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胰腺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ppt
《脾脏胰腺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脏胰腺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概述脾脏检查常规采用二维灰阶超声。临床需要检测脾脏血流变化时,应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脾外伤、脾肿大、脾囊肿、脾肿瘤等多采用二维灰阶声像图,对良、恶性肿瘤一般仅可作提示性的诊断。脾脏局灶性感染包括脾结核,有时难以与肿瘤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加以判断。脾内钙化灶常为多种炎症愈合后的最终改变。脾动脉栓塞在脾实质内出现水肿、出血及坏死区,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大致确定脾动脉阻塞造成的梗死区。脾脾 脏脏1.通常不需进行检查前准备,必要时可行空腹检查。可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0-5.0MHz,亦可用相控扇形探头。2.常规检查多需行左肋间斜切和左肋下斜切。(
2、1)左肋间斜切,声束朝向脾门,切面经脾脏长轴时测量膊脏长径及厚径。声束转向头端,可观察脾上部膈下区。声束转向脾门下部,可观察胰尾与脾门的关系。再转向长轴可观察脾脏上极和下极,以及脾门处的脾血管。(2)左肋下斜切,脾肿大时,可观察脾肋缘下的厚度。【检查方法】3.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显示脾门及脾内血管分布,频谱多普勒可获得血流动力学的参数,二者结果相互比较,能更准确判断血流的状况。4.检查时应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脾实质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异常团块回声。如有占位病变,应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分布均匀度、形态等,必要时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1.超声基本上可明确提示的病变(1)脾肿大。
3、(2)脾含液性占位病变,如脾囊肿、多囊脾、脾脓肿等。(3)脾实性占位病变。(4)脾实质钙化灶。(5)脾外伤。2.部分病例结合声像图与临床病理情况及其他检查有可能确定病变的性质。(1)脾急性局灶性感染。(2)脾动脉栓塞。【注意事项】3.超声提供病理声像图改变但应进一步检查的病变包括下列两种。(1)脾实质弥散性回声异常。(2)脾实性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断。【适应证】1.疑有肝硬化者。2.门静脉高压症。3.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4.血液病。5.脾脏肿瘤。6.左上腹肿块。第二节第二节 脾脾 肿肿 大大【检查方法】1.常规左肋间及左肋下斜切扫查,选用2.0-5.0MHz凸阵探头,线阵亦可
4、用。2.采用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行左肋间扫查,以确定脾的上极及其周围情况,而后行左肋缘下纵向及横向移动扫查,以观察肿大脾脏的内部情况。3.寻找并确定脾脏下缘,同时观察脾门血管、脾切迹及副脾等情况。4.必要时,可用彩色超声与频谱多普勒检查脾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检查内容】1.门静脉高压症脾脏长径及厚度均增大,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可增宽,脾实质回声可以增多、增高、增粗,或无改变。有时可显示副脾。如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脾静脉及其脾内属支均增宽,脾内彩色血流信号增多、丰富。2.血液病脾脏可明显增大,形态发生改变,脾内回声偏低、增粗,脾门处血管内径可稍增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等可呈巨脾。3.感染性疾患与寄生虫病脾呈轻度肿大,形态无明显改变,内部回声可减低,分布多较均匀。4.脾肿瘤在脾脏内可发现异常回声的团块,而团块以外的脾实质回声常可正常。【注意事项】1.应认真观察脾脏的全貌,不要将肺气肿所致的脾脏下垂误为脾肿大。2.脾脏径线的测量受许多因素限制和干扰,测值的可重复性较差,不同时间不同医生测值差别可能较大。脾脏长大【适应证】1.左季肋部或左上腹锐器、钝器挤压伤后。2.脾脏穿刺后。3.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第三节第三节 脾脾 破破 裂裂【检查方法】1.用2.0-5.0MHz凸阵探头。2.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3.用肋间及肋下斜切面观察包膜连续性,注意脾包膜下及脾实质内有
