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测试卷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分)“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烧石成灰D烧窑制砖2(1分)金属材料使用的历程体现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下列金属最先被大规模使用的是()A铝B锌C铁D铜3(1分)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4(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石灰水C矿泉水D蒸馏水5(1分)如图所示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BCD
2、6(1分)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酒精灯B玻璃棒C烧杯D量筒7(1分)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绿植“水培溶液”的是()A氯化钾B氯化铵C硝酸钠D磷矿粉8(1分)市售饼干、海苔等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是()A生石灰B氯化钠C浓硫酸D氢氧化钠9(1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O33个氧原子BNa+1个钠离子CAl氯元素D2N2个氮分子10(1分)铕是一种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铕是一种金属元素B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D稀土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11(2分)在给定条
3、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SSO2BAgNO3溶液AgCHgOHgDMg(OH)2MgCl212(2分)下列趣味实验的目的无法达成的是()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B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C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D用蔗糖水鉴别硬水和软水13(2分)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X单质氧化反应碱溶液中和反应Y化合物化合反应碱性溶液分解反应AABBCCDD14(2分)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酮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D黄酮素中含有1个氧分子15(2分
4、)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16(2分)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选项物质除杂方法ACO2(CO)在空气中点燃B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CMnO2(KCl)加足量水溶解、过滤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AABBCCDD17(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从单质变成化合物的过程B在潮湿的空气中,铝
5、比铁耐锈蚀C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比铁易生锈D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CO2有关18(2分)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碳酸钠D碳酸钙19(2分)“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u2O+O24CuOB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C与直
6、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D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20(2分)柠檬酸(C6H8O7)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序号柠檬酸质量/g0.960.960.960.96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0.42m1m2m3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112224336336则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0.84gB1.26gC1.68gD2.10g二、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能源、材料与技术的更新迭代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完成2123题。21(4
7、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见图1)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见图2)使用的燃料是氢气。(1)丙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氢气属于 (填序号)。a.化石能源b.清洁能源c.不可再生能源(3)氢气和丙烷都可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4)“飞扬”火炬使用氢气替代丙烷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22(3分)北京冬奥会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水快速制成冰。(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的过程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干冰和氟利昂都可作制冷剂。化学式为
8、CCl2F2的氟利昂中含有 种元素。(3)在海底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甲烷水合物呈固态,被称为可燃冰(见图)。冰、干冰与可燃冰三种“冰”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23(3分)北京冬奥会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1)铝合金属于 (填序号)。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2)“飞扬”火炬的外壳使用碳纤维树脂。碳纤维的硬度是钢的7倍,密度只有钢的,能承受1200的高温;树脂选用高温阻燃型。你认为作为火炬外壳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其理由是 。24(7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科技助力人工碳循环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源,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煤(高碳)、石油(中碳)、天然
9、气(低碳)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仍占主导地位,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释放热量的同时产生CO2,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是我国科学家正致力研发的项目。CO2也是巨大的碳资源。目前,CO2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根据CO2与其他能源的耦合方式不同,CO2的转化利用技术可分为以下三条途径。途径1:CO2耦合化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CH4与CO2催化重整为H2与CO。途径2:CO2耦合零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图所示是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MoS2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甲醇(CH3OH)的工艺。途径3:CO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如以太阳能或其他
10、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驱动力,在温和条件下将CO2直接转化为化学原料或燃料。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促进自然界碳循环回归平衡。如何摆脱对含碳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化利用丰富的CO2资源,跨越低碳及创新新能源,拥抱新式零碳能源,期待同学们学好和利用化学开创未来。(1)写出自然界中吸收CO2的一条途径: 。(2)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3)我国科学家将CO2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反应可表示为:2CO2+2H2OR+2O2,R的化学式是 。(4)写出CO2和H2在MoS2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H2
11、、CO2与CH3OH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途径2解决了氢气低成本制取和有效储存的难题c.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向“减碳趋氢”的方向发展25(8分)由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含少量SiO2等杂质)制备铁粉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1)碳酸亚铁(FeC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酸浸”时,为使反应充分,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酸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FeSO4和 。(3)“沉铁”时,FeSO4转化为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焙烧”时,在高温条件下,FeCO3与O2反应生成Fe2O3与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还原”时,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炭粉可将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
12、来;若向氧化铁与炭粉的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CaCO3,更利于还原氧化铁,其原因是 。26(6分)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1)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试管中白磷燃烧;.水中白磷未燃烧;.试管中红磷未燃烧;.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由现象、可推知的结论是 。由现象、可推知的结论是 。从现象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27(9分)侯德榜先生为制取纯碱作出了杰出
13、贡献。(1)实验室模拟制取碳酸氢钠。“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碳酸氢钠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原理是:NH3+CO2+H2ONH4HCO3,NaCl+NH4HCO3NaHCO3+NH4Cl。兴趣小组在常温(20)下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实验。已知20时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溶解度为36.0g、21.0g、9.6g、37.2g。实验1、2所得溶液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实验序号)。实验3的锥形瓶中出现白色浑浊,经检验为NaHCO3。写出用稀盐酸检验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2)侯氏制碱法的生产流程如图2所示:实际生产中沉淀池内的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 。图
14、3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母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NH4Cl和少量NaCl,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提纯NH4Cl,理由是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aCl和 。(3)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产品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设计如图4所示两种方案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根据方案1,实验测得CO2的质量为0.88g。根据方案2,实验测得BaCO3的质量为3.94g。请任选其中一种方案与相关数据,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8(10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因此,保障航天
15、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从地球带上去(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等原料制氧,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工业上选择空气的主要原因是 。(2)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实验模拟。浸入液氮3min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
16、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填“”或“”)O2。.在天宫制出来(4)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Na2O2)、超氧化钾(KO2)等物质制氧,其原理表示如下:CO2O2,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5)目前空间站已实现电解水制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生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为此,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b.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c.人体代谢产物
17、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分)“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烧石成灰D烧窑制砖【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
18、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烧石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烧窑制砖涉及物质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金属材料使用的历程体现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下列金属最先被大规模使用的是()A铝B锌C铁D铜【分析】根据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首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的多,则金属最先被大规模使用的是铜。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
19、利用金属的历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蛋白质。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石灰水C矿泉水D蒸馏水【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20、【解答】解:A、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中含有水、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5(1分)如图所示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C、
21、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1分)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酒精灯B玻璃棒C烧杯D量筒【分析】根据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由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初 升学考试 模拟 测试 江苏省 无锡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