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矿概况.docx
《贵州煤矿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煤矿概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煤矿概况一、概述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京104。-109北纬25 -29 ,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 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 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贵州 省 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省86个县、市、区中,产煤县、市、区有74个,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 土地面积的40%以上,划分为20个煤田。但在 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纳雍和黔北三大煤田煤炭 资源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o我省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
2、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 864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99亿吨(2003年省矿产储量简表),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1920亿吨。 截至2004年末,贵州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87.29亿吨。包括在建生产矿井在内,贵州省已利用的煤炭 资源量为83. 68亿吨,已利用资源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例仅为14.25%,尚未利用的资源储量为503. 61 亿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85.75%。截止2005年底,我省煤炭资源规模以上开发强度从“九五”末的11%左右提高到16%以上,原煤产量 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全省原煤产量已达到10795万吨,与2000年3025万吨相比,增长了
3、 2. 57倍。煤炭外销3361万吨,与2000年1000万吨相比,增长了2. 36倍。从销售结构看,省内耗煤约为 65% (电力30%,冶金、建材、化工、民用35%),省外用煤约35%。外销的主要方向是广西、广东、云 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区,其中广西约占65%以上。(1)贵州含煤地层特征一、 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分布 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 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常伴生磷块岩及锐、钛、铝、锲、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二、下石炭统大塘
4、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 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 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煤种:厚煤一无烟煤。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总厚0300余米。为泥岩、粉 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 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 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 串珠状。为气煤一无烟煤。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
5、852米,一般213米(修文)一439米(格目底)。除黔东南一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 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一厚一薄的变化。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 明显规律。含煤0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一41层(格目底),煤厚0.534.1米。(一) 过渡相区:分布于毕节、水城、盘县一线以西,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偶夹泥灰岩和透镜状菱铁 岩。一般含煤40一50余层,可采十余层,多分布于煤组中上部,厚5. 1632米。煤质:中灰、低硫一中 硫。煤种:气煤一无烟煤。(-) 海陆交互相区:位于过渡相
6、区以东,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西。由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 灰岩层数、厚度自西向东递增。煤组厚度、煤层层数变化较大,六枝矿区煤组一般厚360米,含煤8-32层,可 采一般6层,厚12米左右。多为中灰、中一高硫煤。以无烟煤为多,也有部分烟煤。(三) 海相区: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东地区,自西向东龙潭组逐渐过渡为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 夹碎屑岩、煤层。含煤1数层,可采1层,厚约1米。为中灰、富一高硫煤。煤种:肥一贫煤。五、上三叠统二桥组:总厚70-1460米,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及贵阳地区。分贞丰型和郎岱型。(一) 贞丰型: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灰岩,含煤280层,可采04层,厚05米。中灰、
7、富一高硫;气一肥煤。龙头山向斜本组厚1389米,含煤22层,可采4层,厚约5米。(二) 郎岱型:碎屑岩夹煤线、薄煤、炭质页岩,一般无可采煤层。六枝郎岱本组厚334米。六、新第三系翁哨组:保存不全,可见厚度60-212米。分布于旋秉翁哨、盘县平关、威宁水中等地, 陆相含煤沉积,含褐煤1-11层,可采1-8层,最厚达30余米。灰分39.91,硫分3.21%o(2)煤层构造特征贵州省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褶曲、断裂均较发育。 上 二叠统含煤地层为省内重要含煤地层,其沉积发育受下述几组构造带的影响较为明显:(一)展布于纳 雍至 黄平一带的东西向构造带,其南北地
8、层发育不同。(二)南北向构造体系,尤其是展布于遵义、贵阳、 罗甸 的黔中构造带。(三)华夏、新华夏系全省均较发育,多展布于黔东地区。对各煤田影响较大。(四) 北西 向构造带主要展布于黔西水城望谟地区。北西向复式褶皱、断裂对黔西煤田的发育、改造影响较大,受其影响 水城煤田南、北含煤地层的厚度、含煤性等差异较大。由于几组构造带(体系)相互切割、联合、改造的影响, 使各煤田小断层比较发育,构造更加复杂化。二、现状按照国家提出的“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方案和国家编制的大型煤炭基地规划,贵州省已 被列入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 云贵基地规划之中。根据国家对各省在大基地规划内煤炭产量计划的安 排,要
9、求到2020年我省大基地规划范围内煤炭产量达到1.27亿吨/年。其中,贵州省2010年在大基地 规划内的产量规模安排为0. 96亿吨/年(外运3200万吨)。根 据国家“十一五”煤炭工业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十五”期煤 炭产销情况分析和产业发展对煤炭消费的需求,通过对我省电力、冶 金、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部门“十 一五”发展中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以及省外煤炭市场发展的需求预测,“十一五”期末我省原煤的需求量 将达1.6亿吨。其中:省内消耗量为1.2亿吨,其中:电煤约0.7亿吨,其他冶金、建材、煤化工等约 0. 5亿吨;外送约0. 4亿吨。在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体制改革的
10、推动下,我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通过 引进优强企业,由原来单纯依靠省内四家煤矿企业的模式,转变形成以国有大中型骨干煤矿企业和具有实 力的其它所有制企业联合开发的格局,实现了煤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了我省煤炭工业规范化、规 模化发展实力。尤其是通过煤电联营模式新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矿井,促进了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五”以来贵州煤矿取得的进展“十一五”以来,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我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投入,主要是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 防治系统、顶板灾害防治、“一通三防”安全设施配套(包括通风设备更新、瓦斯抽放、安全监测监控、矿 井防尘灭火系统的改造和完善)。一方面重点加大了
11、煤矿采掘、洗选工艺的升级改造。我省国有重点煤 矿 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安全保障得到加强,煤矿的总体形象出现良好的态势。“十五”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炭企业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煤炭 经济效益的意识,陆续开始启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有关项目的开发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利用煤 矿瓦斯发电,以及煤研石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在我省建成投产。“十五”以来,根据我省能源工业发展对煤田地质勘探的需求,各级政府加大了煤田地质勘查支持力 度,在政府加大投入补助力度的同时,采取多种资金筹集方式,确保煤田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与“九五”相比, 煤田地质勘查呈现出“质好量大”的局面。
12、共完成钻探工程量约70万米,获得资源量约50亿吨,提交大 中型井田的地质报告40件。有效地保证了我省“十五”时期各矿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任务的完成。0“十五”煤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按照国家“大煤保大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我省为一、二批“西电东送”电源主要配套了 25对大中型矿井,建设总规模5140万吨/年,“十五”以来已陆续开工建设。其中:“十五”建成3对,可 形成生产规模540万吨/年,“十一五”建成22对,可新形成生产规模3800万吨/年,“十二五”收尾 建成,可新形成生产规模800万吨/年。我省 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预计原煤生产量分别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煤矿 概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