6、无出血性暗区等。4.必要时,应检查左膈下、膀胱直肠窝、侧腹部等有无游离的积液征象,并粗略估计出血多少。5.条件许可或临床需要时,应检查腹部其他脏器的情况。【检查内容】1.脾包膜下血肿,脾外形失常,体积增大,内部回声密集增强,脾包膜光滑、完整,但可隆起,包膜与脾实质之间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所占据,呈“月牙”形。严重者,可呈梭形压迫脾实质,使其表面呈凹陷状。2.脾实质内血肿时,脾实质内部呈现一个或多个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部回声可不均匀,但未到达脾脏的表面、膈面或底面。有时可发现无回声区内有团块状高回声。3.真性脾破裂,高回声的脾包膜线常出现局部中断或不完整。该缺损呈无回声线状结构伸入脾实
7、质内,并可出现不规则形的回声增强或低回声、无回声区。同时,在脾周围可出现无回声区包绕脾脏,严重者可在盆腹腔内出现游离的无回声区。【注意事项】1.脾外伤超声检查,在能清晰显示脾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病人的翻动。2.病情危重但需进行超声检查时,应提醒临床医师先进行抗休克等治疗,待病情稳定或配备抢救措施后再进行检查,以免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3.脾外伤超声检查存在假阴性。如超声未能明确显示脾破裂的直接征象,但腹腔内出现游离液体时,应结合临床,不能完全除外脾破裂的可能。4.部分脾外伤病人可出现延迟性脾破裂,常在外伤后数天至两周间出现,而在外伤后的当时超声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因此必要时应重复检查。脾破裂
8、及脾周【适应证】1.副脾。2.腹部肿块疑及游走脾者。【检查方法】1.用2.0-5.0MHz凸阵探头,线阵探头也可。2.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3.采用左侧肋间、胁下或腹部扫查。4.必要时应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辅助检查。第四节第四节 脾脏先天性变异脾脏先天性变异1.副脾多位于脾门处,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清晰完整,内部回声细小致密与正常脾脏回声一致,无占位效应,脾门部或血管无压迫征象,超声易于检测。偶可发现脾血管与其相连。用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脾血管的彩色血流信号进入副脾。2.游走脾,在左季肋部脾区未能显示正常脾脏声像图,但可在中下腹部甚至盆腔发现类似脾脏形态和回声的团块。此团块可随体位转动而发生位移
9、,同时可显示脾门及其脾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可显示脾血管的血流信号及其走行。【检查内容】1.副脾可见于肝硬化脾肿大的患者。做脾切除的患者,明确其增大的副脾个数对临床有重要意义。2.游走牌可发生扭转而行急腹症检查,超声检查时应考虑到此种疾病的可能。【注意事项】副脾副脾【适应证】1.脾感染后。2.脾外伤保守治疗后。3.有其他脏器腺癌病史。第五节第五节 脾实质钙化灶脾实质钙化灶1.用2.0-5.0MHz凸阵探头。2.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3.采用左侧肋间、肋下或腹部扫查,观察脾实质整体回声分布。4.必要时应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方法】1.脾粟粒性结核后钙化,其脾实质内广泛分布直径
10、1mm左右的强回声点,数目达数十个以上,常无声影,脾脏其他区域回声正常。X线胸片常伴肺内多个钙化灶。2.脾非特异性感染,脾内钙化灶可小可大,常为单个,偶为数个,3mm以上钙化灶后方可呈明显声影。余脾回声常元改变。3.脾内出血后钙化,一般为脾外伤轻度经保守治疗后,随时间延长可在脾内出现强回声的钙化点或斑块,周围可见回声强弱不等的纤维化区。4.腺癌脾转移后钙化是因少数脏器的腺癌出现脾转移,可在转移性肿瘤内出现钙化灶。钙化灶可较大,后方声影明显。【检查内容】【注意事项】脾脏钙化灶常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数患者无症状,在超声体检中被偶然发现。脾钙化灶声像图的临床意义,应结合临床或由临床医师分析判
