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课件《逛超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课件《逛超市.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数学课件逛超市CATALOGUE目录超市情境导入数学基础概念学习超市物品分类与数量统计逛超市中的数学应用课堂互动与游戏01超市情境导入介绍超市的各个区域,如食品区、日用品区、收银区等,以及各区域的功能和特点。超市布局介绍超市中商品的分类方式,如按用途、品牌、材质等分类,帮助孩子了解物品的归类方法。商品分类超市场景介绍通过逛超市,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实际应用情境化学习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逛超市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解决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030201逛超市的目的和意义02数学基础
2、概念学习数字认知通过超市中的商品价格标签,让小朋友认识数字,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数字大小关系通过比较商品价格的高低,让小朋友理解数字大小关系,如“10元比5元多”。数字学习在超市的商品中,让小朋友比较大小关系,如“苹果比橘子大”。按照大小关系,让小朋友对商品进行顺序排列,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大小关系认知顺序排列大小关系比较加法运算通过计算购物车中商品的总价,让小朋友学习加法运算,如“2个苹果每个3元,总价是多少元?”。减法运算在结账时,让小朋友计算找零,学习减法运算,如“给商家20元,商品总价为10元,需要找回多少钱?”。加减法运算03超市物品分类与数量统计物品分类苹果、香蕉、葡萄等。胡
3、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薯片、巧克力、糖果等。矿泉水、果汁、牛奶等。水果类蔬菜类零食类饮料类0102物品数量统计统计所有物品的总数量,例如苹果和香蕉共有8个。每种物品的数量,例如苹果有5个,香蕉有3个。分类与数量的数学表达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物品的数量,例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苹果的数量为5。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物品的总数和差数,例如计算苹果和香蕉的总数,用加法5+3=8。04逛超市中的数学应用找零钱是逛超市中常见的数学应用,需要计算和比较不同面额的钱币。总结词在超市购物后,收银员会根据实际支付金额和商品总价计算出需要找回的零钱。找零钱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理解不同面额的钱币之间的关系,如100元、50元
4、、20元、10元、5元、1元等,以及它们与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详细描述找零钱打折是超市常见的促销方式,幼儿需要理解打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总结词在超市中,经常会有商品打折的促销活动。幼儿需要理解打折的含义,即按照一定比例减少商品价格。在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时,幼儿需要掌握简单的乘法运算,如打8折意味着支付原价的80%,打5折意味着支付原价的50%。详细描述打折计算VS物品总价计算是逛超市中必不可少的数学应用,需要幼儿掌握加法和乘法运算。详细描述在超市购物时,幼儿需要将所选购的商品单价加起来计算出总价。如果遇到批量购买的商品或有优惠券的情况,幼儿还需要掌握乘法和减法运算。例如,如果一个商品单价为10元,
5、购买10个则需要支付100元;如果有优惠券可以抵扣5元,则最终需要支付95元。总结词物品总价计算05课堂互动与游戏1.准备教具:模拟超市货架,上面摆放各种商品卡片,商品价格标签。3.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理解商品价格、数量与总价的关系,鼓励他们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2.游戏规则:幼儿扮演顾客,按照购物清单挑选商品,计算总价,并使用小额硬币进行支付。通过模拟超市购物情境,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超市购物游戏3.教师指导:强调分类的标准和逻辑,引导幼儿理解分类的概念和方法。2.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部分商品图片,要求按照商品类别(如食品、日用品等)进行分类整理。1.准备教具:超市商品实物或图片,分类盒。通过物品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物品分类竞赛通过接力游戏形式,提高幼儿加减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1.准备教具:加减法运算题卡。2.游戏规则: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排成一队。教师逐个出示加减法运算题卡,每组第一个幼儿迅速计算并说出答案,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幼儿,以此类推,用时最短且正确率最高的组获胜。3.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及时纠正运算错误,强调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0102030405加减法运算接力感谢观看THANKS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