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CM 117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_CACM 117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ACM 117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1 120C 05团标 准T/CACM 1170 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al diseases in TCMpulmonary hypertension2019 - 01 - 30 发布 2020 - 01 - 01 实施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T/CACM 1 170 2019前 言本指南按照 GB/T 1 . 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
2、 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曲妮妮 、郑忻 、李素云 、张琼 、 吕晓东 、黄东晖 、刘桂颖 、王真 、毛兵 、张念志 、王檀 、于雪峰 、李竹英 、曹瑛 、王丽娜 、庞立健 、王国力 、束沛 、焦蕊 、石晓乐 。43T/CACM 1 170 2019引 言本指南主要针对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提供中
3、医药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并提供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预防 、保健 、诊断 、辨证治疗建议 ,供中医科 、呼吸科 、心血管科 、超声科等相关科室医生参考使用 ,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 。肺动脉高压无统一 中医病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 喘证 肺胀 胸痹 等范畴 。 目前国内发布的肺动脉高压临床诊疗指南并未涵盖中医诊断与治疗方面内容 。2008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亦未对此病制定相关诊疗指南。本指南文献评价小组确定筛选证据的标准 ,并通过检索 CNKI 、万方 、维普等数据库 ,针对治疗措施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1 篇 ,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
4、据分级 , 根据证据级别达成专家组共识 ,并提出推荐意见 ,初步制定出针对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是根据中医对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共识制定 。本指南制订过程与任何单位 、个人无利益关系 。44T/CACM 1 170 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对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辨证 、治疗 、预防和调护的建议。本指南适用于 18 周岁以上人群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
5、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科 、呼吸科 、心血管科 、超声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本指南不涉及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及未明和 (或) 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 . 1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 静息状态下 , 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 mpAP) 25mmHg 3 。2 . 2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
6、致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ung disease and/or hypoxia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 、其他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并存的肺部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 、肺泡低通气等疾病所导致13 5 。2 . 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以呼吸困难 、乏力和活动耐力减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 主要由于肺动脉血栓反复发作 、不能溶解 ,进而导致肺血管重构 ,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 、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不全2 ,5 。2 . 4喘证 Dyspn
7、ea是以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扇动 ,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2 . 5肺胀 Lung distention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导致肺气胀满 ,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2 . 6胸痹 chest discomfort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3 临床诊断3 . 西医诊断3 . 1 . 1 诊断标准在海平面 、 静息状态下 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 mpAP) 25mmHg (1mmHg = 0. 133kpa) 13 5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三尖瓣峰值流速 3 . 4m/s 或肺动脉收缩压 50mmHg将被诊断为肺动脉45T/