11、断。脾脏钙化灶脾钙化灶【适应证】1.左上腹不适或包块。2.肝囊肿或肝棘球拗病患者。3.脾区重度化脓性感染。4.脾动脉栓塞术后。5.某些手术后突发脾区剧烈疼痛者。6.脾肿瘤(皮样囊肿、淋巴管瘤)。第六节第六节 脾脏含液性病变脾脏含液性病变【检查方法】1.用2.0-5.0MHz凸阵探头,线阵探头亦可。2.多采用右侧卧位。3.在左侧第9-11肋间及肋下逐一扫查,观察全部脾区。4.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病变区的血流情况。1.脾囊肿,常为单个或多个,薄壁,后壁回声增高,后方回声增强,液性暗区内部无杂乱回声。2.多囊脾为大量大小不等囊肿。常占脾实质总体积1/3以上,常伴发多囊肾、多囊肝。3.脾脓肿其
12、壁厚,壁周围因实质炎症反应致回声增强,液性暗区内部有细小回声或伴坏死组织条块状沉淀。4.脾包虫无回声区呈圆形,囊壁光滑但较厚,典型者可有囊中囊等表现。有单囊型、多囊型(多子囊型)、囊实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检查内容】5.脾动脉栓塞,其二维声像图显示脾内出血、水肿、坏死等无回声区,彩色血流成像可确认脾动脉内流道中断部位,栓塞部栓子应为低回声小团块。6.脾淋巴管瘤,为低回声至无回声性肿物,常呈多房囊性,内部有细线样分隔,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瘤内未能显示血流。7.脾动脉瘤常在脾门处出现圆形或类圆形的无回声区,有时酷似囊肿,二维超声图像较难鉴别。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可见该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脉冲
13、多普勒可测及动脉血流。1一旦确定脾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肿穿刺引流。2皮样囊肿常酷似脾囊肿。但其囊壁较厚,可呈多房性,边缘欠规则。3某些脾脏液性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较难明确其具体性质,但应明确其为囊性或实质性肿块,并可建议其他检查。【注意事项】脾囊肿脾囊肿【适应证】1.脾肿大。2.脾肿瘤。3.上腹部肿块需与脾脏鉴别。4.体检。5.有淋巴瘤或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怀疑累及脾脏的患者。第七节第七节 脾脏实质病变脾脏实质病变1.用2.0-5.0MHz凸阵探头,线阵探头亦可。2.多采用右侧卧位,亦可用仰卧位。3.通过左侧肋间的逐个扫查,以获取脾脏不同断面的声像图,并通过呼吸动作来观察脾脏肿瘤与其他脏器的关
14、系。4.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以显示支配该占位病变的血供情况。【检查方法】1.血管瘤多数呈均匀的高回声病灶,边界清晰,外形多较规则;内部小蜂窝状暗区或见管道结构。常为单个,偶见2-3个。如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术检测常无丰富动脉血流进入瘤内,个别在瘤体周边测及点状或短线状血流。2.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称错构瘤)呈不均匀混合性回声病灶,可显示包膜。内部多数呈强回声或强弱不等的回声错杂分布,可伴强回声斑及后方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3.转移性肿瘤呈脾内一个或多个圆形局灶性病变,常具清晰包膜,周边可有低回声晕圈,内部回声随不同癌肿而呈多样表现,但因声分布常不均匀。彩色多普
15、勒血流成像见肿瘤外及内部有彩色血流信号。【检查内容】4.脾淋巴瘤在脾内出现多个低或弱回声的圆形实质性肿块,内部回声分布与均匀或不均,边界清晰但无明显的肿瘤包膜;随着肿瘤增大,低回声团块可相互融合或呈分叶状。个别呈蜂窝状低回声,内有条状分隔的强回声。彩色多普勒可显示瘤体内及周边彩色血流,并可测及动脉血流。5.脾血管肉瘤较少见,生长迅速。声像图表现牌实性肿块,体积较大,内部为不规则高回声,亦可有细弱回声。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肉瘤实质部分的肿瘤血供。【注意事项】1.脾脏肿瘤常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明确有无实性占位性病变,但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其良性或恶性。2.对怀疑为转移性脾肿瘤者应根据
