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docx
《海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应用 导则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 年 12 月目 录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BIM 应用策划33.3 BIM 组织实施43.4 模型要求 53.5 装配式建筑要求 64 设计阶段 BIM 应用技术点 74.1 一般规定 74.2 项目场地比选 74.3 概念模型创建 84.4 建设条件分析 84.5 项目场地分析 94.6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 94.7 设计方案比选 104.8 各专业模型创建 104.9 建筑、结构模型的整合检查 124.10 面积明细表统计 124.11 管线综合 134.12 竖向净空分析 1
2、34.13 装配率审查 134.14 预制构件超限检查 144.15 预制构件短暂工况验算 144.16 设计模型审查 154.17 规范审查 154.18 设计成果交付 165 施工阶段 BIM 应用技术点 175.1 一般规定 17I5.2 图纸会审 175.3 施工深化设计 18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195.5 空间优化 195.6 虚拟漫游 195.7 场地布置 205.8 施工方案模拟 215.9 可视化交底 215.10 预制构件加工与装配 225.11 构件堆场优化 235.12 施工进度管理 245.13 施工成本管理 255.14 质量与安全管理 255.15 施工监理
3、 265.16 竣工模型交付 276 运维阶段 BIM 应用技术点 296.1 一般规定 296.2 空间管理 296.3 设备设施管理 306.4 能源管理 316.5 绿色健康管理 326.6 装配式内装修管理 32附录 A 模型精度 34附 条文说明 48II1 总则1.0.1 为指导和规范海南省建筑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推动工程建设信 息技术发展,提升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海南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包括拆 除)内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1.0.3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除应遵循本导则外, 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 行相
4、关标准的规定。12 术语2.0.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在建筑工程及设施设备全寿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 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信息模型。2.0.2 模型深度 level of design model detail模型中信息的详细程度,包括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2.0.3 模型交付 delivery of design model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应用需求,将设计模型信息(已按要求完成的模型信息) 传递给需求方的过程。2.0.4 BIM 总协调方 general coordina
5、tor of BIM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对 BIM 的实施进行统筹、协调管理的参与方。2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BIM 应用宜覆盖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阶段, 也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应 用于某些环节或特定任务, 并且后阶段数据宜基于前阶段数据生成。3.1.2 BIM 应用的目标和范围应根据项目特点、业务要求及工程项目相关方BIM 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3.1.3 BIM 应用实施应遵循下列原则:1 参与方职责范围应保持一致性原则。2 采用的 BIM 软件版本及接口应保持一致性原则。3 BIM 模型维护与项目实施应保持同步原则。3.1.4 BIM 应用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的准确
6、性、完整性和物理安全性。3.1.5 BIM 应用过程中应建立数据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有关规定。3.1.6 宜采用 BIM 技术对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建设项目进行全流程信息化 管理,在数据共享、协同管理及可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应用推广。3.2 BIM 应用策划3.2.1 工程建设项目应事先进行 BIM 应用策划, 并遵照策划进行 BIM 应用的过 程管理。3.2.2 各阶段 BIM 应用策划应与项目整体计划相协调一致。3.2.3 BIM 应用策划宜明确下列内容:1 BIM 应用目标;2 BIM 应用范围和内容;3 人员组织架构和相应职责;4 BIM 应用流程;5 模型创
7、建、使用和管理要求;6 行业及地方 BIM 资源库;37 信息交换要求;8 模型质量控制和信息安全要求;9 进度计划要求;10 应用成果及交付要求;11 软硬件等基础条件。3.2.4 BIM 技术应用模式可分为全寿命期应用和阶段性应用:1 全寿命期应用,应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全寿命期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2 阶段性应用,可选择工程项目全寿命期中某些阶段应用 BIM 技术。 3.3 BIM 组织实施3.3.1 建设单位可自行管理, 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总协调方) ,实施项目 BIM 应用全过程管理。3.3.2 BIM 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应履行以下职责:1 建设单位应组织策划项目 BI
