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老行为的地理选择研究.docx





《老年人养老行为的地理选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养老行为的地理选择研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年人养老行为的地理选择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和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的日益严重,如何缓解我国各个地区养老困难、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老人的个人、家庭情况,以及当前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阐述,再通过调查问卷法,收集问卷数据研究上述养老行为对地理选择的影响。根据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对缓解养老地区的养老压力提供可学习、可应用的意见和相关的保险行业建议。【关键词】养老行为;养老地理选择;老年人口迁移 注:本论文(设计)题目来源于教师的国家级(或省部级、厅级、市级、校级、企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 B
2、2019233 。The research of elderlys behavior effecting the geographical choices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severity of uneven pension resources in China, how to relieve the difficulties in providing for the aged and realizing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
3、ed pension resources, become the problem that urgent need to solve at the moment. Firstly, we will survey the personal factors and family factors of the elder, and analysi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is composition. Secondly, researching th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i
4、s important for us. Thirdly, using and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 to reach the elderlys behavior effecting geographical choices is a critical step. Finally, we can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hat how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providing for the aged and the insurance industry.Keywords Pension behavio
5、r The geographical choic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Migration of the elder目 录1 前言12 养老金对地理选择的影响32.1 养老金制度32.2 我国目前养老分布情况32.3 养老金差异对养老地区的选择33 个人及家庭因素对地理选择的影响53.1 老人自身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偏好53.1.1 年龄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53.1.2 性别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63.1.3 受教育程度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63.1.4 收入和养老储蓄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73.2 家庭因素对地理选择的影响73.2.1 子女的经济情况对老年人养老地理选择
6、的影响83.2.2 子女的家庭情况对老年人养老地理选择的影响84 被选择地区环境对养老行为的影响94.1 自然、经济环境对老人地理选择的影响95 老年人调查问卷数据分析105.1 数据来源105.2 被调查者基本数据分析105.3 养老金水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115.4 个人因素数据的养老分析125.4.1 年龄对养老地区选择数据分析126.4.2 性别对养老地区选择数据分析145.4.3 受教育水平对养老地区选择数据分析155.4.4 收入水平对养老地区的选择数据分析165.5 家庭因素对养老地区选择影响的数据分析175.5.1 子女经济情况对养老地区选择的数据分析175.5.2 子女家庭情
7、况对养老地区选择的数据分析185.6 被选择地区环境的数据分析185.6.1 回归模型检验206 建议236.1 针对数据分析的建议236.1.1 针对不同老年人劳动力的建议236.1.2 推行不同的养老方式236.1.3 减缓各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差异246.1.4 保险行业针对性建议25参考文献26致 谢281 前言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龄化,老龄化的产生在经济、社会、国家安定管理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如何更好地给老人养老成为了各个国家迫切解决的难题,学术界的学者纷纷研究如何解决养老问题。中国亦是如此,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各个方面快速增长的状态,随着
8、老年人口和卫生福利的增加,我国的老龄人口快速上升。截止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40005万人,其中69周岁以上人口占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据统计,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对比2011年,在2017年上升了36%,这意味着每100个劳动者需要多抚养2个老年人,据专家预测在2020年人均人口抚养比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30年甚至有可能会突破20%1,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刘厚莲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人倾向于回家养老2。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会选择不同的地区作为养老地,养老地区不止局限在家乡。老年人在进行养老地转移的这个动作称为迁移。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迁移的老人对养