16、临床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脏器以寻找原发病灶。3.尽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反映脾脏肿瘤的血供情况,但目前对脾脏肿瘤的诊断仍然多依赖于常规二维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如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则能对肿瘤性质做出确切的诊断。脾血管瘤脾血管瘤脾血管瘤动脉期脾血管瘤延迟期淋巴瘤脾转移淋巴瘤脾转移动脉期淋巴瘤脾转移实质期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胰腺是消化系实性腺体脏器,位于上腹膜后间隙的肾旁前间隙。二维灰阶超声是检查胰腺最常用的机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能帮助了解胰腺后方血管的血流情况.在条件可能时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诊断胰腺疾病。胰腺疾病主要有:胰腺弥漫性病变(急性和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病变、胰腺实性肿瘤。此
17、外,行超声检查还需注意对胰腺及其周围病变的鉴别,借以减少诊断的失误。胰胰 腺腺【适应证】1.胰腺炎症急性和慢性胰腺炎。2.胰腺囊性病变。3.胰腺实性肿瘤。4.胰腺外伤。5.胰腺和周围病变鉴别。【检查方法】1.胰腺检查常规采用2-5MHz探头,其中凸阵探头效果较佳。对小儿和瘦弱体型者还可加用5.0MHz探头。2.被检查者体位取平卧位、侧卧位和坐位及立位。3.探头常规沿胰腺长轴走行检查,同时辅以胰腺各部位的短轴超声扫查。4.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脾静脉旁观察胰尾。5.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和胆道、胃与十二指肠、胰腺周围的血管和胰腺的关系。6.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
18、胆道的全长。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超声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1.胰腺的形态、大小、轮廓、边界。2.胰腺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3.胰管的长度与内径。4.胰腺周围主要血管,胆总管,相邻器官与胰腺的关系。5.胰腺病灶的所在位置、数量、分布范围、大小、形态、边缘、回声强弱及其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影响。【检查内容】1.测量和判断胰腺的形态和大小。2.胰腺炎时胰腺肿大程度、实质内炎症侵袭程度、周围炎性液体积聚。3.判断和测量胰管扩张,发现胰腺结石。4.胰腺囊性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囊壁和囊液情况。5.发现胰腺内1.0cm以上的实性肿瘤,确认胰腺肿瘤的位置、形
19、态、大小、边缘和边界、内部回声等级和回声均匀程度。6.胰腺病变对胰腺后方血管的影响。7.胰腺外伤时小网膜囊积液积血,严重的胰腺破裂。8.区分胰腺病变和周围病变。【注意事项】胰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体表投影:上缘相当于脐上10cm,下缘相当于脐上5cm。胰腺的血管解剖胰腺的血管解剖胰头胰头 埋于十二指肠弯内,上方埋于十二指肠弯内,上方 是门静脉和肝动脉。右前是门静脉和肝动脉。右前 方为胆囊;后方是下腔静方为胆囊;后方是下腔静 脉;末段胆总管脉;末段胆总管 穿行于胰头实质后部。穿行于胰头实质后部。钩突钩突前方肠系膜上静脉;后方前方肠系膜上静脉;后方 是下腔静脉。是下腔静脉。胰颈胰颈前方是胃幽门,后方肠
20、系前方是胃幽门,后方肠系 膜上静脉穿行。膜上静脉穿行。胰体胰体前方是胃、小网膜囊;后前方是胃、小网膜囊;后 方腹主动脉;上缘为腹腔方腹主动脉;上缘为腹腔 干及其分支(脾干及其分支(脾A A、肝总、肝总A A 、胃左、胃左A A)胰尾胰尾位于脾静脉前方;前方是位于脾静脉前方;前方是 胃体后壁,直胰尾指脾门。胃体后壁,直胰尾指脾门。l l正常胰腺的声像图表现正常胰腺的声像图表现l1.胰腺位于腹膜后,是无包膜的脏器胰腺位于腹膜后,是无包膜的脏器l2.胰腺分头、颈、体及尾四部分胰腺分头、颈、体及尾四部分l3.胰腺长胰腺长1215cm,宽宽34cm,厚厚1.52.5cm,胰管位于胰管位于实质内,内径实质
