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学(第2版)-习题及答案ch10 绩效审计.docx
《内部审计学(第2版)-习题及答案ch10 绩效审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学(第2版)-习题及答案ch10 绩效审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章绩效审计1 .简述绩效审计的范围。在近代财务审计变革与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变革莫过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应用在风 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了解被审计单位外部行业环境及内部经营环境,评估其经营风险,并通 过分析程序等审计程序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就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 高审计效率。由于有效地控制了总体风险,对于重大错报风险较低的环节,审计人员就可以 减少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水平,从而直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并克服有限的审计 资源在低风险环节和高风险环节分配不当的缺陷。坚持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不仅是保障外 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还是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为此,内部审
2、计机构和内部审 计人员在确定绩效审计范围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对象,既可以针 对组织的全部或者部分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针对特定项目和业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和 人员既可以对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可以只侧重 某一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这实际上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绩效审计中采用风险导向思 想和模式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趋势的推进,现代组织的业务类型日益 复杂,在现有的审计资源基础上对正常经营的组织实行全面绩效审计既不现实也不科学。绩 效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及管理水平,倘若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纳入审计的范 围,势必会
3、浪费大量的审计成本,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营秩序,无谓的耗费组织的审计资源。 因此,根据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对象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风险较 高的项目或经营环节,可以着重考核和审查,对于风险较低的领域可以降低审计力度或免于 审计,一切都要以组织自身的特点和项目自身的特点为基础有所侧重地安排审计。2 .简述审计范围确定绩效审计的类别。根据绩效审计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全面绩效审计、局部绩效审计和项目绩效审计 1.全面绩效审计全面绩效审计是以审计对象经济效益的实现全过程和全部影响因素为审查范围的绩效审计。 全面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广泛,内容全面,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审计学第2版-习题及答案 ch10 绩效审计 内部 审计学 习题 答案 绩效 审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