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盐碱地种植的普通作物细胞会因盐碱胁迫产生过量的H2O2,H2O2积累会破坏细胞的结构和成分,最终导致作物死亡或减产。如图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研究发现敲除AT1蛋白基因可以使PIP2s蛋白发生磷
2、酸化后获得向胞外运输H2O2的能力,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植物细胞都能通过光合作用以及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O2B. PIP2s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 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向外运输H2O2,利于植物在盐碱地中存活D. 敲除AT1蛋白基因后,PIP2s蛋白发生磷酸化,可以运输H2O2,不能运输H2O【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当AT1基因存在时,其表达的AT1蛋白会抑制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PIP2s发挥功能必需的磷酸化,致使过量有害过氧化氢不能及时有效的泵出细胞,导致细胞成活率低。【
3、详解】A、部分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A错误;B、PIP2s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其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运输至细胞膜,B错误;C、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使其获得了向外运输H2O2能力,这有利于植物在盐碱地中生长和存活,C正确;D、据图可以看出,敲除AT1蛋白基因后,PIP2s蛋白发生磷酸化,可以运输H2O2,仍然可以运输H2O,D错误。故选D。2. 研究人员在果蝇细胞内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具膜结构。当磷酸盐充足时,该结构可以储存磷酸盐,此时细胞分裂加快;当缺乏磷酸盐时,该结构分解并将储存的磷酸盐释放到细胞中,同时细胞分裂速度减慢。
4、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果蝇吸收的磷酸盐不仅用于构成各种膜结构,还能参与构成核糖体B. 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需磷酸盐,而在分裂期则不需要C. 该结构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膜上有蛋白质成分D. 该结构的膜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生物膜系统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详解】A、各种膜结构需要磷脂,需要果蝇吸收的磷酸盐,而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成分中有RNA,也需要磷元素,因
5、此也参与构成核糖体,A正确;B、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需磷酸盐,在分裂期新细胞膜和核膜的合成也需要磷酸盐,B错误;C、该结构的膜属于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膜上有蛋白质成分,C正确;D、该结构的膜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过程需要膜进行变形,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3. 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部分染色体丢失的现象,称为基因剔除。某种马蛔虫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将要分化为体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破裂为碎片,含有着丝粒的碎片在细胞分裂中保留,不具有着丝粒的碎片在分裂中丢失,而将来形成生殖细胞的那些细胞中不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丢失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要
6、保留有全部的着丝粒,该体细胞就具有全能性B.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通常不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丢失现象C. 分化形成的某些体细胞中与受精卵相比可能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D. 由于基因剔除而在分裂中丢失的碎片通常不影响该细胞的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即使保留全部的着丝粒,也只是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属于将来能够形成生殖细胞的那些细胞,通常不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丢失现象,B正确;C、分化形
7、成的某些体细胞中与受精卵相比,不具有着丝粒的碎片会丢失,这可能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C正确;D、由于发生基因剔除而在分裂中丢失的碎片,一般属于不在该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因此通常不影响该细胞的功能,D正确。故选A。4. 下表是对部分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的相关总结,下列标注序号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试剂原理观察名称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50%的酒精洗去浮色酒精能溶解苏丹染液都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层析液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0%的酒精及时固定收集的小动物,防止腐烂酒精能杀死小动物和微生物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秋水仙素染色染色
8、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1、苏丹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实验过程中可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2、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用70%酒精能杀死小动物和微生物,防止腐烂。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和15%的 盐酸制成解离液,可以使细胞分散开。【详解】分离绿叶中的色素需要使用层析液,正确;70%的酒精能使小动物和微生物因脱水而死亡,及时固定收集的小动物,防止腐烂,便于统计,正确;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进行染色使用的试剂是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错误;“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9、这两个实验都不需要显微镜观察,错误。综上,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5. 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2n=4)的核DNA双链全部被32P标记,将其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状态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的时期为减数分裂I的前期,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B. 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C. 此细胞有2个四分体,可能有5条染色单体含有32PD. 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不可能只有2个含有32P【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
10、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图中表示的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了2个四分体,并且序号为和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A正确;B、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的DNA中有一条链是含有32P(用图中的虚线表示),另一条链是含有的普通P(用图中的实线表示),继续进行减数分裂时,原料为普通的P,经染色体复制后,每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P元素的组成不同,有一条单体含有32P,另一条单体的两条DNA链均含有普通的P,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时,交换的片段可能是带有32P,也可能
11、是普通的P的单体片段之间的互换,有以下两种情况: 因此,图中的细胞中不考虑含有32P与普通P的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图中第一种情况),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共有4条染色体单体含有32P,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如和,可能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B正确;C、若考虑第二种情况,则图中有5条染色单体含有32P,分别是的2条单体、的1条单体、和分别只有1条单体,C正确;D、若按照第一种情况发生互换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如和中含有32P的单体分到同一极,可能导致含有32P的染色体分到一个精细胞中,含有普通P的染色体分到一个精母细胞中,这样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恰好有2个含有32P,另外2
