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生物潜能表示种群的最大
2、生殖能力,即一个特定种群在无限环境中所达到的最大瞬时增长率。下列不属于影响生物潜能的因素是()A. 出生率B. 死亡率C. 环境容纳量D. 性别比例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具有多样性。下列不属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A. 催化化学反应B. 协助物质运输C. 储存遗传信息D. 参与信息传递3. 以下关于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说法正确的是()A. 二者都含磷脂、蛋白质和DNAB.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分裂增殖C. 子代噬菌体的成分全部来自大肠杆菌D. T2噬菌体不是独立的生命系统4. 某药物是一种鸟嘌呤类似物,可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关于该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在细胞核中
3、发挥作用B. 不宜与嘧啶类药物合用C. 可抑制DNA病毒的繁殖D. 可作为翻译过程的原料5. 研究者欲开发无创血糖测定方法。下列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A. 需寻找与血糖浓度相关的体表生理指标B. 汗液中葡萄糖浓度可准确反映血糖浓度C. 体表细胞葡萄糖转运水平可提示血糖浓度D. 建立代谢产热量与血糖浓度函数关系的模型6. 以下有关生命现象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 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物质需求B. 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C. 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利于精细调控D. 条件反射的数量虽是有限的,但使机体具有了更强的预见性7.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
4、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若发生一个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则产生的影响是( )A. 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异常B. 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C. 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D. 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一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8.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平衡状态时,演替不再进行,此时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演替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物种的取代B. 群落演替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物质与能量C. 顶极群落类型受温度、
5、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D. 顶极群落的结构复杂,将一直保持不变9. 一氧化氮引发IAA17蛋白的亚硝基化修饰,修饰后的IAA17蛋白因不易被降解而在细胞中积累,从而阻碍生长素信号转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氧化氮可能抑制植物细胞伸长生长B.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微量有机物C. 亚硝基化修饰导致IAA17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D. 亚硝基化修饰可能改变了IAA17蛋白的空间结构10. 母鼠怀孕过程中如果频繁遭受打扰,会导致子鼠某些脑区的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降低。这种效应会延续到成年,最终使得这些子鼠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而糖皮质激素能提升抗压能力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子鼠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有利于其适应环境B. 子鼠的抗压能力与母鼠孕期频繁遭受打扰无关C. 上述现象中基因碱基序列未改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了改变D. 糖皮质激素升高可能适当弥补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降低的影响11. 山西老陈醋作为传统发酵食醋的代表之,其酿制过程一般包括制曲、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四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酿制过程中的发酵微生物均为原核生物B. 大曲中某些微生物可促进淀粉糖化过程C. 酒精发酵后需要提高温度进行醋酸发酵D. 通气条件下醋酸杆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12.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然后才能分解成丙酮酸。脱
7、氧葡萄糖(2-DG)可与葡萄糖竞争己糖激酶,但不生成丙酮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己糖激酶可以降低葡萄糖磷酸化所需的活化能B. 2-DG进入细胞时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协助C. 2-DG在细胞内的大量积累可抑制细胞呼吸D. 2-DG可使癌细胞“挨饿”,进而抑制其增殖13. 将人外周血部分细胞注射到先天胸腺缺失的裸鼠L体内,培育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R。下列叙述符合免疫学描述的是()A. R可用于人类所有疾病研究B. 人外周血中不包含免疫细胞C. L仍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D. 人血细胞会引起L强烈免疫排斥14. P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抗原。为了能够快速诊断ASFV,研究者制备
8、相应的杂交瘤细胞R3E9。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 杂交瘤细胞R3E9的获得使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B. 体外培养R3E9可以获得针对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 建议使用毒性较强的ASFV对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D. 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能够产生P蛋白的R3E915. 白羽鹅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雏鹅羽毛颜色为浅褐色或黄色。以若干只雏鹅期浅褐色雄鹅与雏鹅期黄色雌鹅为亲本进行杂交,F1雏鹅中雄鹅都为黄色,雌鹅都为浅褐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控制雏鹅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 雏鹅羽毛颜色中浅褐色对黄色为显性C. 用特定亲本杂交,可通过雏鹅羽毛颜色鉴定性别D.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
