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临证心得李平院长分解 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李平院长分解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手法临证心得李平院长分解 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刺临证心得针刺临证心得李平李平2013.05.252013.05.25学学 习习 内内 容容 毫毫 针针 手手 法法 要要 点点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针刺安全注意事项针刺安全注意事项针刺法则及针刺方法针刺法则及针刺方法一一 毫针手法要点毫针手法要点1.1.进针法进针法刺手合押手刺手合押手震颤式进针震颤式进针旋弹式进针旋弹式进针2.2.捻转与提插要素捻转与提插要素 捻转角度、频率捻转角度、频率 提插幅度、频率,方向及力度提插幅度、频率,方向及力度 手法操作时间手法操作时间3.3.针刺手法与补泻效应针刺手法与补泻效应疾病虚实性质疾病虚实性质机体虚实状态机体虚实状态刺激量与补泻刺
2、激量与补泻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平补平泻平补平泻二二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1.1.风池穴风池穴穴位解剖: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穴位解剖: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的分支。枕小神经的分支。n手法举隅手法举隅n1.1.直刺法:作用:健脑益髓、化瘀开窍。适应症:后直刺法:作用:健脑益髓、化瘀开窍。适应症:后循环供血不足、颈性头痛、落枕、失眠等。循环供血不足、颈性头痛、落枕、失眠等。n2.2.斜刺法:针刺时针尖朝向内上方斜刺法:针刺时针尖朝向内上方,向对侧
3、眼球方向向对侧眼球方向针刺针刺1.0-1.51.0-1.5寸寸,一般用捻转提插或提插泻法。作用一般用捻转提插或提插泻法。作用:是疏风解表、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开窍聪耳。适应是疏风解表、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开窍聪耳。适应症:外感风寒、头晕目疾等,此外,耳部疾患采用向症:外感风寒、头晕目疾等,此外,耳部疾患采用向耳部斜刺的方法。耳部斜刺的方法。n3.3.针向喉结:朝喉结方向直刺,针感可到达会厌部针向喉结:朝喉结方向直刺,针感可到达会厌部,得气后行提插捻转。作用:通关利窍、降逆开闭。适得气后行提插捻转。作用:通关利窍、降逆开闭。适应症:失语、构音障碍、吞咽不利以及梅核气等。应症:失语、构音障碍、吞咽
4、不利以及梅核气等。2.2.四神聪四神聪穴位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穴位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手法举隅手法举隅1.1.进针法:旋弹式进针进针法:旋弹式进针2.2.行针法: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行针法:小幅度、高频率捻转3.3.作用:醒脑益智,安神定眩作用:醒脑益智,安神定眩4.4.适应症:失眠,头晕目眩,抑郁焦虑,脑鸣等。适应症:失眠,头晕目眩,抑郁焦虑,脑鸣等。3.3.睛明穴睛明穴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睑内侧韧带、内直
5、肌、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睑内侧韧带、内直肌、眶脂体。浅层布有内眦血管、滑车上下血管及分支、眶脂体。浅层布有内眦血管、滑车上下血管及分支、滑车上下神经及分支。滑车上下神经及分支。手法举隅手法举隅 1.目内眦外上方陷中取穴。目内眦外上方陷中约目内眦外上方陷中取穴。目内眦外上方陷中约相当于目内眦角上稍偏外相当于目内眦角上稍偏外0.1寸处,此处通过解剖寸处,此处通过解剖观察是眼球和眼眶之间最大间隙的凹陷中,是深观察是眼球和眼眶之间最大间隙的凹陷中,是深刺而又不易出血的最佳位置刺而又不易出血的最佳位置,进针阻力小。进针阻力小。2.安全进针方向安全进针方向:闭目,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闭目,将眼球
6、轻轻推向外侧固定,右手执针浅刺进针。将针身形成弓形缓缓深入。右手执针浅刺进针。将针身形成弓形缓缓深入。针刺深度针刺深度:应控制在应控制在1.0-1.5寸以内,切忌暴力进针寸以内,切忌暴力进针和大幅度捻转提插。和大幅度捻转提插。3.适应症:眼底疾病,复视,斜视。适应症:眼底疾病,复视,斜视。4.4.水沟穴水沟穴穴位解剖:在口轮匝肌中;布有眶下神经的分穴位解剖:在口轮匝肌中;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上唇动、静脉。支和上唇动、静脉。手法举隅手法举隅刺刺 法:斜向上方向,捻转法:斜向上方向,捻转1周,行雀啄术。周,行雀啄术。量学要求:以眼球湿润或肌肤汗出为度。量学要求:以眼球湿润或肌肤汗出为度。作作 用:
7、开窍醒神用:开窍醒神适适 应应 症: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面症: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面 瘫、痛症等。瘫、痛症等。5.5.极泉穴极泉穴穴位解剖:在穴位解剖:在胸大肌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n手法举隅手法举隅n提插刺法: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上提插刺法: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上,肩部外展肩部外展,医者左手食医者左手食指放于极泉穴沿经下移指放于极泉穴沿经下移1寸处寸处(在肱二头肌与肱骨干之尺侧在肱二头肌与肱骨干之尺侧,肱三
8、头肌之前侧肱三头肌之前侧),拇指放于上臂外侧协助固定拇指放于上臂外侧协助固定,食指下按食指下按,可摸到一硬韧的条索状物可摸到一硬韧的条索状物,用食指拨动时用食指拨动时,可见手腕或手指可见手腕或手指有抽动样动作有抽动样动作,用左手食指固定之用左手食指固定之,右手持针刺之右手持针刺之,即会出即会出现明显的上肢或手指的抽动样动作。现明显的上肢或手指的抽动样动作。n适应症:上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适应症:上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6.6.曲池穴曲池穴穴位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穴位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布有前臂背侧皮
9、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手法举隅手法举隅毫针刺法毫针刺法1.斜刺斜刺 于肘横纹头斜刺于肘横纹头斜刺30度,向腕关节方向刺入,行度,向腕关节方向刺入,行提插手法,以针感下传至手腕为度。提插手法,以针感下传至手腕为度。适应症:上肢瘫痪、肢体疼痛适应症:上肢瘫痪、肢体疼痛2.直刺直刺适应症:发热、皮肤瘙痒、高血压适应症:发热、皮肤瘙痒、高血压7.7.合谷穴合谷穴穴位解剖:穴位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
10、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手法举隅手法举隅1.直刺:垂直于皮肤直入直刺:垂直于皮肤直入0.5-1寸寸适应症:感冒、头痛、惊厥抽动、口歪等。适应症:感冒、头痛、惊厥抽动、口歪等。2.斜刺:远心方向斜刺斜刺:远心方向斜刺适应症:手指活动不利、麻木、握固不伸等。适应症:手指活动不利、麻木、握固不伸等。3.透刺:向后溪穴方向透刺透刺:向后溪穴方向透刺适应症:头痛、偏头痛适应症:头痛、偏头痛n4.合谷刺合谷刺8.8.气海气海 关元关元穴位解剖:皮肤穴位解剖: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李平院长分解 PPT课件 针刺 手法 心得 院长 分解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