21、内,内径0.2cml4.超声切面图像有蝌蚪形占超声切面图像有蝌蚪形占44%,哑铃形占,哑铃形占33%,腊肠,腊肠形占形占23%l2.扫查方法l以左肝、脾脏为透声窗,强调血管标记 正正 常常 胰胰 腺腺1.1.胰腺头、体、尾及管均在正常范围内胰腺头、体、尾及管均在正常范围内2.2.胰腺边界光滑整齐胰腺边界光滑整齐3.3.内部回声均匀,较肝脏回声稍强内部回声均匀,较肝脏回声稍强4.4.周围血管丰富,但内部血管较少周围血管丰富,但内部血管较少 胰腺切面示意图胰腺切面示意图胰腺检查方法胰腺检查方法1.1.患者空腹患者空腹8 8小时以上,晨起禁食并排便小时以上,晨起禁食并排便2.2.仰卧位或半坐位仰卧位
22、或半坐位3.3.切面:横切为主,有切面:横切为主,有15153030的斜切,配合的斜切,配合纵切纵切 正常 可疑 增大 胰头胰头2.0 2.12.5 2.6胰体、尾胰体、尾1.5 1.62.0 2.1胰管胰管0.2 0.20.3 0.3胰腺实用正常值 cm胰腺切线测量法(根据胰腺切线测量法(根据19771977年年WeillWeill法)法)1.1.胰头:位于下腔静脉前方;胰头:位于下腔静脉前方;2.2.胰体:位胰体:位于主动脉前方;于主动脉前方;3.3.胰尾:脊柱左缘。胰尾:脊柱左缘。头头体体尾尾AOIVCSP 胰腺长轴断面上腹横切扫查胰腺长轴断面上腹横切扫查 胰体横断面上腹纵切扫查胰体横断
23、面上腹纵切扫查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炎性病变炎性病变 急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局限性胰腺炎局限性胰腺炎 囊性病变囊性病变 胰腺真胰腺真/假性囊肿假性囊肿、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瘤/癌癌实性肿瘤实性肿瘤 胰腺癌、壶腹部肿瘤、胰岛细胞瘤胰腺癌、壶腹部肿瘤、胰岛细胞瘤【适应证】1.胰腺肿大程度判断。2.胰腺实质回声变化。3.胰腺周围炎性渗出。4.腹部和胸膜腔积液。【检查方法】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同时注意对全腹和双侧胸腔的检查。第二节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检查内容】1.胰腺弥漫性肿大的程度。2.回声变化,因声等级和均匀程度。3.胆道结石和炎症的有无。4.胰腺周围有无积液。5.
24、脾静脉清晰程度、血栓有无。6.腹水和胸水有无。【注意事项】1.急性段腺炎时不宜做胃饮水充盈下超声检查。2.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较快,必要时须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超声监测。3.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肿大程度和回声变化不明显。4.胰腺炎时周围肠管积气将影响胰腺的超声显示。5.患者剧烈腹痛、腹肌紧张等不适及探头加压检查,也会影响胰腺的显像。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 病因: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胰管堵塞,胰腺分泌过多,消化酶各种原因导致的胰管堵塞,胰腺分泌过多,消化酶溢出胰管致使胰腺本身和周围发生自身消化的过程。溢出胰管致使胰腺本身和周围发生自身消化的过程。诱因:诱因:胆系结石、饮酒、胆系结石、饮酒、ERCP 和穿刺活
25、检后和穿刺活检后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上中腹痛、持续加重、恶心呕吐、腹胀急性上中腹痛、持续加重、恶心呕吐、腹胀;血、;血、尿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 分为:分为:1.水肿型胰腺炎水肿型胰腺炎 2.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l1、胰腺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超出正常值,轮廓清、胰腺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超出正常值,轮廓清晰、整齐。晰、整齐。l2、实质回声减低,炎性发作时减低程度较少。、实质回声减低,炎性发作时减低程度较少。l3、胰管多无扩张,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胰管多无扩张,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受压变细。受压变细。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脾脏胰腺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脾脏 胰腺 超声 诊断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