电疗法二、低频电疗法三、中频电疗法四、高频电疗法直流电疗法概念有关的基础理论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一一.概念概念 方向、强度、电压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方向、强度、电压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直流电疗法方法称直流电疗法 特点:电流小,电压(特点:电流小,电压(80-100v80-100v),方向不),方向不变变 常用稳恒电流常用稳恒电流 二二.有关的基础理论有关的基
2、础理论1.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原子 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Cl-,HCO3-,PO42-2.无极分子和有极分子(偶极子)不带电分子无极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时,正负电荷相抵消而不呈电性有极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时,一端呈正电性,一端呈负电性(偶极子)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和导电的物质,含水分越多的组织,其导电性越好。优良导体:脑脊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 良导体:肌肉,肝脏,脑,肾 不良导体:结缔组织,干的皮肤、脂肪、骨等 绝缘体:头发,指甲4.电离 物质溶解于水中能够离解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的阴离子,如NaCl溶解
3、于水中分解为正电Na+和带负电的Cl-5.电解 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阴,阳离子分别向阳,阴极移动,从电极上失去或获得电子变为原子或分子直接析出,或再和溶剂发生作用形成产物的过程 阳极下阳极下-酸性物质酸性物质 阴极下阴极下-碱性产物碱性产物电极(+)水溶液 电极(-)Cl-失去电子直接析出 NaClNa+得到电子直接析出Cl-+HOH HCl+OH-Cl-+Na+Na+HOH NaOH+H+阳极 溶解 阴极 4Cl-4e4Cl 4NaCl 4Na+4e4Na +2H2O +4H2O 4HCl+O2 -4Cl-+4Na+4 NaOH+2H2 6.离子的水化及运动速度 在电场中,各种离子的运
4、动速度不同,当距离一定时,离子的运动速度与离子有效半径(包括水化膜在内)成反比 Ca2+Mg2+K+Na+,故速度慢,K+,Na+阴极下密度高,而Ca2+,Mg2+阳极下密度高 水化膜:厚度与离子的电荷密度有关7.蛋白质电离及其等电点(1)碱性下 COOH COO-Pr +OH-Pr +H2O NH2 NH2(2)酸性下 COOH COOH Pr +H+Pr NH2 NH3+等电状态:在达到某种酸碱度时Pr羟基释放的 H+相当于NH2-所释放的H+,Pr即形 成Pr COOH-的形式,此时Pr正电荷 NH3+(NH3+)和负电荷(COOH-)的数 量相等,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使Pr等电状态的
5、那种酸碱度人体体液偏碱:等电点偏酸8.电泳和电渗(1)直流电通过胶体时(蛋白质溶液)电泳:带负电的蛋白质向阳极移动电渗:水向阴极移动1.Pr较多COOH电离后形成COO-和H+,H+形成水合氢离子带正电,向阴极移动2.胶体等两相物质,当两相相接触且介电常数不同时,介电常数大的带正电(2)电泳和电渗的结果 使阳极下蛋白质密度升高,水分减少,阴极下蛋白质密度减少水分升高-蛋白质密度下降,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炎症消散蛋白质密度升高细胞膜致密,通透性下降水肿与渗出消散三三.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在阴极细胞膜渗透性增高,在阳极下细胞膜渗透性降低1.对离子浓度和细胞膜渗透性影响的改变
6、2.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1)使皮肤受到刺激释放组织胺引起三联反应pr分解组织胺(2)组织蛋白分解成血管活性肽(3)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直接通过轴突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3.改变组织的含水量电泳:(1)阴极下水增多,蛋白质易于吸收水而分解,膨胀,松弛,故软化疤痕(2)阳极下水减少而蛋白质增多,组织内渗透压增高,易于治疗慢性渗出性溃疡,多汗症4.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膜通透性的改变,影响膜内外的物质交换,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组织的兴奋性5.对CNS系统的影响(1)对CNS的作用-可影响CNS的兴奋与抑制(2)对植物系统的作用-反射性引起某些器官 和部位反应(3)对感觉神经的作用-有蚁走感,针刺感
