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练习0924(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x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练习0924(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练习0924(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班级_考号姓名总分1.根据材料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班级_考号姓名总分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一孟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一一陶渊明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一一秋瑾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一一诺贝尔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一一泰戈尔关于“生命”,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思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你对此是否有了更多的感触与思 考?请以上述名言中的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生活中的感
2、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附:写作指导【解析】第一步:明确话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第二步:抓关键词:光明和阴影。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本体。“光明”当指人生中的 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 方面;“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光 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关系; 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
3、成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转化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第四步:准确立意:综合上述分析,本材料可以立意为:人生既有痛苦,也有快乐,我们都要去经历,这 样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解析】第一步明确话题: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第二步抓关键词: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第三步理清关系: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 他人出色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 的时候: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第
4、四步准确立意: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 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解析】本则名言中的关键词很清楚:调和。围绕这一关键词,鲁迅先生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借此既阐释了 “调 和”的特定意义,也表达出对这样一种现象的价值判定。我们知道,鲁迅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最善于剖析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灵魂上的“劣根性”。他这句话正是对 “调和”这一 “劣根性”的形象展示。围绕这句话写作时,考生首先应该明白,对材料中的“调和”行为,鲁 迅是持不认同的态度的。基于这一事实,考生便不必从认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材料。下面的立意,均可作为本次写
5、作的基本观点:1 .“调和”的背后是权利的缺失2“调和”养育强权与霸道3 ,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4 .真正的调和是一种生存智慧5 .【解析】第一步明确话题:这两则材料讨论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要向他人问路的问题。路应该是一个比喻。第二步弄清喻意:路应该指的是人生之路,问路应该指的是听取他人的建议。第三步求异法。这两则材料表达的是相反的两种观点。首先我们抓住其中一则进行立意,这样就可以有两 个角度:(1)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2)多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少走弯路。接着, 我们还可以抓住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对比中得到启发。这两则材料,对于人生道路,一个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一个强
6、调要虚心求教,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有第3个立意的角度: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 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6 .【解析】这三句话中,第一句强调不争,并将这“不争”提升到“不屑”的层面。这句话既有一种孤傲,也有一种 洞察与豁达。第二句强调“争”的积极性,赋予“争”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的厚重价值。第三句则 双向展开,既关注“争”的建设性,又注意到“争”的破坏性。归总这三句话可以发现,单纯谈“争”或“不争”,都注定存在思维缺陷。唯有把“争”放到特定的
7、问题情 境中探究,理清什么事该争什么事不该争、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才能形成相对科学的认知。写作时不妨这样立意:L事关个人利益时,可争可不争。2 .事关做人原则或群体利益,必须据理力争。3 .理性竞争,才能达成双赢。4 .争是一种进取,不争是一种坦然。【审题立意】审题:材料中的三位名人名言侧重点分别是:(1)方志敏:无论祖国处于怎样艰难的境地,我们都要对祖 国充满信心。(2)陶行知:爱国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3)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中,才是最有意义的。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就是:爱国,就要对祖国有信心;爱国,就要与祖国共奋进。方志敏的话表明,尽管中国当时比较贫穷,
8、但我们仍要爱他,要相信她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陶行知的话说 明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爱国作为本分。黄大年的话可以理解成千万个人献身于祖国的 爱国情怀,可以推动人类前进的历史潮流,而个人可以因此而自豪。三位名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了爱国的 道理。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结合材料来谈爱国。什么是爱国?根据材料概括出爱国的定义,就是对国家不讲条件的热爱,出于本分的热爱,推动国家向前 发展的热爱。为什么要爱国?爱国是本分。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有他的祖国,祖国养育了我们,祖国又是属于每一个人 的,那么,让祖国更加更加美丽、更加强大,就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爱国是自豪的。能为祖国
9、做出贡献,是 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为新中国科技腾飞 毅然回到祖国的科学家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人们,他们都是爱国者。怎样去爱国?首先要坚信我们的祖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正在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各方面在飞速发展,没有理由不看好我们的祖国。作为中学生,现在当然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报效 祖国,为祖国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立意:(1)我与祖国共奋进;(2)祖国发展我成长;(3)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审题立意】这个作文题有多句名言警句,考察同学们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的认知。审题时要异中求同,寻求各 句话
10、之间的联系点:个人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某人的话涉及人与历史的关系;加缪的话认为人要把握现在;爱因斯坦的话指出人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社 会,都必须坚守高贵的品质。能正确看待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并立足于这个时代,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 量,视为最佳立意,这样最能写出深度,体现思辨思维。【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提供了一则哲人名言作为材料,要求考生读材料,谈感想。从命题形式上看,属于给材料作 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对题供材料的正确解读和恰当利用。多数考生都会选择议论文体,那么,审题立意 时要注意哪些因素呢?首先,宜将哲人说过的这句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思考,不宜肢解成两个独立的句子。也就是说,
11、应该将“向后看”与“向前看”联系起来立意构思,而不应该仅谈其中一面,舍弃另外一面。命题者设计的启 导语是:“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 ”明确提示考生,哲人所说的“这句话”是一句话,是一个由两个条件复 句组成的并列复句,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感想”应该建立在“这句话”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是“这句话” 中的某个分句。据此,命题者制定的评分标准中规定:“仅谈一点,视为基本符合题意这样评判是有一定 道理的。当然,将“向后看”与“向前看”联系起来立意构思,并不意味着必须双管齐下,平均用力。除了阐说二 者辩证关系的“均衡立意法”外,采用否定一方肯定一方的“取舍立意法”(例如“人生应当永向前)、一方为 主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4 高考 复习 名言 警句 材料 作文 练习 0924 10 写作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