9、2雌、雄个体均为浅褐色:黄色=1:1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 猪笼草往往笼口光滑并能分泌蜜露诱捕昆虫。研究发现,高山地带一些猪笼草边沿粗糙利于树鼩、鸟类等在笼内排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获取动物排泄物有利于猪笼草获得氮、磷等元素B. 高山地带的猪笼草可通过捕食昆虫获取足够营养C. 猪笼草既属于生产者,也可能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D. 猪笼草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17. 为探究骨骼肌增龄性退变降低中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原因,将中年期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
10、(C组)和运动训练组(H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和ATP浓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线粒体个数ATP含量(nmolul-1)C组H组C组H组第0周48.1744.830.720.65第8周44.1761.000.871.30第16周36.0060.330.681.52A. 运动训练可提高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B. 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供应C. 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ATP主要产生于线粒体基质D. 增龄过程中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与线粒体数目减少有关18. 转座子是基因组中可移动的DNA片段,玉米Ac转座子能编码转座酶而自主转座,Ds转座元件只有与Ac转座子同时存
11、在时,才能从原位点切离并插入到新位点中。研究者利用玉米转座子系统构建烟草突变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s与被其插入的基因间发生基因重组B. 推测Ds转座元件具有编码转座酶功能C. 可构建同时含有Ac/Ds的基因表达载体D. 玉米Ac转座子可位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19.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病机制如下:患者体内突触小体处的部分C5蛋白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C5a可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参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可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使用C5a的抗体可以减轻患者ALS病情B. C5a、C5b作神经递质
12、影响神经元和肌细胞活性C. 巨噬细胞攻击可能导致神经-肌细胞处的突触减少D. 运动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影响肌细胞的活动20. “自私基因”是指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的基因。若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自身体内不含E基因的一半雄配子。某基因型为Ee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F1,F1个体随机受粉获得F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亲本存活的雄配子中,E比例为1/3B. F1存活的雌配子中,E比例为2/3C. F1存活的雄配子中,e比例为1/3D. F2中基因型为Ee个体的比例为17/36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 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
13、用的量时,引起光能转化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光抑制。光抑制主要发生在PS,PS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能将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电子积累过多会产生活性氧破坏PS,使光合速率下降。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提出“非基因方式电子引流”的策略,利用能接收电子的人工电子梭(铁氰化钾)有效解除微藻的光抑制现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PS将水分解释放的电子用于_,形成NADPH。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_。(2)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由I增加到I的过程中,对照组微藻的光能转化效率_(填下降不变或上升),理由是_。(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光照强度过大时,加入铁氰化钾能够有效解除光抑制,原因是_。(
14、4)若将对照组中经I1和I3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分别加入铁氰化钾后置于I3光照强度下,_(填I1或I3)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光合放氧速率较高,原因是_。22. P基因缺失可诱发多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研究者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制备的人脑类器官进行相关实验。(1)研究者获得P基因敲除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P-KO),并将野生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WT)和P-KO培养在气体环境为_的培养箱中。hiPSC贴壁生长至相互接触时会出现_现象,用_酶等处理进行传代。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的神经祖细胞,产生多层不同的神经细胞,最终形成人脑类器官。(2)实验发现P-KO形成的人脑类器官分层少,研究者推测P-KO