7、,灼痛感(4)对运动神经肌肉的影响-平稳的直流电对 运动神经肌肉无收缩反应,只有断续的直 流电才对神经肌肉有收缩反应(5)中剂量的直流电通过神经时: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阴极下组织的兴奋性增高脊髓通电疗法上行直流电:阳极置于腰骶部,阴极置于后颈部,可以使反射过程兴奋性上升 治疗弛缓性瘫痪下行直流电:治疗舞蹈症、痉挛性脑瘫、截瘫直流电的两极对组织的影响作用阴极阳极离子浓度K+,Na+Ca2+,Mg2+相对增加 电极下PH值改变碱 酸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减低对蛋白质影响 使其分解使其凝固胆碱脂酶活性降低增高组织兴奋性提高降低对组织细胞影响使其疏松使其疏密对神经作用镇静镇静四四.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直流
8、电疗法的操作技术(一)治疗设备1.直流电疗机-利用晶体管,电压100v,电流1cm 优点:可吸收电极板下面的产物,以免化学灼烧使皮肤湿润,电阻下降,衬垫可使极板与体表紧密接触,电流均匀分布(二)治疗剂量1.成人治疗电流密度为0.03-0.1mA/cm22.儿童治疗电流密度为0.02-0.08mA/cm2(三)操作方法 1.检查-零位,导线,极性,量程 2.皮损,皮肤感觉障碍 3.电极,衬垫(温水),沙袋固定 4.导线的金属与极板紧密连接,防金属烧皮肤 5.复查机钮位置,导线极性,调节电流量由小到大 6.过程中询问有无感觉异常 7.结束后,旋转至零位,观察皮肤呈潮红 8.衬垫洗净,消毒晾干(四)
9、注意事项1.疗前说明情况(感觉,不移动体位,衬垫,不接触机器金属用品)2.拧干衬垫,不滴水3.拧电扭缓慢均匀,避免电击感4.治疗中不拨极性开关,量程开关或切断电源,变电流方向先将I0再改变5.多次治疗可有棕色斑丘疹,伴瘙痒,减轻反应,可用50%甘油或配置止痒液(Na2HPo4、NaH2Po4)6.严格操作,防化学灼伤,灼伤原因(1)局部皮损,未用绝缘物保护(2)金属物与皮肤直接接触(3)衬垫湿度不匀或太湿(4)衬垫太薄,不吸电解产物(使用缓冲液)(5)衬垫不平整,与皮肤接触不均匀(6)绷带,沙袋压力不均匀(7)治疗中移动电极,体位(五)常用治疗方法 1.额枕 2.眼部:眼-枕法 眼杯法(角膜,
10、巩膜与杯内液体接触)3.面部(面-肩胛区)4.耳部(外耳道-对侧耳前)5.鼻粘薄反射疗法(鼻粘薄-鼻唇沟)6.咽部(颈-颈后部)7.心前区(心前区-左背部)8.全身(肩胛区-腓肠肌区)9.脊柱区-颈,胸段和腰骶部 10.胃区-左季肋,背部 11.上肢-肩胛区,前臂 12.下肢-臀部,小腿腓肠肌 13.手指水浴 14.穴位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一一.概念概念n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n用直流电将附有电荷的胶体颗粒药物导入人体的方法称电泳疗法。二二.离子导入的原理离子导入的原理 阳离子从正极导入,阴离子从负极导入 反馈作用:局部发挥特有的药物作用三
11、三.离子导入相关问题:离子导入相关问题:入口:汗腺开口,足,手背 深度:可达1cm 电流密度:0.05-0.2mA/cm2 15-20min 常用药物:10%KI,10%CaCl2,HAc,NaBr,利多卡因,青霉素 10%CaCl2:用于氢氟酸烧伤三三.离子导入相关问题:离子导入相关问题:离子导入的深度及数量1.深度-最深可达1cm,真皮层2.导入量的影响因素 (1)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 (2)药物离子的性质 阳离子K+Na+,直径大Cl-,轻重 3.寄生离子存在的影响4.药物浓度-浓度低,离解度多,溶液中离子数 增多,导入增多 VB,VC,肝素5%以下,药物浓度 增多,导入
12、增多 肝素75%时,不再增加 5.皮肤状态:含水量增多,导入增多 儿童,青年老年 涂二甲基亚砜,药物导入量增多1倍三三.离子导入相关问题:离子导入相关问题:四四.离子导入的优缺点离子导入的优缺点(一)优点1.可以把药物直接导入浅的病灶并在局部保持高的浓度2.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由于离子堆的作用而显著延长3.不损伤皮肤,亦无痛苦,不引起胃肠刺激副作用4.兼有直流电的作用5.兼有神经反射的治疗作用 (二)局限性 1.作用表浅 2.导入药物量少和不能精确地控制 3.除了对局部有直接作用,对全身的影响较小,也较慢五五.药物离子进入人体后的去向药物离子进入人体后的去向 1.直接与组织发生反应 2.在皮肤内
13、形成离子堆 3.部分离子被血流带走 六:治疗方法六:治疗方法 1.衬垫法-浸药液的纱布作用于衬垫极上 2.水电浴法-药液倒入浴槽中 3.体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将药液以口服,肌 服,病灶,腔内注射等输入体内,体表相应做直流电治疗 4.体腔法-药液盛入特制的体腔电极 七七.离子导入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离子导入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1.神经科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肌无力症,功能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2.内科高血压病,胃溃疡,胃炎,胃肠痉挛,关节炎3.外科淋巴管炎,淋巴腺炎,慢性静脉炎,肌炎,肌痛4.五官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中耳炎,神
