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doc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贵州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十四五”期间被赋予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下列做法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不相符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B发展高耗能产业C积极植树造林D增加光伏发电【答案】B【解答】解:A、分类回收垃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相符,故选项错误。B、发展高耗能产业,会浪费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法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不相符,故选项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做法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相符,故选项错误。D、
2、增加光伏发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做法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相符,故选项错误。故选:B。2(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取用块状固体C倾倒液体药品D加热液体药品【答案】A【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
3、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3(2分)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反射面面板由金刚砂(SiC)制成。SiC中C的化合价为4,则Si的化合价为()A+4B0C+2D4【答案】A【解答】解:SiC中C的化合价为4,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4)0,则x+4价。故选:A。4(2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
4、说法正确的是()A黄酮素属于氧化物B黄酮素中含有氧气C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黄酮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答案】C【解答】解:A、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黄酮素中只含有黄酮素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含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黄酮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3: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2分)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B
5、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答案】D【解答】解: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增大了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煤充分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蜡烛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6(2分)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实验方案一
6、方案二A除去CO2中的CO点燃通过灼热的炭层B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加足量的稀盐酸C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取等量的固体,加入等量同温的水,溶解,测温度变化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D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取样,观察颜色取样,加入足量稀硫酸AABBCCDD【答案】C【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二氧化碳和灼热的炭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
7、杂原则;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取等量的固体,加入等量同温的水,溶解,测温度变化,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NaCl,可以鉴别;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NO3固体,无明显气味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CuO粉末和木炭粉均为黑色粉末,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取样,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木炭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7(2分)自然界有一种含镁矿石,经处理后得到只含MgCO3和Mg(OH)2的混
8、合物,可作生产耐火材料氧化镁的原料。为确定其组成,现各取wg样品两份,第一份样品加过量稀盐酸,生成气体8.8g;第二份样品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MgCO3MgO+CO2;Mg(OH)2MgO+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CO3和Mg(OH)2的混合物可用作防火材料B样品中MgCO3与Mg(OH)2的质量比为168:58C第二份样品加热后,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D两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CO2气体的质量相等【答案】B【解答】解:A、MgCO3和Mg(OH)2的混合物受热分解生成MgO、CO2和H2O,能够起到灭火作用,且MgO熔点很高,可作为耐火材料使
9、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设样品中MgCO3质量为x,Mg(OH)2质量为y,MgCO3受热分解生成的MgO质量为a;MgCO3+2HCl=MgCl2+H2O+CO284 44x 8.8g x16.8gMgCO3MgO+CO284 4016.8g a a8g 故Mg(OH)2受热分解生成的MgO质量为10g8g2gMg(OH)2MgO+H2O58 40y 2g y2.9g w16.8g+2.9g19.7g故样品中MgCO3质量为16.8g,Mg(OH)2质量为2.9g,样品质量为19.7g故样品中MgCO3与Mg(OH)2的质量比为16.8:2.9168:29,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第二份样品
10、加热后,镁元素质量不变,而固体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份样品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想等,故生成CO2气体的质量相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8(6分)化学作为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认识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小明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牛奶、青菜,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适量饮用牛奶可补充 元素,能预防骨质疏松。(3)粮食增产。常用的化肥有 CO(NH2)2、KCl
11、、Ca(H2PO4)2 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4)材料创造。汽车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创造始于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让你设计未来汽车的材料,你希望材料具备的性能有 。【答案】(1)氧气。(2)馒头;钙。(3)CO(NH2)2。(4)塑料;耐腐蚀性强(合理即可)。【解答】解:(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2)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小明的早餐食谱为:馒头(富含糖类)、鸡蛋(富含蛋白质)、牛奶(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其中富含糖类的是馒头。适量饮用牛奶可补充钙元素,能预防骨质疏松。(3)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
12、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常用的化肥有CO(NH2)2、KCl、Ca(H2PO4)2 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CO(NH2)2。(4)汽车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设计未来汽车的材料,希望材料具备的性能有耐腐蚀性强(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氧气。(2)馒头;钙。(3)CO(NH2)2。(4)塑料;耐腐蚀性强(合理即可)。9(6分)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
13、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宏观视角看,水由 组成;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 。(2)电解水过程可将电能转化为 能。(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发能源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选填“大“或“小”)。(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案】(1)2H2O2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化学;(3)小;(4)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高等)。【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从宏观视角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时水分子分成了
14、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电解水过程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高压加注压缩发能源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4)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太阳能使海水(或)水分解生成H2,原料丰富;氢气的燃烧热值高;因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能源的优点有:原料丰富(来源广)、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故答案为:(1)2H2O2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化学;(3)小;(4)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高等)
15、。10(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图2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 。(2)图3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其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BC或
16、BE;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2)2NaClO32NaCl+3O2。【解答】解:(1)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故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B,选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实验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初 升学考试 模拟 测试 贵州省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