8、M 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 BIM 应用目标、 技术应用点和应用要求,接收通过审查的 BIM 交付模型和项目成果。2 BIM 总协调方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指南,制定项目 BIM 应用具体实施方 案、确定 BIM 应用技术点及组织管理和实施,并应审查项目各阶段参建方提交 的 BIM 成果,出具审查意见,协助建设单位进行 BIM 成果归档。3 设计单位应按照 BIM 应用方案的要求实施及提交成果,并按照 BIM 总 协调方的审查意见修改落实。4 施工单位应按照 BIM 应用方案的要求提供 BIM 建设管理成果,并按照 总协调方的审查意见修改落实。5 监理单位应按照 BIM 应用方案的要求审阅 BIM 模
9、型, 提出审阅意见; 并配合 BIM 总协调方,对交付的 BIM 模型正确性及可实施性提出审查意见。6 造价咨询单位应按照BIM 应用方案的要求采用 BIM 应用软件对工程量 进行统计,用 BIM 技术辅助进行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结算工作;根据合同要 求提交 BIM 工作成果,并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7 运维单位宜基于前阶段 BIM 应用成果搭建统一的项目运维管理平台, 并4应保证项目运维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 根据需要协助建设单位向项目 所在城市的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提供项目模型。3.3.3 工程项目相关方应建立 BIM 应用协同机制, 宜搭建基于 BIM 的协同管理 平台,制定模型质
10、量控制措施,实施 BIM 应用过程管理。3.3.4 工程项目各阶段交付模型时应采取下列质量控制措施:1 将模型与工程项目之间进行符合性检查;2 对模型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查;3 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间的符合性检查;4 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3.4 模型要求3.4.1 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 应根据各个阶段、各项任务的需要创建、使用和管 理模型。3.4.2 模型应由模型单元组成, 模型信息单元应包括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3.4.3 模型的精细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1 BIM 模型精度等级划分应包含几何表达精度等级(Level ofdetail Graphics, 以下简称 LOD-
11、G)和信息深度等级(Level ofdetail Information,以下简称 LOD-I)。2 几何表达精度等级划分(LOD-G) 、信息深度等级划分(LOD-I) 和各专业 模型交付深度应按本导则附录 A 的规定采用。3.4.4 各阶段模型宜按照统一的规则和要求创建,当按照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 各模型应协调一致,并能够集成应用。3.4.5 模型创建宜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原点和度量单位, 当采用自定义坐标系时, 应通过坐标转换实现模型集成。3.4.6 模型元素宜具有统一的分类、编码和命名规则, 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模型元素信息的命名和格式应统一。3.4.7 若发生变更, 应更新模型、
12、模型元素及相关信息, 并记录工程及模型的变 更。3.4.8 在建筑项目全寿命期的 BIM 应用过程中,建筑项目参与方应建立模型共 享与交换机制,以保证模型数据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传递。53.5 装配式建筑要求3.5.1 装配式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中, 宜在建筑设计、 深化设计、 构件生产、 构件 运输、现场安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应用推广 BIM 技术。3.5.2 装配式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中,宜采用装配式建筑全流程集成应用 BIM 平 台,汇聚装配式建筑各阶段应用软件和管理系统, 将装配式建筑全流程中的信息 数据和应用软件集成,实现项目成本优化和质量控制。64 设计阶段 BIM 应用技术
13、点4.1 一般规定4.1.1 设计阶段 BIM 技术应用点应按照概念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等阶段分别确定。4.1.2 设计阶段 BIM 技术应用点可按照表 4.1.2 中内容实施。表 4.1.2 设计阶段 BIM 技术应用点BIM 技术应用 点概念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 查阶段项目场地比选概念模型创建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场地分析建筑性能模拟分 析设计方案比选各专业模型创建建筑、结构模型 的整合检查面积明细表统计管线综合竖向净空分析装配率审查预制构件超限检 查预制构件短暂工 况验算设计模型审查规范审查设计成果交付说明:1.表中“”项为应采用的设计应