14、经性耳聋5.妇产科慢性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6.小儿科周围神经损伤留下的后遗症,手足抽搐症 7.皮肤科皮肤疤痕,皮肤溃疡,皮肤化脓性感染(二)禁忌症 恶液质,心衰,出血倾向低频电疗法概念基础知识低频电疗的分类和特点低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一一.概念概念 利用低频率(1000HZ)小电流(100mA)低电压(100V)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TITITTI三角正弦矩形梯形锯齿IT二二.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频率 f=1/T T=1/1000100ms的刺激时间,强度必须达到基强度。(2)刺激持续时间引起骨骼肌收缩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至少在1/100000秒以上(3)刺激强度
15、变化率指脉冲电流在单位时间变化的速度,即在单位时间内电压或电流增加或减少的数值(4)刺激电流的频率电刺激重复次数,应有一个适当的范围,超过此范围可使原先的有效刺激变为无效刺激。再次刺激与前次刺激的间隔时间必须大于有效不应期(二)促进局部血循环1.血管舒缩神经有调节2.引起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 机理(1)轴突反射(2)三联反应 小动脉直接刺激 轴突反射 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3)肌肉活动释放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刺激肌收缩ADP,ATP肌肉血管扩张血循增快(4)对植物神经的作用(三)镇痛作用 1、即时镇痛作用 2、延缓镇痛作用治疗几次后出现 机制:(1)神经机制 闸门控制学说 掩盖效应 皮层干
16、扰学说(2)体液机制:内源性与吗啡样物质 Enk(脑啡肽):3-4min End(内啡肽):3-4h 3.多次治疗的镇痛作用 (1)减少缺血缺氧 (2)减少酸中毒 (3)使有毒物质,致痛介质,代谢产物的排出 加速 (4)减少水肿 (5)改善营养代谢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 (1)泛化性抑制 (2)觉醒中枢(四)消炎作用 五: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五: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感应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睡眠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间动电疗法感应电疗法感应电疗法最早运用于临床治疗的低频电(法拉第电流1831)初始电流感应电流新感应电60-80HZ强度,频率,脉冲持
17、续的时间均不规则,双向、非对称性脉冲,时间短强度,频率,脉冲持续的时间均不规则,双向、非对称性脉冲,时间短f=60-80HZf=60-80HZ,T=12.5-15.7msT=12.5-15.7ms尖形正波尖形正波t t有效为(有效为(1.75-2.5ms1.75-2.5ms)生理特征(1)电解作用不明显:电灼烧机会小(2)有兴奋正常N-M的能力 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 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感应电疗法运用于锻炼肌肉,改善肌营养状况取得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废用性肌肉萎缩及平滑肌松弛性疾患习惯性便秘、宫缩无力、妊娠后腹壁松弛、内脏下垂、眼睑下垂等感应电运用于临床的新问题n感
18、应电运用于某类肌肉瘫痪患者疗效不佳感应电运用于某类肌肉瘫痪患者疗效不佳 失神经支配的瘫痪肌肉失神经支配的瘫痪肌肉n当使用感应电流时,正常肌群收缩明显多于病肌,当使用感应电流时,正常肌群收缩明显多于病肌,而且肌群容易疲劳而且肌群容易疲劳n失神经支配肌肉失神经支配肌肉-蠕动性收缩,速度慢,不应期蠕动性收缩,速度慢,不应期长。长。将电流波宽加大:200-1000MS频率调慢:0.2-0.8HZ波形的选择:三角波对病肌具有选择性刺激作用,对正常肌肉不引起明显收缩及疼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作用原理:作用
19、原理:三角波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选择性刺激作用三角波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选择性刺激作用技术参数:技术参数:P140P140治疗技术治疗技术 1 1:阴极为刺激电极:阴极为刺激电极2 2:刺激电极置于患肌或其运动点上,辅助电极置于肢体近:刺激电极置于患肌或其运动点上,辅助电极置于肢体近端或躯干端或躯干3 3:刺激强度:肌肉收缩而无疼痛:刺激强度:肌肉收缩而无疼痛4 4:刺激大块肌肉,可采用双向脉冲双点刺激法,将电极作:刺激大块肌肉,可采用双向脉冲双点刺激法,将电极作用于肌肉两端用于肌肉两端5 5:大肌肉或病情严重肌肉刺激可使用间断刺激法。:大肌肉或病情严重肌肉刺激可使用间断刺激法。6 6:刺激参数应
