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教学设计07.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教学设计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教学设计07.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1 .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生了基因工程。2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过程与方法方面:1 .运用所学的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模型2 .运用基因工程的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体会S、T、S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要3种基本工具的作用。【教学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73年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大肠杆菌问世;1980年第一个转基因动 物转基因小鼠诞生;1983年第一
2、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出现,实现了一种生物 的某些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中的表达。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分别是什么?理论基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科学家发现所有生物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甘 酸聚合而成的,为来自异种的DNA拼接提供了结构基础;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传 递的过程,而且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这使基因在异种生物细胞内表达成为了可能。既然科学家意识到了上述可能之后,就开始探索转基因的技术手段,此时,几种基因工 程的工具的发现,为使这项技术最终成功了。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提出问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从什么生物体内发现的?它的作用
3、有什么特点?限制 酶切开的DNA末端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总结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和作用结果。(总结归纳)科学家的基本意向也和同学们一样。单细胞生物比多细胞生物更容易受到外源DNA的侵 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使其必须有处理外源DNA的酶。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 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叫做限制酶。迄今已从近300种微生物中分离出4000种 限制酶。这种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昔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 的两个核昔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特定核甘酸序列也不同,这样就为我们切割DNA提供了多种特定的 “手术刀”。但它们切割DNA后形
4、成的末端有两种可能:一种形成黏性末端,一种形成平末 端。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位置两侧将DNA两条单链分割开,就形成黏性末端,而从识 别序列的中心位置切开就产生平末端。(提出问题)DNA连接酶怎样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它连接的是什么化学键?它的作用 与DNA聚合酶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上述问题。(总结归纳)DNA连接酶能够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即具有黏性末端)两个片段连接起来,拼接的 位置是由限制酶断开的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将双链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就是说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 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甘酸连接起来。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形成磷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工具 发现 基因工程 诞生 教学 设计 0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