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 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 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常见传染病防治常见的传染病n手足口病 n麻疹n水痘n腮腺炎n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2双手掌散在米粒大小水疱,圆形或椭圆形手足口病34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本病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手绢、牙杯、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做好小孩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防控本病的关键。5病原体抵抗力病原体抵抗力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儿不能将
2、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所以在阳光下曝晒物品是杀灭表面污染肠道病毒的有效方法,适合居家消毒。6病原体抵抗力病原体抵抗力n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肠道病毒,在环境、物品的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时,考虑首选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使用;n肠道病毒在50条件下可被迅速灭活,说明煮沸消毒、流通蒸汽消毒、压力蒸汽灭菌都是手足口病污染物品的有效消毒方法。在家庭内,病人的内衣裤用热水浸泡也可有效预防污染的传播。7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8传播途径传播途径n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
3、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肠道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大约2-10天,平均3-5天,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可持续经由肠道排出病毒,时间可达812周。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9易感人群 人是唯一宿主,人群对引起HFMD的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病人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暴发中5岁以下儿童常常占病例的90%以上。10n病因:肠道病毒n途径:消化道(粪口)、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n人群:5岁以下小儿多见n季节:四季n传染性:强n潜伏期:大约2-
4、10天n特征性病变: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1121314膝盖部位疹1516疱疹性峽炎症1718前驱期3天38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19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 20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21麻疹n病因:麻疹病毒n
5、途径:上呼吸道n人群:小儿多见n季节:冬春n传染性:强n潜伏期:812天n临床分期:四期n特征性病变:麻疹粘膜斑(柯氏斑)n预防:麻疹疫苗接种n隔离至出疹后隔离至出疹后5 5天为止,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天为止,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后1010天天。发病幼儿愈后凭社区证明返园上课。发病幼儿愈后凭社区证明返园上课。222324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水痘25 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 PPT课件 幼儿 常见 传染病 防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