8、CACM 1 170 2019高压3 。3. 1 . 2 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 ,包括气短 、乏力 、虚弱 、心绞痛 、干咳和晕厥等 1 。3 . 1 . 3 分类肺动脉高压目前分为五大类 ,具体详见表 1 。表 1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1 211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1 . 1 特发性1 . 2 遗传性1 . 3 药物和毒物所致动脉性肺动脉高压1 . 4 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1 . 4. 1 结缔组织疾病1 . 4. 2 HIV 感染1 . 4. 3 门脉高压1 . 4. 4 先天性心脏病1 . 4. 5 血吸虫病1 肺静脉闭塞病和 (或) 肺毛细血管瘤样增生症1 . 1 特发性1 . 2 遗传性1
9、 . 3 药物 、毒物和放射线所致1 . 4 疾病相关1 . 4. 1 结缔组织疾病1 . 4. 2 Hiv 感染1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2 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2. 1 左心室收缩性功能不全2. 2 左心室舒张性功能不全2. 3 心脏瓣膜病2. 4 先天/获得性左心流入/流出道梗阻和先天性心肌病2. 5 先天性/获得性肺静脉狭窄3 肺部疾病和 (或) 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3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 2 间质性肺疾病3 . 3 其他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的肺部疾病3 . 4 睡眠呼吸障碍3 . 5 肺泡低通气3 . 6 长期居住高原环境3 . 7 肺发育异常4 慢性血栓栓塞性
10、肺动脉高压和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4. 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4. 2 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4. 2. 1 血管肉瘤4. 2. 2 其他血管内肿瘤4. 2. 3 动脉炎4. 2. 4 先天性肺动脉狭窄4. 2. 5 寄生虫病 (包虫病/棘球蚴病)5 未明和 (或) 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5 . 1 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脾切除5 . 2 系统性疾病 :结节病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5. 3 代谢性疾病 :糖原贮积症 、戈谢病 、甲状腺疾病5 . 4 其他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 、纤维素性纵隔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 、节段性肺动脉高压3. 1
11、. 4 诊断方法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评估主要依据病史 、症状 、体征 、心电图 、X 射线胸片 、超声心动图 、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部 CT 和肺动脉增强 CT 、心脏磁共振 、血液和免疫学检查 、腹部超声 、右心导管 、肺血管扩张试验及肺动脉造影等技术手段 。右心漂浮导管测压是目前临床测定肺动脉压力的 金标准 。所有怀疑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推荐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 1 。3. 1 . 5 关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12需满足以下3 条: a) 至少已行3 个月的有效抗凝治疗以除外亚急性肺栓塞; b) 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12、25mmHg , 同时肺小动脉楔压 15mmHg; C ) 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至少 一 个肺段灌注缺损 ,或多螺旋CTPA 、磁共振成像或直接肺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异性征象如环状狭窄 、网格征/缝隙征和动脉闭塞。注 :本病的诊断参照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46T/CACM 1 170 2019定的 2010 年中国肺高血压诊治指南 4 的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制定 3 . 2 中医诊断3. 2 . 1 病名诊断肺动脉高压中医病名 目前无统 一 标准 ,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 喘证 肺胀 胸痹 等范畴。3 .
13、 2 . 2 证候诊断3 . 2 . 2 . 气虚血瘀痰阻证喘息气短 ,动则尤甚 ,重者气难接续 ,胸闷或痛 , 痛处不移 , 咳嗽无力 , 咯吐痰涎或痰中夹血,倦怠乏力 ,或纳呆 ,便溏 ,面淡而晦暗 ,舌质淡紫 ,或有瘀斑 ,苔白或腻 ,脉沉涩。3 . 2 . 2 . 2 瘀阻肺络证胸部刺痛 ,痛处不移 ,或咳嗽 , 咯血色暗红或成块 ,颜面 、 口唇 、爪甲发绀 ,舌紫暗或有斑点 、瘀斑 ,或见舌下青筋显露 ,脉弦涩。3. 2 . 2 . 3 肺肾气虚证喘促气短 ,动则尤甚 , 呼多吸少 咳嗽无力 ,痰白如沫 ,咯吐无力 ,声低自汗 ,胸闷心慌 ,腰膝酸软 ,舌质淡 ,舌苔白 ,脉沉细或
