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型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蓄型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储蓄型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 储蓄型养老保险篇一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 律伴网()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1、什么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肯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丢失劳动实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
2、参与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供应稳定牢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需参与,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浩大,因此,必需设置特地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
3、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2、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记。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另外,我国依据中国的详细国情,创建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究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必将成为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基本类型。文章来源:律伴网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储蓄型养老保险篇二社会保险第九章 强
4、制个人长期储蓄养老模式 储蓄型养老保险篇三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 与局限性五方面阐述。 第一,新加坡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新加坡的中心公积金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安排、医疗保健安排、购房产业安排和投资教化安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养老保障安排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 它由一系列围绕保障会员及家属生活这一中心的若干子安排组成,其中:(1)最低存款安排是一种基本保障,它作为公积金制度初期建立的储蓄安排的补充,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长久生活。(2)公积金补充安排。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帮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帐户上的存款。(3)家庭保障安排是为会员及其家
5、属在会员终生残废或死亡时能接着保有住屋或供应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购房产业安排也含有养老保障的成份,它包括公共住屋安排和住宅产业安排,该安排的目标是使公积金会员能用公积金存款购买建屋发展局的房屋或私人产业作为住宅,保障会员“老有所居”和以不动产抵押贷款及出售产业补充养老金。此外,新加坡政府还进行着一个公共协助养老金安排,其对象是贫困的老年人,供应的养老金数额很小,约为社会平均收入的12%。 其次,新加坡模式的特点。一方面,强制其雇主为雇员储蓄,雇员依法自我投保,以形成社会保险金基金,并制定个人账户,记载个人缴纳保险费状况。国家除了在银行利息上赐予实惠外,财政上不赐予拨款。另一方面,年年
6、调整总保险费率。按规定,新加坡随着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和工资不断提高,除调整总保险费率外,还调整雇主和雇员担当的比例。第三,新加坡模式的成就。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地限制和引导了居民消费,增加了私人储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养老金储蓄在公积金存款中比例重大,而CPF储蓄从60年头占GNP的1.5%到70年头增加为5%,1982年又达到顶峰,占GNP的n%。4私人储蓄的增长带动了国民储蓄的增加,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潜力,使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节俭的国家。而且,养老金的存款大部分用于投资政府债券和公共事业,既帮助新加坡发展了国民经济,又形成了资金的良性循环。此外,在养老保障安排下建立的个人帐户
7、解除了政府负担,节约了大量财政支出,养老金存款的投资又使政府手中驾驭了大量的资金,不仅有利于国家的财政盈余和宏观调控,更使新加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避开了高通货膨胀率。在养老保障方面,这一制度也有利于避开老龄化问题的困扰,出于该安排的强制储蓄性,远期消费养老金解决了将来老年生活的收入均等问题,而专人专帐的储蓄形式使年轻的不必担忧负担年老的,因而也无需过虑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 第四,新加坡模式对于中国的借鉴作用。养老保险金额与个人劳动贡献或劳动酬劳紧密相连,这更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 第五,新加坡模式的局限性。虽然新加坡的社会公积金保障制度给世人供应了肯定的借鉴,避开重蹈
8、西方高福利国家的覆辙,开拓了一条新的、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途径,但是,这种自我保障的做法必定要求企业和劳动者的头保费较高,否则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因此,必需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水平较高的状况下才能实行。此外,新加坡模式的公积金制度给国家和中心政府带来了过大的工作量和责任,在经济发生波动或者出现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中心政府难以兑现社会保障的承诺。因此,对这种制度也应当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 然后,我来介绍一下智利模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谈到智利模式时,经常将智利模式与智利社会保障模式或社会保障私有化或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等同起来,或者将智利模式视为一种新的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其实,所谓智利模式,
9、是指智利实行的由个人缴费、个人全部、完全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养老金私有化模式。同样地,我将从它的基本内容,特点,成就,借鉴作用与局限性五方面阐述。第一,智利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帐户制(包括基本个人帐户和补充个人帐户,前者指个人要将其纳税收入的10作为自己的养老金投入,后者则是在前者基础上为将来得到更多养老金而进行更多储蓄所设立的补充个人帐户),并由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须要担当供款义务。储蓄型养老保险.其次,智利模式的特点。从智利模式的运行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者的养老问题个人负责制,同时将政府的管理责任转移给私人管理公
10、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有偿运营,投保者既能够共享较高的收益回报、也可能因投资失败而遭遇损失。第三,智利模式的成就。政府将来长期责任的减轻、国民储蓄的持续上升及养老基金运营效益的显著增长等,是智利模式20年来尤其是前10年中取得的重要成就。第四,智利模式对中国的借鉴作用。以上的成就表明市场机制的应用能够创建出相应的效率、个人责任的强化可以干脆减轻政府所负的责任而这两点恰恰是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所欠缺的。第五,智利模式的局限性。一、智利模式的普及范围有限。这种模式虽然在改革初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人参加,但到20世纪90年头末仍只有23的工人参加,还有13的工人未参加。尽管这部分人主要是自我雇佣者,但一新
