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氢能重点产业链介绍.docx





《新能源:氢能重点产业链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氢能重点产业链介绍.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能源:氢能重点产业链介绍第一章:氢能产业链上游我国氢能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预期达到 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可再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 槽装机约80GW。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L3亿吨左 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约7,794 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4,051万吨,建筑领域用氢585万吨, 发电与电网平衡用氢600万吨。制氢路径及成本比较当前全球氢气年产能约7000万吨,我国氢气产能约3342万吨;国外市
2、场以天然气制 氢为主,占比约为75%;我国以煤制氢为主,占60%以上。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 极小,却是降低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正在得到全球范围 的大力推动。我国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比较广泛,但存在单体制氢能力 较小、电流密度小、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技术国内外均处于研发和 小量应用阶段,我国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在设备成本、催化剂技术、质子交换膜本身等 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因此,短期以成熟的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为主,中长期 为碱性、质子交换膜等多种制氢方式并存。其他制氢方式包括生物质制氢、光解水制 氢、核能制氢等,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发阶段
3、,尚无规模化应用。制氢工业副产氢亟待有效利用我国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可作为我国氢能发展初期的过渡性氢源。化石能源制氢过程 碳排放巨大,而在工业副产物中提取氢气既可减少碳排,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经济 效益。目前我国排空的工业副产氢产量约为450万吨,可供97万辆氢燃料公交车全年 运营。其中,PDH以及乙烷裂解副产氢约为30万吨,主要分布在华东及沿海地区;氯 碱副产氢约为33万吨,主要分布在新疆、山东、内蒙古、上海、河北等省市;焦炉煤 气副产氢约为271万吨,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地区;合成氨醇等副产氢约为118万 吨,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制氢一电解水制氢成本分析电解水制氢成本一般包
4、括设备成本、能源成本(电力)、原料费用(水)以及其他运营 费用。与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相比,碱性和PEM制氢技术在生产运行成本与设 备投资成本上均较为昂贵。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平价上网,尤其是对局部区域弃风 弃光的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电价有望持续降低。以目前的电解水平,当可再生能源电 价降至0.2元/kWh时,电解水制氢成本将接近于化石原来制氢成本。同时,随着制氢 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突破、电解槽能耗和投资成本的下降以及碳 税等政策的引导下,电解制氢技术在降低成本方面极具发展潜力。储氢运氢一三种形式的结合应用前景对于高压气态运氢运输,当运输距离为50km时,运输成本为3
5、.6元/kg,随着距离的 增加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当运输距离为500km时,氢气的运输成本达到29.4 元/kg。因此,长管拖车只适合短距离运输(小于200km)。液氢槽罐车运氢成本对距 离不敏感,当加氢站距离氢源点50-500km时,运输价格在元/kg范围内, 这是由于液氢成本主要来源于液化过程中的耗电费用,仅与载氢量有关,而与距离无 关。因此,液氢罐车在长距离运输下更具成本优势。管道运氢成本主要来源于与输送距 离正相关的管材折旧及维护费用,当输送距离为100km时;运氢成本仅为0.5元/kg。 但管道运氢成本很大程度上受到需求端的影响,在当前加氢站尚未普及、站点较为分散 的情况下,管
6、道运氢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氢能产业逐步发展,氢气管网终将成 为低成本运氢方式的最佳选择。第二章:氢产业链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在政策的支持下,2016-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逐年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 响,行业产量下滑至1199辆。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7352 辆,进入商业化初期。2020年,燃料电池商用车价格约为200万/辆,随着燃料电池系 统生产规模化与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在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5-10万辆的预期下,我们预计燃料电池汽车销售价格将以每年10%的幅度下降。氢燃料电池汽车结构氢燃料
7、电池汽车的核心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其结构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 储氢系统、冷却系统等。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氢气供给系 统、氧气供给系统、发动机控制器等构成。供氢系统将氢从氢气罐输送到燃料电池电 堆;由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和加湿器组成的供气系统为燃料电池堆提供氧气;水热 管理系统采用独立的水和冷却剂回路来消除废热和反应产物(水)。燃料电池系统产生 的电力通过动力控制单元驱动电动机,从而驱动车辆行驶,辅助电池则在需要时提供额 外的电力。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基本原理是氢气进入燃 料电池的阳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氢质子
8、和电子,形成的氢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 达到燃料电池阴极,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到达燃料 电池阴极形成电流。由于该过程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理论效率可达90%以上,具有很高的理论 经济性。不同于铅酸、锂电等储能电池,燃料电池类似于发电机,其在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是水,且整个过程不存在机械传动部件,因此没有有害 气体排放与噪声污染。2019年年产量规模达到百台以上的企业有四家,即上海神力、大连新源动力、江苏清 能、广东国鸿。国际燃料电池堆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加拿大 巴拉德(Ballard)公司、水吉能(Hydrogenics
9、)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瑞典PowerCell公司等,以产品销售、技术许可、合资建厂等方式在燃料电池堆输出总量上 达到1400多台,占2019年国内电池堆总量的46.7%,其中仅巴拉德一家就出货 1370台,占据进口电池堆的97%。双极板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结构件,起到支撑机械结构、均匀分配气体、排水、导 热、导电的作用,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电堆的体积、输出功率和寿命。双极板可分 为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和复合双极板。石墨双极板具有质量轻、稳定性强和耐腐蚀 性高等特点,但机械性能较差;金属双极板具有机械性能强、厚度薄、阻气性好等特 点,但易被腐蚀,寿命较短。复合双极板则兼具石墨板和金属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重点 产业链 介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