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临床疗效观察.docx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临床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临床疗效观察.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2022年间收治的101例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各49例,视察组依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实行中医辨证治疗,疗程为4周,比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视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状况。结果:视察组49例患者治疗后治愈36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比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p阳性3例,阴性46例,Hp转阴率为93.9%,对照组Hp阳性10例,阴性39例,Hp转阴
2、率为79.6%,两组Hp转阴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同中医分型采取辩证施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有效根除Hp,提高Hp转阴率,且药物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中医; 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以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化性溃疡在我国的发病率渐渐的上升,严峻威逼到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实行抑制胃酸分泌、爱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等西医综合治
3、疗,从而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来修复溃疡面,但其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多,且治疗后易复发1,患者可接受性不高。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院自2009-2011年间采纳中医辨证治疗4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满足,现将相关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0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全部患者治疗前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视察组和比照组,其中视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756岁,平均岁,病程18年,平均年。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6例。
4、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患者中,肝胃气滞型21例,脾胃虚寒型12例,湿热中阻型10例,胃阴亏虚型4例,气滞血瘀型4例。比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2459岁,平均岁,病程112年,平均年。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比照组:赐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早晚各一次,同时赐予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早晚各一次,疗程为4周。视察组:依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辩证施治。肝胃气滞型: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药方组成包括:蒲公英15 g,柴胡、白芍、香附、枳实
5、、陈皮、法半夏各10 g,甘草6 g。脾胃虚寒型:治疗应以温中健脾、益气止痛为主,药方组成包括:黄芪、茯苓各15 g,白芍、香附、桂枝、白术、陈皮、党参各10 g,炙甘草6 g。湿热中阻型:治疗应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药方组成包括:滑石、栀子、厚朴各15 g,黄芩、黄连、法半夏、甘草各10 g。胃阴亏虚型:治疗应以滋阴养胃,和中止痛为主,药方组成包括:党参、玉竹、芍药、生地各15 g,石斛、麦冬、陈皮各10 g,甘草8 g。气滞血瘀型: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药方组成包括:生蒲黄、五灵脂、丹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芍、香附、延胡索、甘草各10 g。上述中药方剂,温水煎服,早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治疗 消化 性溃疡 49 临床 疗效 观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