12、个不含有32P,D错误。故选D。6. 腺苷是一种信号分子,在睡眠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胞外的腺苷能够与觉醒神经元上的A1受体结合,显著地抑制该类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同时腺苷还可以通过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咖啡因与腺苷结构类似,可阻断腺苷信号通路,起到提神醒脑的功能。如图为神经元活动引发腺苷释放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和突触后膜释放腺苷的方式相同B. 腺苷既可以作为信息分子也可参与细胞内ATP的合成C. 咖啡因可能通过与腺苷受体结合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D. 腺苷与A1受体结合可能导致觉醒神经元膜上Cl-内流【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
13、递质包括兴奋性神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传导至突触后膜。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后膜对阴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阴离子内流,后膜电位仍然为外正内负,兴奋无法传导至突触后膜。【详解】A、依据题图信息可知,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的方式属于胞吐,而突触后膜释放腺苷的方式是通过转运蛋白,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B、腺苷即ATP结构中的“A”,腺苷结合三个磷酸基团则成为ATP,因此腺苷既可以作为信息分子,也可参与细胞内ATP的合成,B正确;C、咖啡因与腺苷结构类似,可与腺苷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腺苷发挥作用
14、,抑制睡眠神经,激活觉醒神经元,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C正确;D、腺苷与A1受体结合会抑制觉醒神经元,其机制可能是使神经元膜上Cl-内流,静息电位增大,细胞难以兴奋,D正确。故选A。7. 类风湿关节炎与IL-1、IL-4、IL-6和IL-10四种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有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型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型。关节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临床表现,与某些细胞因子引起的关节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科研人员对多名健康志愿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测得各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因子的种类IL-1IL-4IL-6IL-10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含量(mol/L)125
15、052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mol/L)35367218A. 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B. IL-1和IL-6是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型,IL-4和IL-10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型C. 细胞因子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过程使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和分化D. 血浆蛋白进入关节组织,导致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关节肿胀【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
16、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但是溶菌酶不只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如泪腺细胞,唾液腺细胞也可产生溶菌酶,A错误;B、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IL-1和IL-6含量高,是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型,IL-4和IL-10的含量低,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型,B正确;C、细胞因子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过程使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和分化,也可促进体液免疫过程中
17、B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C正确;D、血浆蛋白进入关节组织,导致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发生组织水肿,引起关节肿胀,D正确。故选A。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规范操作置入血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至五个区域的细胞总数为56,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A. 4.48108B. 2.24108C. 1.02108D. 7107【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
18、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详解】观察图可知,每个中格有44=16个小格,因此5个中格共有80个小格,5680=0.7,即每个小格中平均有0.7个菌,则计数室中的菌数为4000.7=280个,台盼蓝可以鉴定细胞为死细胞还是活细胞,死细胞可以被着色,因此活菌数为28008=224个,又因为观察之前将稀释后的培养液与台盼蓝染液进行等体积混合,这相当于将培养液进行了二等分,因此混合
19、前培养液中的活菌数相当于2242=448个,每个计数室的体积为0.1mm3,经换算可以得到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4480.11000100=4.48108个,A正确,BCD错误。故选A。9. 普通的肿瘤治疗单克隆抗体(单抗)只能结合单一的抗原,无法有效地聚集于肿瘤组织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双抗)可以将抗肿瘤的药物直接导至靶细胞,通过靶向多个抗原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基因工程制备双抗的原理是对传统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方面的改造,从而形成双特异性抗体。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也可以制备双抗,先将每个杂交瘤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单克隆抗体,然后将这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在一起,此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能够重新随机组
20、合“双亲”单抗肽段,从而产生双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诱导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一定会产生双抗B. 基因工程改造传统单抗,操作对象是肽链C. 制备杂交瘤过程中需要将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D. 相比于普通化疗,双抗治疗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并降低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然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或将其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
21、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诱导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结果有不融合的单个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功的双杂交瘤细胞,不一定会产生双抗,即使融合成功的细胞,单抗肽段随机组合,也不一定能产生双抗,A错误;B、基因工程改造传统单抗,应在基因水平操作,操作对象是DNA分子(或基因),B错误;C、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是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但是此时的B淋巴细胞还没有分化成为浆细胞,C错误;D、将抗肿瘤的药物直接导至靶细胞,能减少药物的用量,避免了药物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降低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D正确。故选D。10. 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三亲婴儿的培育
22、技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给捐献者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可以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技术B. 培育三亲婴儿是为了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遗传给孩子C. 父亲携带白化病基因的遗传不受三亲婴儿培养技术的影响D. 三亲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详解】A、给捐献者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可以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技术,此时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B、培育三亲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 名校 教研 联盟 2024 届高三 下学 联考 生物试卷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