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06.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人的发现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2-3-1列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解读:知道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阅读教材,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2 .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和鉴赏能力,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3,阅读文字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学会分析与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 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知道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2 .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鉴赏蒙娜
2、丽莎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 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3 .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悟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鉴赏,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与文字材料,感受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生的快乐与 幸福,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观念。2 .品读图文资料,懂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探析新教的核心思想及宗教改革的 影响。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难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文艺复兴的实质。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以史导论,史料结合。以学为主,注重结构化、生活化和人文化、地图化,史料化、趣味化、个别化和协作
3、化、方法化和情感化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呈现图片:中世纪时的圣母与圣婴带与金莺的圣母设问:(1)你会用哪些词语去描述这两张图片?(2)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二)教学环节一:达芬奇绘画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分析过渡:14世纪,意大利一些富商反对天主教会宣传的禁欲苦行,消极忍耐,逆来顺受, 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思潮。呈现图画一一中世纪镶嵌与蒙娜丽莎呈现观点:观点1画中人物神情木然,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表达内心情感,是 中世纪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观点2画像中的女子两眼炯炯有神,口角含着微笑
4、,神态恬静端庄,流露着青春的活 力,反映了作者努力冲破中世纪教条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设问一:观察两幅画,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两幅画?设问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请你说说理由。(达芬奇的神奇、睿智并不仅限于他的绘画成就,而是他对自然科学的许多探索和建 树,催生和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摄入心脾,除了 达芬奇的艺术天才,还得益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正是由于达芬奇注重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在这幅画中,使他的画作自然逼真、栩栩如生。)活动:收集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图画资料,挑选出你认为最能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向 同学讲解。(三)教学环节二:但丁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分析观察但丁画像,
5、阅读课文及图说,探讨以下问题:(1)但丁用意大利俗语创作神曲,他为什么不用当时针对特定人群的拉丁文?(拉丁文只有神职人员和有知识的人员才能阅读。意大利语是当时意大利普通百姓的语 言,用意大利文创作,便于更多的人阅读。)(2)在神曲中,但丁是如何表达对贪官污吏和教会腐败的不满?(但丁在作品中让他们在地狱里备受煎熬、折磨)补充:(联系教材P36-37与图6-7)炼狱:指洗涤罪恶的地方,介于地狱与天堂之间能够进入炼狱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恶 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这里的刑罚不像地狱里那样严酷,带有赎罪的性质。恩格斯曾给予但丁很高的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 是以一位大人
6、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 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设计意图: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提供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四)教学环节三: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作品的人文主义分析转承:经教学环节一、二的分析得出人文主义内涵:以人为中心: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赘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活动:结合人文主义的内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人文主义在米开朗基罗、莎士比 亚的作品如何体现的。设计意图:在教学环节一、二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分析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能够 相互协作,在协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分析。(五)教学
7、环节四:综合探究资料1天主教会宣称,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予和安排,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禁绝欲望, 消极忍耐,逆来顺受,争取死后升入天堂。资料2天主教耶稣会章程规定:下级应像对待基督那样对待上级。下级服从上级,应 像死尸那样可以任意摆动,应像手杖那样随便使用,应像蜡团那样可以任意揉搓。资料3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意大利诗人比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 居住在永恒巾,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资料4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称赞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 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8、!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 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上述资料:从对待人性、现实、自我、人生目的等角度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对人的认识与教会所宣传的思想有什么不同。教会观点人文主义者的观点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现实?如何对待自我?人生目的(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深入指导,后提问各组探究结果) 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当时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反映了当时新 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二匕旦 目乐本质壁画文
9、艺复兴(人文主义) y厂但丁一一神曲成就 达芬奇一一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一一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意义莎士比亚一一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奥赛罗教学反思:以图片导入,问题驱动,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两幅画的对比,让学生感 受人文主义的内涵;对初中生来说,较文字而言,学生更喜欢图片,鉴赏图片也能提升学生 的鉴赏能力。 展示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拓展知识面。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材料中 获取信息,提供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学设计还抓住了另外的两个点,一个 是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比如文艺复兴运动含义的解读,有效地抓住文本,通 过分解、理解和再次整合,让学生明晰对该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另一个是在人物 介绍过程中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点为切入点再带动其他内容。如讲到莎士 比亚时,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为切入。感觉缺憾是对于文艺复兴原因 的探究,本设计未能体现。其实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但是又是理解的难点, 新编订的教材有意略去了对于这部分的论述,只交代了简单的背景。我觉得这可 以放在本单元复习时,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时交代,这样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就更 强,也能比较好地导出原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