11、的养老 制度将13的工人漏在网外,至少不能说是很胜利的。二、智利模式并未削减新制度的运行成本。因为各家私养分老金管理公司要想获得更大的业务量就必定要花费巨额的市场营销费用和扩大其管理队伍。 这种结果明显与改革初衷相背离。三、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并没非完全确定于私营化。在改革后的头10年,由于智利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养老金的实际年均回报率也达到14.4,工人从中获得的净收益为9.2;而进入90年头以后,投资收益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998年上半年甚至发生了1.7的亏损。智利“养老金管理委员会”主管胡利奥布斯塔门斯曾把这种下降归咎于智利经济增长放慢1998年增长仅达5左右,而此前几年则在7以上,客观
12、地表明白智利模式的投资收益其实依靠于经济增长,其本身并不具备抵挡经济衰退的自然实力。同时,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问题的解决确定于经济增长。四、来自新制度的另一重大风险,就是养老金私营化管理更易遭遇经济危机的打击。 这表明白智利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国内经济危机将是私营化管理的死敌,而外国资本的介入,还使国际资本或金融市场风险成为新的影响因素,曾经带来过巨大灾难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风暴应足以令智利当政者对养老金私营化管理的发展保持警醒。 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储蓄型养老保险篇四2022社会保障学网上其次次作业储蓄型养老保险.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3、)(总分20.00) 1.被称之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B )。(1.00分) A.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B.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C. 、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确定D. 、劳动保险条例2.最早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 )。(1.00分) A. 法国B. 德国C. 英国D. 西班牙3.实行“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 A )。(1.00分) A. 个人储蓄型B. 国家保险型C. 社会保险型D. 福利国家型 4.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以( A )为典型。(1.00分) A. 德国B. 法国C.
14、 日本D. 美国5. 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以( C )为典型。(A. 芬兰B. 丹麦C. 瑞典D. 挪威6.退休一词,始见于我国( D )文籍。储蓄型养老保险.(1.00分) A. 宋代B. 汉代C. 明清时期D. 唐代7. 1.00分) 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是( B )政府于1911年建立的。 (1.00分) A. 美国B. 英国C. 意大利D. 加拿大8.对于失业保险,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制度模式是( B )。(1.00分) A. 失业救助制度B. 失业保险制度C. 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救助制度并存D. 社会福利制度9.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定统筹基金的封顶线是当地职工年平均
15、工资的( B )(1.00 分) A. 10倍左右B. 4倍左右C. 10%左右D. 20倍左右10.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B )。 A. 英国 B. 美国C. 法国D. 德国11.实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以( D )为典型。(1.00分) A. 英国B. 中国C. 德国D. 新加坡储蓄型养老保险.12.( C )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 (1.00分) A. 部分积累制B. 现收现付式C.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D. 完全积累制13.在全部险种中,( A )的保险费率是最高的,支出相应也是最高的。 A. 养老保险 B.
16、失业保险C. 医疗保险D. 工伤保险14.东南亚国家大多采纳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其中以( A )为典型。(1.00分) A. 新加坡B. 印度C. 马来西亚D. 印尼15. 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或员工退休制度,是( C )的产物。(1.00分) A. 农业社会B. 奴隶社会C. 工业社会D. 氏族社会16.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 B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它从立法原 则到框架设计为中国以后的失业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1.00分) A. 、失业保险条例储蓄型养老保险篇五第六章 社会养老保险 储蓄型养老保险篇六 养老保险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
17、,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须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其次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国养老保险基本状况是怎样?深银联告知你: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详细方法,职工个人依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状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激励职工个人参与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帐户,本息一并归职工
18、个人全部。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帐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跨地区流淌,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退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加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加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可以实行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挂钩的方法,以促进和提高职工参加的主动性。基
19、本养老保险:在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丢失劳动实力后,依据他们 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须要。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应选择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有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三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担当,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担当,担当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企业内部一般都设有由劳、资双方组成的董事会,负责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事宜。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