15、所得的神经祖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裂次数减少导致分层少,并进行实验验证。BrdU是碱基类似物可在间期掺入DNA中。分别将等量的WT、P-KO形成的神经祖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_(选填“略长于”或“等于”或“略短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表达Ki67蛋白,退出细胞周期的细胞中Ki67蛋白迅速降解。检测WT、P-KO形成的神经祖细胞被BrdU标记数目,两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培养初期两组神经祖细胞增殖能力_;检测并计算a值,a=BrdU标记且表达Ki67的细胞数目/BrdU标记的细胞总数,若结果为_,则支持推测。23. 克氐原螯虾俗称“小龙虾”,作为经济食用虾被引入我国。
16、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对本地物种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克氏原螯虾以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动物、本地鱼虾、有机碎屑等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2)科学家在不同生境与养殖模式下统计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存活率,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存在克氏原螯虾入侵风险地区,中华绒鳌蟹更适合在_的生境下养殖。生境类型克氏原螯虾存活率(%)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单养混养单养混养洞穴型63.876.747.314.0角落型48.723.035740.0空旷型18.334.320.36.7(3)沉水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对沉水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三种沉水植物为供试
17、材料,检测不同体长克氏原螯虾对其取食的情况,结果如下图。 比较各组_与_的比值,说明克氏原螯虾的存在不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其中对_的影响最为显著。(4)克氏原螯虾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可作为科研的模式动物,也可用于监控水体污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4. 下胚轴是植物幼苗阶段的核心器官之一,负责将幼嫩的子叶推出土壤表层,以进行光合作用。科研人员就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胚轴生长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1)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幼苗合成并响应BR(油菜素甾醇类物质),进而_幼苗下胚轴快速伸长,以寻找光源进行光合作用。幼苗见光后,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2)科研人员发现一种NF-YC蛋白缺失突变体(n
18、f-yc突变体),与野生型(WT)相比,其幼苗的下胚轴在光照下可以继续生长,而在黑暗中,两者下胚轴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此实验结果说明:光照通过NF-YC蛋白_下胚轴的生长。(3)为研究NF-YC蛋白和BR之间的调控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在光下分别培养nf-yc突变体与WT幼苗,检测BR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和BR含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NF-YC蛋白通过_降低BR含量。光照下,用BR合成抑制剂(BRZ)处理nf-yc突变体和野生型幼苗后,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BR处理,检测下胚轴长度,据图3描述实验结果_。综合上述信息,推测NF-YC 可能还通过抑制植物_,进而抑制下胚轴
19、的生长。25. 粳稻和籼稻的杂交种具有产量高的优势,但杂交种的部分花粉不育。科研人员对花粉不育的遗传机理展开研究。(1)将纯合粳稻和纯合籼稻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发现,F2仅有籼稻和粳籼杂交种,且二者比例接近1:1。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个亲本花粉均正常,但F1产生的花粉中近一半的花粉粒形态异常(败育),可判断含有_(选填“粳稻”或“籼稻”)染色体的花粉粒败育,使其基因无法传递给后代。(2)经过精细定位,科研人员将导致花粉败育的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R区(区域内的基因不发生交换)。粳稻和籼稻R区DNA片段上的基因如图。注:粳稻12号染色体上无B、C、D的等位基因。科研人员将F1杂
20、种植株中AE基因分别单独敲除,得到A、B、C、E的单基因敲除植株,这四种单基因敲除植株的12号染色体R区差异性属于_(选填“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敲除植株的花粉粒形态。科研人员推测其中的C基因导致一半花粉败育,其他基因不影响花粉育性,支持这一推测的显微镜观察证据是_。F1杂种植株单独敲除D基因,其花粉均不育,C、D基因双敲除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毒害作用,D基因编码的蛋白可_。为验证以上推测,科研人员将D基因转入F1植株,获得转入了单拷贝D基因(一个D基因)的转基因植株(T0)。检测发现T0中转入的D基因并未在12号染色体上。若T0自交,仅检测
21、12号染色体的R区,统计子代中分别与粳稻、粳籼杂交种和籼稻R区相同的个体比例依次为_、_、_,则支持上述推测。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
22、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生物潜能表示种群的最大生殖能力,即一个特定种群在无限环境中所达到的最大瞬时增长率。下列不属于影响生物潜能的因素是()A. 出生率B. 死亡率C. 环境容纳量D. 性别比例【答案】C【解析】【分析】1.S形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形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2.J形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3、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详解】生物潜能表示种群的最大生殖能力,即一个特定种群在无限环境中所达到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影响生物潜能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而环境容纳量决定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不影响最大瞬时增长率,C错误,ACD正确。故选C。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具有多样性。下列不属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A. 催化化学反应B. 协助物质运输C. 储存遗传信息D. 参与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 鞍山市 普通高中 2024 届高三 下学 第二次 质量 监测 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