9、老地区的选择,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即促使人口迁移到其他地区的力量和吸引外地人口迁入本地区的力量,两种力量单一或者同时作用所导致迁移的行为称为推拉理论。讨论迁移老人迁出常住地的影响因素,以及迁入地的吸引因素。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迁移人口已经达到26139万人,流动人口全家一起迁移和在迁入地长期定居的趋势逐渐明显,老人跟随子女迁移的方式也日趋增多3。老年人口的逐渐上升,劳动者的平均抚养人数慢慢变多,老年人的迁移造成部分地区进入重度养老城市,造成迁入地区养老压力上升,这一个个现象都在提示我国的老年问题在逐渐加重,如何解决我国养老资源分配不均,完善养老体系成为当前之急。我国目前的养老制度呈现的非
10、统筹管理,不同的省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养老金发放标准是不一样的。研究出不同老人对养老地区的偏好选择,找出影响最大的养老方式,提出解决方案,使得该地区的养老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养老问题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和谐,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若解决不好可能会导致群众幸福感降低,严重甚至会导致政治动荡。因此了解清楚老人养老行为之间的共同行为特点,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缓解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并完善养老体系,成为了本课题研究的最主要意义。目前阅读国内外资料和文献,多数学者主要是研究某一地区的养老情况、养老政策,或某一地区老人的养老方式,从而提出对该地区养老困难的解决方法。较
11、少对老年人的养老行为进行某一具体因素的分析。本论题将对因养老行为所引起养老地区偏好性聚集进行分析,针对研究老年人的不同养老行为,观察其养老行为是否与地理选择有关。在本文中,养老行为概括性地分为不同地区养老金高低、老人自身与家庭因素、当地环境因素,从这三大类进行扩展,看不同老人的不同的养老行为对养老地区的选择是否有显著的关系,分析出选择原因,并对养老偏好地区进行养老体制分析,从老年人养老行为方面引出一些隐性问题,进行解决并给出完善养老体制的方案,并从保险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从而提出缓解我国养老困难问题。2 养老金对地理选择的影响2.1 养老金制度自从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新制度之后,基本养老保险
12、制度覆盖面也逐渐扩大,但是,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基金征缴收支赤字增加,养老金支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善等问题。2.2 我国目前养老分布情况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养老金统筹层次偏低,各省之间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情况差异巨大,而我国省际人均养老金空间分布有以下特点:第一,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基本养老退休金较高。第二,东北与中南部地区的人均养老金水平长期偏低。第三,省际人均养老金的高值地区或低值地区呈现出地域相连的特征,近年来表现更加明显4。而从老年赡养率分析来看,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辽宁省、江苏省等东南沿海城市的老年赡养率较高,而2019年缴费赡养率(制度内退休人数占
13、缴费人数的比率)最高的黑龙江为99.8%,紧随其后依次是吉林和辽宁,缴费赡养率都接近90%,而超过70%的还有内蒙古、重庆、甘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之相比,广东的缴费赡养率最低,仅为19.1%,而福建、北京和西藏的制度赡养率也较低,均不到30%5。特大城市的老年赡养率较低,但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年赡养率比西北地区的老年赡养率高。养老制度的改革,未来可能会有异地养老趋向。2.3 养老金差异对养老地区的选择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基金的主要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二是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部分,三是由国家财政补贴拨款。目前我国在不断地调节政策,其中在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降低社会
14、保险费率综合方案通知(国办发201913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为16%。这次“降费”政策的出台,把企业缴费率统一至16%,还把统一缴费基数落实到位,不能因为在不同地区随意调整这些参数5。早在1983年,国家就开始了区域差异整合的制度实践,把广东、江苏、辽宁等省作为养老费统筹试点,但结合这数年的统筹效果来看,截止至2010年,真正意义上实现省级统筹的地区寥寥无几,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等少数几个省份,甚至连辽宁省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省级统筹 6。我国依然有2000多个统筹单位,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养老金差异。结合1998年-2015年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数据 1998-
15、2000年人均养老保险费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内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来看,地区间养老金的绝对水平上呈现为“中部陷落”,即东部、西部地区的养老金大于中部地区,且中部地区养老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不同的地区在2019年全国各地养老金上调,总体调整水平是2018年养老金的5%左右。在查找文献中发现辽宁省的现状和常规分析的状况相反。辽宁省人均上调养老金最多,每人每月增加70元,处于全国第一7。辽宁省的养老金年差异高,该地区的老人赡养率也高居前首,但是辽宁省的养老金排名8却是处于中后位,两组数据对比说明了辽宁省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状态下,即使是较高的人均社会养老金,也无法让辽宁市处于一个较好的养老水平。通过分析辽