20、当随肌肉病情变化而改变:刺激参数应当随肌肉病情变化而改变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周围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萎缩内脏平滑肌功能失调:便秘等矫正畸形锻炼呼吸肌,锻炼及增强肌肉力量p低频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作用人们已可以随意控制p开始设想利用它有目的的收缩需要的任意肌肉或肌群,以代偿或代替失去的运动功能。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1.1.定义:定义:应用各种参数的电刺激作用于已丧失 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使 其产生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器官或 肢体已丧失的功能。2.2.原理:原理:当电刺激作用周围神经时,兴奋经神 经传至肌肉引起
21、肌肉收缩,诱发丧失 功能。3.3.治疗技术治疗技术(1)脉冲波组(1.8S)、频率20-100赫兹(2)体表电极和植入电极,前者电阻大电流 小,后者电阻小电流大,但操作复杂。(3)多通道微机控制、预置程序控制(4)对下肢瘫痪的病人进行步态训练,对上肢 瘫痪的重建手的握持及释放等4.4.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所致的各种肢体瘫痪、马尾或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中枢性呼吸肌麻痹等比较项N-M电刺激疗法FES治疗手段对失神经肌肉进行的治疗对器官或肢体已丧失功能的代替和矫正治疗对象下运动神经元的病损,引起的弛缓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应用的方波应用
22、三角波,波宽数十毫秒,f 2HZ 应用方波,波宽疏密波 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小动脉扩张,改善血循环:密波4.治疗作用:(1)止痛 止痛时间:间升波疏密波疏波和密波 止痛原理:与间动电作用时的掩盖效应及 消除纤维间的水肿压痛有关。(2)促进周围血液循环(3)兴奋神经肌肉组织5.治疗技术电流的选择 止痛:短期用密波,长期用疏密波或间升波 改善血液循环:阴极以密波作用,以疏密波作用局部 促渗出物吸收:疏密波 锻炼废用肌萎缩:断续波/起伏波 缓解肌紧张:疏密波或疏波电流量:1-2mA,2-3mA通电时间:每个部位:3-6min疗程:急:每日1次或每日两次 5-6日 慢:每日1次或隔日1次 10-12次电
23、极作用方式 痛点:阳极放在痛点近端,距阴极2-3cm 神经干:沿神经行走 神经根:相应节段并置 肌肉:小电极起点,大电极止点 上肢周围血管:锁骨内1/3上方,另一极放在 胸锁乳突肌前下中1/3交点附近 下肢周围血管:阳极放在颈部,阴极放在骶部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概念及特点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定义: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特点1、电阻明显下降,高频率交流电,无电解,作用深度加大,比低频,直流电作用深2、综合多个脉冲周期
24、的连续作用可引起运动神经兴奋,对感应电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神经肌肉,仍可兴奋,且不引起疼痛3、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镇痛作用不低于低频电疗5、软化疤痕,松解粘连(音频)一切疤痕组织腹腔内脏粘连(炎症,损伤,手术创伤,肠梗阻)静脉炎关节损伤,肌韧带炎注射药物后的硬结外伤后的血肿机化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音频电疗法).定义:用1000-10000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多采用频率在2000-8000HZ).分类:音频电疗法(1000-20,000HZ)超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3.适应症及禁忌症4.操作方法衬垫电流密度0.1-0.3mA/cm0.1-0.3mA/cm2 2治疗剂量:耐受阈、
25、感觉阈、运动阈15-20min/次,15-20次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5.注意事项()心前区不可放置()孕妇()电流强度防止过大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疗法)1.概述p使用低频电流与中频电流叠加,让中频电流的幅度及频率随着叠加的低频电流而变化的方法称调制中频电流p基本参数:调制波1-150HZ;载波频率2-8kHZp正弦波:正弦调制中频电流p方波,梯形波,锯齿波等低频脉冲电流:脉冲调制中频电流断续调制波间歇调制波(交替调制波)调制方式调制方式变频调制波(两种频率不同的调制波交替出现)连续调制波调制方式调制方式(正弦调制)(脉冲调制).作用特点:(1)含中频成分,具有中频电特点作用深(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医学电疗法全解 PPT课件 康复 医学 电疗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