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相关史实, 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选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 的发展,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时空观念通过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从隋唐到五代十 国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鼎 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隋唐时期是国
2、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 力。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树 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中华民族爰国爰家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 瞪朝大运河的作用;开通大运河的必然性 知道隋唐繁荣的历史事实;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主要原因;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难点:开通大运河的必然性;唐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对唐朝“盛世 局面的辩证认识;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意义、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 时空坐标:册封怀1、大败东突厥;仁可汗、2、安西都护府;:灭E北:渤海郡3、唐蕃和亲;:;西突厥:都护府:
3、:王藩宦朋黄镇官党割之起据权争义宋贞观之治 “天可汗”581年618年907年广设粮仓 营建洛阳 开通运河 三征高丽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隋朝大运河的作用,开通大运河的必然性。作用: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必然性: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发展,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粮食税收。政治重心在北方,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并未南移)(二)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开放的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隋唐 盛世 五代十国 教案 上学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