14、细弱 ,或有结代 。3 . 2 . 2 . 4 阳虚水泛证喘咳息促 ,不能平卧 ,咯痰清稀 ,心悸 , 面浮肢肿 ,形寒肢冷 , 脘痞 , 纳差 ,尿少 ,面唇青紫,舌胖质黯 ,苔白滑 ,脉沉细 。注 :肺动脉高压中医证候参照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6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证候部分 7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8 ,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制定 。本病多由久病迁延 ,损伤正气 ,脏气虚损 ,或痰凝血瘀 ,闭阻肺络所致 。主要病位责之肺 、心 、肾 ,涉及脾 、肝9 。总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之证 。实则为痰浊、瘀血 、水饮 ,虚则以气虚 、阳虚为主9 1。辨证须辨别虚 、实 ,寒
15、、热 ,气 、血的不同 。4 临床治疗与推荐意见4 . 分型论治4 . 1 . 1 气虚血瘀痰阻证病机 :气虚血瘀 ,痰浊内停 ,痰瘀互结 ,阻滞肺络。治法 :益气活血 ,化痰祛瘀。推荐方药 :补阳还五汤 ( 医林改错) 合劳子 12 6加减 (推荐强度: 强推荐 , 证据级别 : a) 。常用药: 黄芪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当归 、地龙 、子等。加减 :气虚甚者加人参或党参 、 白术以健脾益气; 血瘀甚者加丹参以活血祛瘀; 痰浊甚者加白芥子 、紫苏子 、前胡 、半夏以温肺化痰; 肺热痰黄者加黄 、 浙贝母清热化痰; 水肿者加茯苓 ,泽泻等以淡渗利湿。4 . 1 . 2 瘀阻肺络
16、证病机 :瘀血内停 ,肺络瘀阻。治法: 活血祛瘀通络。推荐方药 1 : 血府逐瘀汤 17 8 ( 医林改错) 加减 (推荐强度: 强推荐 ,证据级别: a) 。常用药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药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等。推荐方药2 : 桃红四物汤 19 20 ( 医宗金鉴) 加减 (推荐强度 : 强推荐 , 证据级别 : a) 。常用药 :桃仁 、红花 、 白芍药 、当归 、熟地黄 、川芎等。加减: 咳血量多加侧柏叶 、 白茅根 、 白及 、藕节 、三七粉等以止血; 血瘀甚加丹参以活血化瘀。4. 1 . 3 肺肾气虚证病机 :肺肾俱虚 ,气失摄纳 。4
17、7T/CACM 1 170 2019治法 :补肾益肺 ,纳气平喘。推荐方药 :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合补肺汤 (永类方) 21 22 加减 (推荐强度: 弱推荐 证据级别: ,专家共识) 。常用药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牡丹皮 、泽泻 、桂枝 、附子 、人参 、黄芪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等。加减 :动则喘甚者加蛤蚧 、补骨脂 、胡桃肉等补肾纳气 ;偏阳虚加肉桂 、干姜 、细辛等温肺散寒; 偏阴虚加麦冬 、北沙参 、生地黄等养阴清热; 兼痰热证去附子 、桂枝 ,加黄 、 瓜蒌 、浙贝母等以清热化痰 ;兼痰浊证加紫苏子 、白前 、陈皮等以化痰平喘; 兼血瘀证加丹参 、当归
18、 、桃仁 、红花等以活血通络。4 . 1 . 4 阳虚水泛证病机 :心脾肾阳虚 ,水饮内停。治法 :温阳利水 ,化饮平喘。推荐方药 1 : 真武汤23 24 ( 伤寒论) 加减 (推荐强度 : 强推荐 , 证据级别 : a) 。常用药 :炮附子 、茯苓 、 白术 、芍药 、生姜等。推荐方药2 : 苓桂术甘汤 25 25 ( 伤寒论) 加减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 证据级别 : a) 。常用药 :茯苓 、 白术 、桂枝 、甘草等。加减 :痰黄脓量多不易咳者加黄芩 、鱼腥草 、桑白皮清热化痰; 肿甚而喘可加麻黄 、劳子 、泽泻等利水消肿; 血瘀甚 ,发绀明显者加桃仁 、赤芍等活血通络。4 .
19、2 中成药中成药用法用量 、禁忌症参照药品说明书 。a) 血瘀证可选用如下中成药 : 红花注射液27 29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 证据级别 : a) 。 注射用血塞通3 03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 证据级别 : a) 。b) 气虚血瘀证可选用补肺活血胶囊 32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 证据级别: a) 。注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a) 经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不佳 ,或超声心动图提示严重肺动脉高压和 (或)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表现的患者建议于肺动脉高压专科中心治疗 1 。b) 抗凝治疗的患者合并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和(或) 中成药时建议监测 INR 等凝血相关检查指标 。4. 3
20、 其他疗法4. 3 . 1 针灸疗法4. 3 . 1 . 1 针刺疗法阳虚水泛证 :取步廊 、神封 、神藏 、俞府 、巨阙 、膻中 ,针用补法 ;足三里 、关元 、命门 ,针用补法 , 加灸33 (推荐强度 :弱推荐 ,证据级别: ) 加减 : 喘息难以控制时 ,取肺俞 、列缺 、心俞 、内关 、气海 、足三里; 痰多不易咯出者 ,取足三里 、丰隆 、天突 。针用平补平泻法22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证据级别 : ) 。4. 3 . 1 . 2 灸法阳虚水泛证 :平时宜常艾灸大椎 、肺俞 、 肾俞 、命门 、 足三里 、 三阴交等22 (推荐强度 : 弱推荐 ,证据级别 : ) 。气虚血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ACM 117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 1170 2019 中医 内科 临床 诊疗 指南 肺动脉 高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