14、用阶段;“”项为宜采用的设计应用阶段。4.2 项目场地比选4.2.1 项目场址比选的主要内容应包括:71 优先选用数字城市基础信息,建立场地 BIM 模型。借助软件分析项目 选址的各项因素,如交通的便捷性、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等。2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项目选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项 目选址。4.2.2 项目场址比选的主要成果应包括:1 包含场地区域位置、指北针、风玫瑰、经纬度等信息的场地 BIM 模型。2 基于场地 BIM 模型的各项分析成果,包含总用地面积,开发强度,容积率控制等。4.3 概念模型创建4.3.1 概念模型构建的目的是建立项目三维概念模型, 依据模型分析判断项目与 周
15、边城市空间、群体建筑各单体间的适宜性, 以及建筑的体量大小、高度和形体 关系,并运用软件进行初步的日照和通风模拟分析,形成最终成果。4.3.2 概念模型构建主要内容包括:1 分析用地的各项规划指标,确定构建三维概念模型的各项形体参数和主 要造型材料参数。2 建立三维概念模型。3 根据概念模型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分析。4.3.3 概念模型构建主要成果应包括:1 三维体量模型。模型包括建筑各项空间尺寸信息、外部表皮材质信息等。2 相关分析图表与报告等。4.4 建设条件分析4.4.1 建设条件分析应用于策划与规划阶段。要求运用三维模型, 形成相应的图 表与建设条件指标,作为项目进一步设计的依据。4.4
16、.2 建设条件分析应用点主要内容应包括:1 完善模型并从模型中形成相应建设条件。2 将概念模型相应内容纳入到策划书或规划报告中。84.4.3 建设条件分析应用点主要成果应包括:1 项目策划书暨规划报告。策划或规划文件相应数据与模型信息保持一致, 策划书应满足建设单位项目前期申报的深度要求, 规划报告应满足委托单位审批 要求。2 项目三维模型,模型应反映建筑的基本外部特性及空间尺寸、朝向、位 置,并指导后续设计。4.5 项目场地分析4.5.1 场地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三维场地模型后, 运用各类分析软件, 分析建 筑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提供可视化的模拟分析数据, 以作为评估设计方案选 项的依据
17、。4.5.2 场地分析应用点主要内容应包括:1 收集准确的测量勘察数据。2 建立场地模型,模拟分析场地数据, 如坡度、方向、高程、纵横断面、填挖方、等高线等。3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5.3 场地分析应用点主要成果应包括:场地模型和场地分析报告。4.6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4.6.1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 运用专业的性能分析 软件, 对建筑物的可视度、采光、通风、人员疏散、结构、能耗排放等进行模拟 分析,以提高建筑项目的性能、质量、安全和合理性。4.6.2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应用点主要内容应包括:1 收集准确的数据。2 建立各类分析所需的
18、模型。3 分别获得单项分析数据,综合各项结果调整模型,寻求建筑综合性能平衡点。4 根据分析结果, 调整设计方案, 选择能够最大化提高建筑物性能的方案。94.6.3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应用点主要成果应包括:1 专项分析模型,其深度应满足该分析项目的数据要求。2 模拟分析报告,报告应体现建筑信息模型图像及分析数据结果。4.7 设计方案比选4.7.1 设计方案比选的主要目的是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对 应的设计方案模型。通过运用 BIM 软件创建或局部调整方式, 形成多个备选的 设计方案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机电) ,宜将设计方案模型导入电子沙盘软件、 三维渲染漫游软件中, 进行比选,
19、使项目方案的沟通讨论和决策在可视化的三维 仿真场景下进行,实现项目设计方案决策的直观和高效。4.7.2 设计方案比选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 收集准确的数据。2 搭建包含方案的完整设计信息的 BIM 模型。确保二维设计图纸与模型一致。3 比选各备选方案模型的可行性、功能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等指标, 以及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及模型。4 比选各备选方案模型的效果图、漫游动画视频等可视化成果, 以及对城 市层次空间、建筑色彩、城市文化统一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及模 型。4.7.3 设计方案比选的主要成果应包括: 方案比选说明、设计方案模型、效果图 及漫游动画视频。4.8 各专
20、业模型创建4.8.1 各专业模型创建宜在初步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使其满足施工 图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 使得项目各专业的沟通、讨论、决策等协同工作在基 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情境下进行, 为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及后续深化设计等 提供基础模型。其中, 机电专业模型在初步设计阶段有相应的局部应用, 但主要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104.8.2 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及成果应包括:1 应用单位根据项目应用方案制定配置方案,包括统一的文字样式、字体 大小、标注样式、线型等。2 模型创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 收集准确的数据。2) 根据设计方案模型或二维设计图建立相应的 BIM 模型。3) 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建筑 信息 模型 BIM 技术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