16、宁省这个老龄化严重的省份,再结合上文老年人赡养率的数据可知,辽宁省处于东部地区养老金年上调幅度较大、老年人扎堆出现的省份。而广东省的养老金排名处于中上水平8,根据中国六普显示广东省登记省外户口人数达2149万人,相对于2000年增加了42.71%。外籍人员和外省人口的增加拉高了广东省平均养老金金额,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攀升,冲淡了广东省的养老压力,而且广东省的抚养比也从2000年的43.32%下降到31.01% 9。广东省和辽宁省最大的不同是广东省的年轻流动人口较多,老龄化程度低,人均养老压力较小。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保持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程序一致,能简化一些参保者在办理跨省市转移个人
17、保险手续时,转入单位和转出单位的程序流程都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为办理个人保险关系转移省下不少时间,方便了每一位参保者。养老制度的改革方向对老人迁移至养老地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目前有一部分老人都会选择在医疗卫生不是特别发达的县城、乡镇作为养老地区的选择,全国统筹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部分老人往某一特定的地区进行迁移养老的现象,随着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这个现象将会逐渐明显。3 个人及家庭因素对地理选择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在我国各个省市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迁移人口数量为934.4万人,占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
18、的比例为5.26%,占全部迁移人口比例为5.79%。刘颖(2014)认为老年人口迁移在性别、年龄、婚姻情况、身体情况、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她把迁移原因分为三种,老年人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地区经济因素。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本劳力、社会网络等也会影响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段成荣,2001;严善平,2007;童玉芳,2017)。胡宗秀(2006)则认为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前提下,一些经济情况较好的老年人口选择养老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迁入地不一定是子女生活或者工作的地方,而是气候宜人,医疗条件好,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较先进的地方(南海网,2012)。Glasgow(1995)发现影响迁入
19、地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健康情况等特征带来的相关需求,而不是迁移本身。综上,个人因素包括老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养老储蓄的多少等,而家庭因素则是包括老人子女本身的意愿、子女的家庭情况、子女的经济收入情况等。老年流动人口的移动,会进一步改变中国人口空间上的分布,还会对地区养老政策、经济住房、医疗、养老机构等相关规定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老人本身的养老需求入手,探讨这些需求的对养老地理选择的影响,从而观察出目前甚至预测未来老人迁移养老地区的分布,为养老发展做好准备。下文将对这两方面进行叙述。3.1 老人自身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偏好老人自身的意愿和思想上的区别
20、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养老地区的选择,从老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养老储蓄的多少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影响地理选择的程度。3.1.1 年龄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景晓芳的研究数据表明,老年人口的迁入大省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刘颖通过调查数据发现相对于五普的数据来说,六普数据显示因经济原因迁移的老年人口迁移比例有所提升。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在60-64岁和65-6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迁移率最大,随着年龄的增大,迁移率逐渐减少。猜测比较年轻的老人可能会选择就业机会更多的城市作为养老地区选择,因为有一部分的老年人口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就会存在有一部分老年人出于工经商原因,进入迁入地的
21、劳动力市场。但绝大多数的老人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10。到80岁之后老年人口迁移数量逐渐减少,纷纷定居在一个地区进行养老。表 3.1 迁移老年人口年龄构成年龄占迁移老年人口占比60-6438.45%65-6925.35%70-7417.77%75-7980以上10.33%8.06%注:1数据来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3.1.2 性别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一般看来,女性比男性更加感性,在养老方面,女性在选择养老地区,可能更多地选择留在子女身边,渴望得到子女在情感上的关心,女性对子女在感情上的依附性可能会影响女性老年人口对养老地区的筛选。根据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1990年以前迁入或流入
22、的老年人性别比仅为62.8,说明女性老年人的迁入比男性老年人要多很多。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性老年人口可能更倾向于独立,而女性老年人口更希望得到子女的陪伴11。而根据景晓芳(2019)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流动老人定居迁入地的机率更高。3.1.3 受教育程度对养老地区选择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有可能成为决定老人选择养老地区的条件。根据安方琳(2019)在2018年街头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更易于接受先进的现代观念,要比文化层次低的老人更多的选择机构养老;老年人文化层次越低,想法则越传统,即认为应该与儿女一起养老,“养儿防老”的观念十分强烈12。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可能会选择更加新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人 养老 行为 地理 选择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